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芸村

華芸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安溪縣金谷鎮,轄5個自然村。村民主要為郭、陳、鄭姓。本村擁有地域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總數1495人,356戶,劃分為九個村民小組,5個自然角落。

基本信息

概況

華芸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安溪縣金谷鎮,在鎮政府駐地東北3.2公里處。古稱下芸。村委會設在溪都,轄5個自然村。村民主要為郭、陳、鄭姓。

概貌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華芸村隸屬泉州市安溪縣金谷鎮,位於金谷鎮東北方。東鄰南安市蓬華鎮山城村,西與本鎮湖丘山脈相連,南距鎮區四公里,北距風景秀麗的威鎮廟旅遊區五公里。
[村落與居民]目前本村擁有地域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總數1495人,356戶,劃分為九個村民小組,5個自然角落。
[歷史人文]本村是安溪縣革命老區基點村之一,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早在解放戰爭時期,本村井后角落“中菜園”曾是“安南永”革命紅軍的辦公地點之一。以烈士陳總、陳運及進步青年陳雲約等多位村民在革命組織的領導下轟轟烈烈地開展地下革命活動,後來陳總、陳運在一次巢圍戰鬥中壯烈犧牲。
[建築景觀]華芸村現留有明末清初原始建築廟宇一座,名曰“華芸宮”,供奉著“清水祖師”佛祖,於前年由海外僑胞捐資修建,仍保持古派建築風格幽雅美觀。
[物產經濟]我村多年來著重推進發展茶葉特色產業經濟。目前全村共有優質茶園1300多畝,主要以優良品種“鐵觀音”為主,茶葉初制加工戶135戶,是全縣茶葉主產區之一。近年來,被列為“生態茶園”建設示範基地。目前全村已建設有生態茶園1000多畝,每年接待農業觀光、旅遊人數2000多人。如今茶葉產業正以科學種茶,科學管茶,科學制茶為主導,集生態、自然於一體,茶葉產品質量大幅度提高,農民經濟、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
華芸村村委會綜合大樓
建築面積930平方米,集客運站、村委會辦公、文化活動中心、茶文化展示廳等功能為一體

發展

華芸村位於金谷鎮東北部,距鎮區4公里,人口1536人,有林地2000多畝,茶園1300多畝。
幾年來,該村立足科學發展,做好“綠色”文章,建設生態農業,營造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和綠色產業的發展環境,取得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2007年4月,國務院原總理朱鎔基在省委書記盧展工的陪同下,到華芸村調研考察生態茶業,對華芸村的生態發展環境給予高度肯定。
該村黨委書記郭志榮告訴記者,多年前,隨著茶葉經濟的發展,出於利益驅動,村民伐木開荒,圍山種茶,由於人多地少,為此還引發了不小糾紛。為了解決民眾矛盾,更重要的是發展生態茶業,2000年開始,該村就著手實施封山育林,構建生態環境。民眾一開始不理解,2004年那場大旱災的來臨,好處就凸顯出來了。郭志榮說,別的地方土地都快乾裂了,華芸村卻因有了茂密的樹林,保護了水資源,用來灌溉茶園的水就不缺乏。
華芸村之前的生態建設,發揮的是村規民約的作用,真正有規划進行建設,是從近幾年開始的。該村在茶園的山頂和空缺地、道路、溝渠兩旁種植樹木,在光禿的梯壁留草或種草,在幼齡茶園和未封行茶園行間種植綠肥,形成“頭戴帽、腰纏帶、腳穿鞋”自然生態茶園模式。2005年2月,縣委、縣政府組織全縣24個鄉鎮主要領導,以及全縣生態茶園建設技術幹部,深入華芸村生態茶園召開現場觀摩會。這給華芸村生態立村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如今,在華芸村,在鬱鬱蔥蔥的茶園中間,一棵棵鳳凰木吐出新綠、搖曳生姿,頗為引人關注。這正是這幾年華芸村一貫堅持生態立村的結果。今年來,該村進一步加強生態茶業建設,投資12萬元建設530畝梅峰生態茶園;投資30萬元建設茶園機耕路3公里,實施封山育林1000畝。完善華芸村茶葉專業合作社機制,壯大會員隊伍,提高茶農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建立生態茶園科技特派員創業示範基地,建立科技種茶制茶示範戶30戶,組織茶農參加“茶葉萬人培訓工程”等各類科學技術培訓。
郭志榮告訴記者:“我們村的生態茶園算是出了名,各級領導都來考察過。依託生態茶園建設,我們村茶青價格從過去畝產3000元,增加到了現在畝產1萬元。而年收入超過20萬元的茶葉加工戶就有8戶以上,超過30萬元的就有5戶以上。2008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700萬元。”
為科學規劃華芸村的長遠發展,最近,該村特地聘請遼寧省規劃設計院專家進行村莊規劃,著重把華芸新村小區、農村客運站、村址、村中道路、村莊綠化等,納入生態發展整體布局。一個美麗和諧的生態新農村,成為茶鄉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道美麗風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