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其祥

萬其祥

萬其祥,男,1930年出生,中共黨員,國中文化程度,退休時任北京房修一公司經理助理。萬其祥在擔任北京市房管局房修一公司搶修隊長、書記等期間,平均每年參加勞動164天,晚上還要安排家訪、談心,單位的一伙食不好,為了同志們吃好,生活好,他每天查鋪,還蹬著三輪車到菜市買菜。他曾於1979年、1982年、1984年、1989年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1977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他於1993年退休。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萬其祥(中)工作掠影萬其祥(中)工作掠影
1951年,北京房屋修繕工程公司木工班班長;
1971年,北京房屋修繕工程公司第三工程處第二施工隊隊長;
1973年,北京房屋修繕工程公司第三工程處第二施工隊黨支部書記;
1980年,北京房屋修繕工程公司第三工程處生產副主任;
1982年,北京房屋修繕工程公司第三工程處黨總支書記;
1988年,北京市第一房屋修建工程公司經理助理;
1992年9月1日,退休;
1979年、1982年、1984年、1989年,分別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勞動模範;
1977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

人物事跡

“共產黨人就該是干將”,這是萬其祥的座右銘。在他工作的年代,土建修繕幾乎都是用兩隻手來完成,無論參加何種勞動,重活、髒活他都搶著乾。餓了,啃口涼饅頭;困了,找個房角歪著休息一會兒。冬天,他穿件襯衣鑽屋頂、爬煙囪;夏天,他穿件背心掄斧子、拉鋸。有一次,某外賓招待所化糞池出水口堵塞,衛生間下水上溢,污水橫流,惡氣撲鼻,萬其祥得知後,帶著幾名工人來到現場,他二話沒說,打開化糞池井蓋,縱身下去,污水濺得他滿身滿臉,他全然不顧,及時掏出雜物,排除了故障。在場的全體人員無不被萬其祥的精神所感動,可他卻謙虛的說:“當祖國的客人有了困難,當祖國的榮譽受到影響時,誰都會這么做。” 1955年,萬其祥在舊貨攤上看到巴掌大的馬蹄形磁鐵,他想工地上有不少丟掉的釘子、螺絲,要是用磁鐵吸起來多好,他當即買下了這塊磁鐵。據統計,他共吸起釘子369公斤。而成為修建一公司企業精神的“馬蹄鐵精神”。“共產黨和老百姓親如魚水,共產黨的幹部都是人民的勤務兵,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咱要做這樣的人。現在咱是個幹部,是個黨員,應該先讓民眾體會到黨的關懷。”這是萬其祥在分房時對老伴說的話。萬其祥一家八口人,擠在一間23平米的老房子裡,這間房子打了兩道隔斷牆,進了門,就象進了火車的臥鋪車廂。1977年的秋天,經過民眾評議,分房小組分給萬其祥一套三居室,家裡人聽到訊息興奮得睡不著覺,可萬其祥怎么也睡不著,他心裡想的是更加困難的民眾和婚後無房依然還住在集體宿舍里的年輕人。經過與家人商量,他最後決定:讓房,把房子讓給了兩對婚後無房的年輕人。萬其祥獲得了很多榮譽,據“新華網”資料,其中4次榮獲北京市勞動模範,1次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及五一勞動獎章。每次出席表彰會議,單位派的車他不坐,總是自己騎腳踏車去,有一次警衛還誤把他當作是來天安門廣場遛彎的過路人。

晚年生活

萬其祥曾就職於北京市房管局房修一公司,專門負責中南海、萬壽路等中直機關房屋的維護修繕,曾給毛主席修過房。號稱“中南海活地圖”。1993年退休後,他帶著一群退休老工人成立一支“綜藝工程隊”,接手各種房屋維修工程。說是接活兒,其實是在盡義務。有一年,人民大會堂東門要換國徽,找了很多機械公司,都因為沒有適合的吊車做不了,只好找到他。萬其祥想了個好辦法,最後幫著對方省了一半的錢。
“首先是不能用有污染的東西。”一說起房屋裝修的故事,萬其祥的觀點是,買材料“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他說,到板材城,“有沒有污染,用鼻子一聞就知道了。”買防水材料,他堅持的標準是“15年不能漏”。家用瓷磚,他推薦全瓷的通體磚,“敲起來‘噹噹’的金屬聲才行”。每一個故事,都是保證“質量”,這就是老勞模萬其祥的幸福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