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怠政

萬曆怠政

萬曆怠政,即明朝明神宗不上朝的事件。閻崇年的《明亡清興六十年》一書中,把萬曆皇帝怠政的表現總結為“六不做”。“六不做”即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上朝理事和批閱朝臣奏章是皇帝了解政局,執掌朝政的主要手段,不朝不見不批,相當於與朝臣斷絕了聯繫,成了一個隱居皇帝。萬曆皇帝身體胖,他給太后請安,要“膝行前進”。胖易懶,使他更加厭倦政事。

萬曆皇帝簡介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是明朝第十三個皇帝。穆宗朱載垕第三子,隆慶二年(1568年)被冊立為太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病死,朱翊鈞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萬曆”,故後人又稱他為萬曆皇帝。朱翊鈞在位執政的48年時間是非常矛盾的:曾作為一代英主,在大臣們的輔佐下,使大明王朝的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也曾28年不上朝聽政,被後人認為是中國歷代帝王中最懶惰的,他還窮奢極欲,橫徵暴斂,為此背負了千古罵名。因而在明朝歷史上,他的帝王生涯總是引起人們較多的關注。明神宗朱翊鈞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遠因

萬曆十年(1582)六月二十日,內閣首輔張居正卒,萬曆十四年(1586)後,神宗就開始連續不上朝。李太后年紀漸大,對明神宗也實在無力再管束。萬曆十七年(1589)元旦,神宗以日食為由免去元旦朝賀。萬曆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大理寺左評事雒於仁上疏,稱神宗沉湎於酒、色、財、氣。閣臣王家屏次日再上一本,自請罷官。最後明神宗竟三十年不上朝,只在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勉強到金鑾殿上亮了一次相,許多朝臣都沒見過皇帝一面,導致國力衰退。

援兵朝鮮

當時的日本處於分裂後的統一時期,當時的統治者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後,就將矛頭對準了朝鮮,朝鮮本是中國的藩屬,萬曆皇帝對此表現出了非常的重視,毅然決定派兵援助。明軍一到朝鮮,就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先後收復了平壤,開城,平壤之戰體現了明軍頑強的戰鬥精神,一舉取得了此次攻堅戰的勝利。
但是日本人很快緩過了氣,明軍的繼續前進受阻,雙方進入了對峙的局面。當時由於國內很不穩定,軍費開支很大,日方也想回國整頓,因此雙方很快達成了議和協定,各自罷兵。
誰知日本人一向說話不算,三年後又挑起了戰爭,萬曆皇帝此時宛如一代英主,毅然決然再次派兵,本來吝嗇的他,此次也動了血本,向朝鮮戰場輸送了大量的銀兩、糧草。
但這次日本的進犯是有備而來,明軍在戰場上沒有占到一點便宜,除了零星的小勝利之外,難有大的作為。好在豐臣秀吉病死,日軍將領率兵回國搶占地盤,韓戰以明軍的不戰而勝畫上了句號。不管怎樣,萬曆皇帝在這件事上處理的還是不錯的。

國本之爭

再來說說國本之爭,萬曆年輕之時,偶爾行到母親的寢宮,發現了一個宮女長的非常可人,於是私下臨幸,誰知宮女竟懷了龍種,萬曆的母親本就是宮女,因此,並沒有為難這個宮女,反倒讓萬曆皇帝封他為妃,十月懷胎,生下了一個皇子,他就是光宗朱常洛,萬曆皇帝對王宮女的臨幸只是一時興起,並不當真,新勁一過便不想負責任,因此他對王氏、朱常洛都沒有什麼感情。
另外一點,當時的鄭貴妃,寵冠後宮,是萬曆皇帝的心尖,鄭貴妃是邀寵的好手,把個萬曆皇帝弄的神魂顛倒,對她言聽計從。鄭貴妃也有兒子,朱常洵。這個小孩長的也招人愛,出身也好,萬曆皇帝在鄭貴妃的慫恿下,總想藉機立他為太子,於是就想出了種種辦法,但遭到正直大臣們的極力反對,當時太子又叫國本,因此,皇帝與大臣間的這次鬥爭又稱為國本之爭。國本之爭是繼嘉靖朝“大議禮”後的又一次大規模的皇帝與大臣的衝突,不過這次的勝利者應該是眾大臣,因為朱常洛畢竟登上了皇位。 梃擊風波可以說是從國本之爭演變而來,他也是鄭貴妃為了能使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所做的孤注一擲的最後進攻,國本之爭大臣的勢力占了上風,鄭貴妃心中非常著急,於是派自己的心腹太監僱人,行刺太子,被雇的人明叫張差,在太監的配合下,他順利地到達了太子寢殿的門口,當他手持木棒殺進去的時候,被守門的太子宮中太監當場抓住。 這就是著名的梃擊案。以上只是對此案的一家之言,關於案件的說法還很多,總沒有一個定論,因此此案被列為了明宮三大疑案。此案也說明了當時太子朱常洛的地位是多么危險。

三大征

平哱拜之亂

哱拜是蒙古韃靼部人,降明以後做副總兵。他的兒子叫哱承恩,承襲父爵,做了指揮使。萬曆二十年(1592年),哱拜和哱承恩父子在寧夏銀川反叛,萬曆皇帝果斷決定平叛。派去平叛的軍隊攻打了幾次都沒有取勝,萬曆皇帝又派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松為總兵,率軍平叛。李如松派人決黃河水灌城,城外積滿了水,城被沖開一個口子;李如松乘勢下令攻城,一舉平息了哱拜之亂。

援朝抗倭戰爭

從萬曆二十年(1592年)到二十七年(1599年),朝鮮遭到日本侵略,王京陷落,八道盡沒。朝鮮危急,求明援助,“請援之使,絡繹於路”。萬曆皇帝鑒於唇亡則齒寒,決定派兵到朝鮮,援朝抗倭。這場戰爭時斷時續,前後進行了七年多。最後,日本因豐臣秀吉去世,撤出朝鮮。

平定播州之亂

播州就是今貴州遵義地區,萬曆十七年(1589年),播州宣慰司使楊應龍發動叛亂,萬曆皇帝派兵去平叛。這場戰爭時斷時續,一直到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最後的結局是明軍八路進兵,四月告捷,平息了楊應龍之亂。

歷史結束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萬曆皇帝走完了他矛盾的一生,他曾作為一代英主,在張居正的輔佐下,使大明王朝的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他也曾窮奢極欲,橫徵暴斂,背負了千古罵名,在他五十八歲的這一年,他終於回到了天上,他終於可以擺脫心中善與惡的鬥爭了。

怠政原因

萬曆怠政原因很多,重要的有四條:
第一,擺脫戒尺萬曆皇帝親政前,頭上懸著三把戒尺:張居正、馮保和李太后。所以他親政後就想擺脫這三把戒尺的束縛。
第一把戒尺是張居正張居正是大學士,又是首輔,還是他的老師,萬曆皇帝平常稱呼他的時候不直呼其名,而是稱先生,那是很恭敬的。因為張居正對萬曆要求非常嚴格,可能萬曆小時候就產生一種逆反心理,而張居正一死,便有人在萬曆皇帝面前進張居正的讒言。種種因素糾合在一起,導致萬曆皇帝在張居正去世兩年後下令抄了他的家。
第二把戒尺是太監馮保。馮保在萬曆初年做到司禮監掌印太監,權力很大。因為他和太后、和張居正關係都比較好,所以在約束萬曆皇帝方面也格外嚴格。
第三把戒尺是李太后。李太后在萬曆小的時候也住在乾清宮,一為照顧他,二為督促他。後來,萬曆漸漸長大,結婚、親政,李太后就從乾清宮搬到慈慶宮,對他要求也不那么嚴格,有一些事情就不大管了。
這樣,萬曆皇帝就不再受這三把戒尺的約束,性格中原來就有的任性、倔強,這個時候就更加發展。
第二,居功驕傲。萬曆皇帝繼位之後,年輕氣盛,血氣方剛,連著進行了“三大征”,就是三次大的戰爭。萬曆皇帝在12年時間裡,取得東北、西北、西南三個地域三次重大的軍事勝利,史稱“三大征”。
第三,沒有競爭。皇位繼承制度,清朝比明朝高明一些。萬曆帝上面的兩個哥哥都早死,他同弟弟翊鏐是同母,也不存在皇位競爭。所以他登極前沒有競爭,坐上皇帝寶座以後又遇到一個所謂的太平盛世景象,就越發放縱自己;再加上萬曆帝比較任性,固執倔強,個性乖戾,一味從心所欲,便漸漸怠於政事。
第四,身體有病。萬曆皇帝身體不太好,經常生病。

怠政表現

第一,不郊。就是不親自郊祭天地
第二,不廟。就是不親自祭祀宗廟、太廟。
第三,不朝。就是不上朝。萬曆皇帝竟然二十幾年不理朝政,也不主持朝廷會議。有的大臣跪在宮門外請求皇上親理朝政,竟不被理睬。
第四,不見。就是不接見大臣。大學士、首輔朱賡,三年沒有見皇帝一面。萬曆四十年(1612年),南京各道御史上疏:“台省空虛,諸務廢墮,上深居二十餘年,未嘗一接見大臣,天下將有陸沉之憂。”(《明史·神宗本紀》)。
第五,不批。就是對大臣的奏章不做批示。明朝有一個規定,就是大臣不輕易上奏章,凡上奏章必有重要急迫的事情,皇帝就要趕緊批示,不論同意、不同意,還是部分同意,總要有個結果。但是,萬曆皇帝卻將大臣奏章“留中”不發,就是既不批示,也不發下,而是擱置一邊。沒有皇帝的批示,事情就不能辦,整箇中央機構,幾乎停止運作。
第六,不講。就是不參加經筵講席。經筵,是為皇帝專設的講席,由大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等擔任主講,並同皇帝切磋經史,也是君臣共同探討治國理念與治策的場所。日講,原意是每日向皇帝進講經史。萬曆帝不參加經筵講席,工科右給事中王元翰批評道:“朝講不御,則伏機隱禍不上聞。”又說萬曆:“親宦官宮妾,而疏正人端士,獨奈何不為宗社計也!”(《明史·王元翰傳》)
萬曆帝怠政,使朝政出現危機。《明史·神宗本紀》論道:“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