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頓弗洛斯特現象

萊頓弗洛斯特現象

萊頓弗羅斯特現象(Leidenfrost Phenomenon)指液體不會潤濕炙熱的表面,而僅僅在其上形成一個蒸汽層的現象,由科學家萊頓弗羅斯特在1756年發現。

萊頓弗羅斯特現象(Leidenfrost Phenomenon)

液體不會潤濕炙熱的表面,而僅僅在其上形成一個蒸汽層的現象,由科學家萊頓弗羅斯特在1756年發現。

1756年有一位名叫萊頓弗洛斯特的科學家在一把燒的通紅的鐵勺上滴上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懸浮起來並持續30秒,這就是現代物理學中著名的“萊頓弗洛斯特現象”。水滴能夠懸浮起來的原因在於,接觸炙熱的鐵勺後,水滴底部立即形成一層水蒸汽,把水珠與鐵勺隔開,就使得水滴懸浮起來,懸浮起來的水滴暫時不能吸收更多的熱量,減慢了汽化速度,因此懸浮可以持續30秒——譯者注)。此現象說明當液體遭遇極度炙熱時 就將化作一層絕緣的氣態防護層。當你用濕手指掐滅蠟燭時正是依靠著這層蒸汽層的保護。只要有充分的條件,人人都可做到這點(就如同有了防火牆一般),然而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對火免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