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比錫學派

萊比錫學派--其是在19世紀末由奧斯特瓦爾德、范·托夫、阿累尼烏斯三位著名化學家所創建的。他們拜託了當時德國乃至整個歐洲注重有機化學的潮流,以物理學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化學現象。

化學中的萊比錫學派

萊比錫學派是在19世紀末由奧斯特瓦爾德、范·托夫、阿累尼烏斯三位著名化學家所創建的。他們拜託了當時德國乃至整個歐洲注重有機化學的潮流,以物理學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化學現象。他們各自的工作相對獨立,但所取得的成果互為補充,因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共同在化學與物理學的交界處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物理化學。如今物理化學已經成為化學中重要的二級學科,並在這一個世紀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而這一切都與萊比錫學派密不可分。

心理學中的萊比錫學派

次學派是由著名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馮特創建的。威廉馮特於1875年開始在萊比錫大學任教,並於1879年在該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實驗室。這標誌著萊比錫學派的形成。由於威廉馮特在心理學界的特殊地位。萊比錫學派成為了心理學早期最為重要的學派,對中整個心理學領域做出了無可比擬的巨大貢獻。它對後世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