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市萊城區口鎮中學

萊蕪市萊城區口鎮中學

萊蕪市萊城區口鎮中學,是一座規模較大,師資力量雄厚、校舍整齊、景色優美的省級規範化學校,學校現有53個教學班,3300餘名學生,170餘名教師,是萊城工業區唯一的一處中學,也是全市最大的農村寄宿制國中。近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教,積極最佳化育人環境,規範辦學行為,努力推進素質教育。以“做有責任心的教師,育有責任心的學生,辦有責任心的教育”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基本信息

學校介紹

萊蕪市萊城區口鎮中學是一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校,學校始建於1948年,迄今為止已有近60年的歷史;六十年滄桑砥礪孕育出學校濃厚的歷史底蘊,六十載風雨兼程譜寫出一曲曲華麗的時代樂章。2006年6月16日,在合班並校、學校布局調整中,原口鎮中學整合了陶鎮中學,陳林中學的教學資源,目前學校已經發展成為占地5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有53個教學班,3300餘名學生,170餘名教師的萊蕪市最大的一所農村寄宿制初級中學。

學校多次為國家、省、市、區提供教學現場。教育教學質量一年一個新台階,先後榮獲“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市文明單位”、“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市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區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區人文環境建設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

校園文化

近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人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教,積極最佳化育人環境,規範辦學行為,努力推進素質教育。以“做有責任心的教師,育有責任心的學生,辦有責任心的教育”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採取“科研興校、文化立校、民主理校”的辦學策略,形成了“厚仁、重義、貴和、好學、誠信”的良好校風。在課堂上,學校採取“異質構組,自主互助;同質走班,專項輔導”的實施策略,提出了“10×4”課堂教學模式和“生活、創造、細節、喚醒、真情、思辨、求真、體驗、簡約、拓展”等十個課堂教學內容關鍵字;在課程上,實現了套餐式課程、走班制運作、學分制管理;提出了學生被動學習、主動學習、享受學習三個層次的學習情感差異理論;通過大力推行正面擴大化,副面縮小化的成功教育,使“學生只有差異,沒有差生,只要進步,就是成功,積小成功為大成功”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讓成功成為成功之母”成為了學校的校訓

“貸書制”、“錄像課”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了教師的理論水平,鍛造了授課本領;“班主任節”、“教師廣播操”、“紅歌傳唱”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教師身心愉悅,精神充實;“三會一評價”、、“財務監管等四個委員會”等科學民主的管理方式,實現了法治與人文管理的和諧統一,極大的激發了教師工作的熱情和幹勁。

教育發展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各項工作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山東省副省長黃勝、省政府副秘書長司安民、市委書記於建成、省文明辦副主任遲強、省教育廳副巡視員張海泉、省副總督學李濱利、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專職監委會委員王環海以及市裡的主要領導朱勝運單增德、畢玉惠、劉建良、劉傑等領導同志先後蒞臨學校視察;學校還先後代表萊蕪市迎接了省綜合督導、省義務教育示範區驗收和省農村遠程教育、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市、省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三進”活動的檢查驗收。

先後承辦了萊蕪市教師繼續教育暨學分登記工作現場會、萊蕪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現場會,萊蕪市國中教學研討會、萊蕪市課堂教學模式研討會、萊城區文化建設現場會、萊城區教學工作現場會、萊城區數學思維方法訓練現場會等;《中國新教育報》、《語言文字報》、《農村大眾》、《山東體衛藝》、《基礎教育改革論壇》、《齊魯英才》等相繼對我校作了宣傳和報導;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聯繫點、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學校文化建設重點研究基地、萊蕪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萊蕪市德育特色學校等40餘項市級以上榮譽。山西長治市、黑龍江海林市、山東棗莊、東營、泰安、威海、淄博臨沂等地的有關領導和教師紛紛到學校參觀學習。當前全校師生正以昂揚的鬥志,積極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素質教育的改革大潮中。

辦學理念

學校榮譽學校榮譽

眾所周知原先口鎮教育的教學質量,也能夠想像到教師們的工作狀態,部分領導工作無熱情,部分教師教學無激情。新一屆學校領導班子成立後,認真研究分析口鎮教育的這一現狀,認為師生責任心的缺失是導致這一現狀的根本原因。為此學校提出了“做有責任心的教師、育有責任心的學生、辦有責任心的教育”的辦學理念。校委會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師生責任心的建立。

(一)通過聘任教師,激發責任心。

今年暑假開學初,學校與教辦通過德勤能績等全面考核,從原先195教師中聘任了141名為中學教師,聘任制的實施極大地激發了教師的責任心。

(二)實行末位交流制,讓老師保持責任心。

對於已聘上的教師,上級將以學年為單位實行末位交流制,讓教師的責任心永不褪色。

(三)引導教師反思,培養責任心。

“三比三看”雖然教育局已提出過多年,但在農村中學一點也不過時,有非常現實的內涵,我們要求在比較中看自己崗位的優越性。同時經常要求老師做三個假如的反思:即假如我是學生;假如學生是我的孩子,假如學校是我家,讓老師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為學校工作著想。

(四)採取東西校區制,激活責任心

我校現有40個班,是全鎮唯一的中學,外部沒有競爭的壓力,內部管理難度大。採取東西校區制,把領導、教師、學生均衡地分為兩部分,搭建起公平競爭的平台,也為評價樹立參照物,當前學校包括例會在內所有能分開的事務全部分開,教師們、同學們在比、學、趕、幫、超中展示著競爭的活力。

(五)提出了兩個口號,引領教師的責任心。

一是提出了“責任+習慣+科研=教學質量”的口號。

二是提出了“到責任心上去尋找自己的潛力”的口號。

(六)通過各種形式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對於學生而言,責任心之於國家就是愛國心、報國心;之於家庭就是孝心;之於社會就是愛心;之於學習就是進取心。學校以課堂為主陣地,以班會為主渠道,以活動為主要形式落實“育有責任心的學生”的理念

校長張偉

校長張偉陪同黃勝副省長、於建成書記參觀學校教學大樓校長張偉陪同黃勝副省長、於建成書記參觀學校教學大樓

張偉,萊蕪市口鎮中學校長。他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要讓農村的孩子享受到最好的教育。為了這個夢想,他付出了全部的汗水、情感和智慧,默默耕耘、激情探索,猶如一粒種子,深埋進鄉村教育的熱土。------同時擔任三個班的語文老師,同時兼任兩個班的班主任,備課組長、教研組長、中層幹部、副校長、校長、市十佳校長、區級教學能手、市語文學科帶頭人、省語文優秀教師、山東省首屆齊魯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山東省先進教育工作者、山東省創新教育先進個人……這些,記錄了他奮鬥成長進步的腳步,也寄予了領導的信任和激勵。但人們更讚嘆的是他對理想的堅守,對平凡的超越,他讓人們更深切地體會到:一位農村校長所特有的教育情懷。

農村學校由於受到地域、設施、師資、生源等方面的限制,在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中顯得捉襟見肘。但同樣地處農村的口鎮中學,素質教育卻開展得有聲有色、成績斐然,被評為山東省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當很多人還在抱怨因為搞素質教育,教學質量受到影響的時候,口鎮中學卻用實實在在的成績向社會證明: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口鎮中學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成為了農村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面旗幟。黃勝副省長在視察學校時,對學校素質教育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聊城大學藝術學院的於淵溟院長在參觀學校的素質教育成果之後,發出由衷的讚嘆,“口鎮中學是資源有限,創意無窮”。而這些都得益於學校有一位好的領頭人——山東省首屆齊魯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山東省先進教育工作者張偉。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一)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青島浮山路國小
寧陽縣實驗中學
微山縣第一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四十四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二十六中學
山東省臨朐第七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五十三中學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六中學
青島市城陽第二十中學
青島市城陽第十中學
青島市城陽第十三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三中學
即墨市華山中學
膠南市王台鎮中心中學
膠州市第十中學
菏澤學院附屬中學
青島金門路國小
青島普集路國小
青島人民路第一國小
山東省青島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即墨市德馨國小
膠南市第二實驗國小
膠南市新世紀國小
青島九聯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辛安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古廟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環城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棘洪灘街道錦繡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春雨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仙家寨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林蔚國小
青島市嶗山區西韓國小
桓台縣實驗學校
桓台縣馬橋鎮北營國小
桓台縣起鳳鎮起鳳國小
桓台縣邢家鎮實驗國小
沂源縣悅莊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渴口中學
棗莊市市中區龍子心中學
棗莊市嶧城區底閣鎮底閣中學
棗莊市嶧城區壇山中學
滕州市姜屯鎮中心中學
棗莊市台兒莊區運河街道西關國小
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王莊中心國小
滕州市北辛街道北郊國小
滕州市柴胡店鎮中心國小
滕州市官橋鎮中心國小
滕州市西崗鎮中心國小
東營市東營區第一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四十六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五十九中學
東營市勝利河口第二國小
東營市勝利友愛國小
煙臺永銘中學
煙臺市萊山區實驗國小
煙臺市芝罘區文化路國小
濰坊市奎文區金寶雙語國小
金鄉縣羊山中學
汶上縣第一實驗中學
汶上縣義橋鄉中學
汶上縣苑莊鎮第二中學
曲阜市時莊鎮中學
曲阜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濟寧市和平街國小
濟寧市任城區廿里舖中心國小
嘉祥縣嘉祥村國小
金鄉縣雞黍鎮中心國小
梁山縣第二實驗國小
梁山縣韶華中學
曲阜市魯城街道春秋國小
曲阜市書院街道中心國小
曲阜市書院街國小
泗水縣實驗國小
微山縣付村鎮中心國小
微山縣西平鄉中心國小
汶上縣實驗國小
兗州市大安鎮大安國小
兗州市東御橋國小
魚台縣老砦鄉中心國小
魚台縣清河鎮中心國小
魚台縣王魯鎮中心國小
鄒城市杏花村國小
鄒城市中心店鎮中心國小
寧陽縣東疏鎮中學
山東省青島第四中學
東平縣東平鎮古台寺國小
寧陽縣東莊鄉中心國小
泰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鳳凰國小
泰安市泰山區省莊鎮宦家峪學校
新泰市汶南實驗學校
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苑國小
威海市第二實驗國小
日照市實驗學校
五蓮縣洪凝鎮同俗國小
萊蕪市鋼城區顏莊初級中學
萊蕪市萊城區口鎮中學
萊蕪市萊城區羊里鎮羊里中學
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中心中學
臨沂市蘭山區李官鎮中學
費縣費城鎮初級中學
郯城縣第四中學
臨沂市羅莊區第二實驗國小
臨沂市羅莊區第四實驗國小
蒼山縣車輞鎮中心國小
郯城縣郯城鎮實驗國小
茌平縣杜郎口中學
茌平縣實驗國小
臨清市艾寨丕介學校
東明縣城關鎮第二初級中學
菏澤市實驗國小
單縣實驗國小
山東省濰坊聾啞學校
山東省濰坊盲童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