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扯繩賽

萬人扯繩賽

萬人扯繩賽是甘肅省臨潭縣民眾性的一項傳統民俗體育活動,實際是一種大型的撥河比賽,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舉行。該活動來源於明駐古洮州臨洮軍中強體之遊戲。臨潭縣萬人扯繩賽,以其繩之最重、直徑最大、長度最長、人數最多而著名。該習俗體現了勞動人民勇敢的尚武精神和民族氣質,有凝聚民心、維繫團結的作用。2001年7月,該活動已載入金氏世界紀錄。屬於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

歷史淵源

圖2 扯繩程式之一“祭龍頭” 圖2 扯繩程式之一“祭龍頭”

甘肅臨潭萬人扯繩至少六百多年的歷史。臨潭縣城關鎮,俗稱“洮州舊城”,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東南部,洮河上游拐彎處。古時,曾為明駐古洮州臨洮軍中強體之遊戲。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春正月,洮州(臨潭)十八族番叛,命沐英移兵計之,英軍至洮州舊城。英部將士之中多為江淮人”。唐封演《封氏聞見錄》云:“牽鉤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為之。相傳楚將伐吳,以此教戰。”這裡扯繩源於軍中“教戰”活動。當年,沐英將軍駐舊城期間,在當地以“牽鉤”(即拔河)為軍中遊戲,用以增強將士體力。後來明朝實行屯田戌邊,據《洮州廳志》記載:“從征者,諸將所部兵,即重其地。因此,留戌。”許多人落戶於洮州,扯繩之俗遂由軍中轉為民間,就是古之牽鉤在臨潭縣城一直留傳下來的歷史源淵。以至後來民眾把扯繩作為“以占年歲豐歉”(《洮州廳志》)的象徵,既鼓勵人們積極參與扯繩,也反映了各族民眾渴望豐衣足食,國泰民安,民族團結,安居樂業的美好願望。

活動形式

圖3 萬人扯繩賽現場 圖3 萬人扯繩賽現場

古代的活動形式:據《洮州廳志》記載,臨潭縣“萬人扯繩”賽是“用長繩一條,聯小繩數十,千百人挽兩頭,分朋牽扯之。其俗在西門外河灘,以大麻繩作二股,長數十丈,另將小繩連掛大繩之末,分上下兩股,兩鉤齊挽,少壯鹹牽首及力扯之。老幼旁觀,鼓譟聲可撼岳。以西城門為界,上下齊扯,凡家居上者,上扯;家居下者,則下扯,勝者踴躍歡呼;負者亦頗為失意。其說以為扯繩之勝負,即以占年歲之豐歉。” “萬人扯繩賽”的形式在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了固定的形式與內容,屬於全民性參與的民間體育活動。參賽者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午後,籌辦著把早已準備好的“繩”(扯繩是直經為5公分粗的鋼絲纜繩,總長1100多米,重達8噸。 )按舊俗擺放在一字街中央,由大家推薦之“少壯”擔任“連手”,負責每局的勝負,並與對方連線“龍頭”(即繩頭),賽前各自將繩綑紮成頭連、二連、三連、連尾(俗稱雙飛燕),扯繩總長1100多米。比賽開始,參賽者一擁而上,分挽繩的兩端,雙方連手將木楔子串在龍頭中間,以鳴炮為號,開始角逐。

傳承價值

“萬人扯繩”賽集中體現了古代軍隊中獨具特色的練兵形式,是展現民族團結和互助意識,以及民間傳統體育活動的一項大型特殊競技。“萬人扯繩”賽的形式在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了固定的形式與內容,屬於全民性參與的民間體育活動,對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都會產生重要的作用。

遺產傳承

臨潭縣元宵節扯繩賽除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斷十年外,一直正常舉行。 1999年正月十五參加人數多達八萬餘人。2001年7月,該活動已以其繩之最重、直徑最大、長度最長、人數最多載入金氏世界紀錄。 2006年,列入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年參賽者超過15萬人。萬人拔河大賽所用繩索隨著參賽人數的增加,由之前的粗麻繩換成了鋼絲繩,2007年舉辦中國“全國拔河錦標賽”時,用的鋼絲繩直徑6厘米,長1808米,重約10.05噸。2000年,央視一套《中華民族》欄目報導了臨潭萬人扯繩活動,2007年該活動被列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臨潭縣獲得中國拔河協會命名的首個“全國拔河之鄉”榮譽稱號。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單位:甘肅省人民政府

批准文號:甘政發[2006]78號

批准日期:2006年9月30

批准序號:46

項目編號:Ⅵ-2

項目名稱:萬人扯繩賽

申報單位:甘肅省甘南州臨潭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