萬秒

萬秒(Wan Miao ) : 湖北孝感人, 出生於一九八八年一月一日.本科以及碩士階段求學於華南理工大學(原華南工學院). 研究方向為河流動力學.在學術方面,從筆者掌握的資料來看,能稱得上有價值的只有兩篇文章《時間的本質》,《物質的判定標準》.由於專業不對口,筆者在此很難對其專業方面的著作進行系統的分類和評價。

作品簡介

萬秒寫過兩文章:《時間的本質》 《物質的判定標準》,這兩篇文章引起過學術界的關注爭論. 有人批評他只不過在譁眾取寵,但也有意識到他的理論的確值得人深思。至於這兩篇文章為什麼同他所學專業不相關,其中原因筆者認為可能是同其個人喜好有關。
《時間的本質》:萬秒在這一文中指出:時間並不存在,而只是一種感覺,是由物體運動給人的一種感覺。正是時間是一種感覺,是物體運動導致的,那么它可變,對不同運動狀態的人來講是不同的,這也驗證了相對論說不同運動狀態的時空不同,但同時也說明,相對論中關於距離收縮只不過是對時間收縮的一種修正。因為距離本是絕對的,當你引入時間之後,它變成了一個可變的,那么發布要抵消這種影響必定也要讓時間也參與這種運算,以便不至於產生不同的結果。如果我們不引入時間,那么關於距離收縮的討論就沒有必要了。總的來講,物理學從一開始發展的時候就不應該引入時間進去,這樣的話,狹義相對論沒有產生的必要。具體可以參考相關文獻記載。
《物質的判定標準》:他認為:物理的所有定理定律都是在宇宙內發現的,其本身就有局限性,也不可能揭示所有的宇宙之間的一切,不管物理髮展到何種程度,人類如何進步,這非人力所為,因為人本身就生活在宇宙間就不可能揭示一切宇宙規律。就像一個生活在球內部的人不可能知道球是個什麼樣子,除非他事先知道球的形像。現實之中,我們生活在宇宙中,我們也不可能事先知道宇宙中什麼事,一切都是人類研究出來的,其局限就在此。生活在球裡面的那個人,如果事先什麼也不知道,任憑他怎么研究他都不可能知道他生活的那個東西是個什麼樣子。所以物理定理定律是有局限的,不足以用此來判定宇宙間基本元素。

人物逸事

名字來歷

萬秒在其名的基礎上總結出了"萬秒克量"的個人人生信條,萬秒說“萬秒克量”乃為人處事所應遵循的道理與準則。
“萬”乃“明見萬里 ”之意。《後漢書·竇融傳》:“書嫗至,河西鹹驚,以為天子明見萬里之外。意在說明對於外界或遠方的情況,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預見。 也就是做事要有遠見,切不可草草行事。
“秒”乃“分秒必爭”之意。《晉書·陶侃傳》:“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也就是說人一生的時間是有限的,必定要抓緊時間做有意義的事。
“克”乃“ 克己慎行 ”之意。唐·韓愈《送齊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萬秒克量”乃為人處事所應遵循的道理與準則。
“量” 乃“量力度德 ”之意。 《左傳·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做事之前要知道自己的實力,不要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而去做無謂的事。
後來別人問他萬秒這個名字是怎么來時,他總是這樣介紹這個名字的來歷.說萬秒是萬秒克量的縮寫.我們也許可以從中領悟到萬秒的人生哲理與境界.

學生與學者

有趣的是,萬秒並非因他寫論文或者其它什麼成就而出名的,而是因為當年他在某論壇上發表關於學者的標準而引發社會討論而出名的。他曾經提出一個學者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至少在某一個領域有一定造詣,具有相當水平的專業技能或知識,及其獨道的見解.
2.有孜孜不倦的治學態度,不斷向上
3.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領社會風潮,被一部分人認同.
三個條件現在已經被廣為引用,但在當時就招致不少的罵聲。至於這個標準的功過是非在此筆者就不枉斷!

雁影閣

雁影閣並非一實際的閣,而是萬秒根據自己的喜好,而為自己的部落格取的一個名字,至於具體代表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人物評價

萬秒平時偶爾會寫一些詩詞和其它文章,其文風細膩,但基本上不發表,流傳出來的多是他寫於他的好友的留言本上或部落格上的文章,所以很難系統地評價他的文章如何.現在社會上一些人,為了達到其個人利益和企圖,總是喜歡發達一些名人的信息,而往往大部分又是未經確認和錯誤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