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教育

華文教育

在現代漢語中,“華文”與“中文”同義,指的是中國的語言文字,特指漢族的語言文字。若加細考的話,“中文”更多用為通稱,“華文”則較常指海外華僑華人所使用的本民族語言文字。早在1955年,中國著名學者王力就發表《論漢語規範化》一文,肯定漢民族有共同語言這一事實,並指出有必要在統一的書面語言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有聲語言(口頭語言)。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建國的共同事業上,也應該有一種民族間的共同使用的語言。歷史已經證明:這種共同語就是漢語。換言之,漢語已經從漢族語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語,亦即華語。在某些情況下,“華語”特指外國人所說(或外國影視配音所用)的漢語,亦指海外華僑所說的漢語。

基本信息

1. 華文教育:海外漢語教育的同義詞

中國華文教育

華文教育首先是指為掌握華文而興辦的教育。在具體語境中,它的涵義可能有如下變化:
其一,著眼於辦學主體,將它理解為華僑華人在居住國與入籍國興辦的教育,略近於華僑教育、華人教育;
其二,著眼於教育對象,將它理解為面向海外華僑華人子女的教育,與華人華僑青少年教育相通;
其三,著眼於教學手段,將它解釋為運用華文進行的教育,其科目不限於語言文字;
其四,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將掌握華文視為學習、繼承與發揚中華文化優良傳統的途徑,由此將華文教育的外延由語言文字領域擴展到文化領域。
中國華文教育網為國僑辦主辦,唯一、且完全免費的服務于海外華僑子女中文教育及中華文化傳承的官方網站。(任何與華文教育同名或者類似的公司或者網站,以收取費用為目的之行為,均與中國華文教育網無關。) 
中國華文教育網是面向全球華文學校教師、華裔青少年學習中華民族語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專業服務平台。
中國華文教育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辦。中國華文教育網以推廣華文教育、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下設“華教資訊、華文教材、網上課堂、資源中心、中華文化、青少年活動、華教社區、圖片、視頻”等九個頻道,通過提供華教信息發布、精品課程示範、師資培訓課程、華文教材下載、中華傳統文化講座等貼近華文教學需求的資訊,服務海外華文學校教師、學生和其他熱心中文學習者,力促海外華文教育工作的普及和發展。
中國華文教育網是全球華文學校教師相互交流及分享經驗心得的園地,也是華裔青少年網上學習中文、了解中華文化、領略祖(籍)國美好風光的視窗。
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 Culture Education Online (OCEO) is a professional service platform for global Chinese-language teachers and Chinese origin teenagers to learn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ponsored by the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the website is dedicated to promot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worldwide. The channels of website consist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new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online classroom, resource center, Chinese culture, youth activitie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BBS, pictures and videos, etc.
The website serves not only as a space in which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overseas can exchange ideas and share teaching experiences but also a window through which Chinese origin youth can learn the Chinese language, understand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the motherland.

華文、華語和華文教育

在現代漢語中,“華文”與“中文”同義,指的是中國的語言文字,特指漢族的語言文字。若加細考的話,目前“中文”更多用為通稱,“華文”則較常指海外華僑華人所使用的本民族語言文字。
早在1955年,中國著名學者王力就發表《論漢語規範化》一文,肯定漢民族有共同語言這一事實,並指出有必要在統一的書面語言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有聲語言(口頭語言)。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建國的共同事業上,也應該有一種民族間的共同使用的語言。歷史已經證明:這種共同語就是漢語。換言之,漢語已經從漢族語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語,亦即華語。在某些情況下,“華語”特指外國人所說(或外國影視配音所用)的漢語,亦指海外華僑所說的漢語。
漢語有眾多方言,我們所說的“漢語”(國語)指的是漢民族的共同語,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辭彙為基礎辭彙,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華文教育首先是指為掌握華文而興辦的教育。在具體語境中,它的涵義可能有如下變化:其一,著眼於辦學主體,將它理解為華僑華人在居住國與入籍國興辦的教育,略近於華僑教育、華人教育;其二,著眼於教育對象,將它理解為面向海外華僑華人子女的教育,與華人華僑青少年教育相通;其三,著眼於教學手段,將它解釋為運用華文進行的教育,其科目不限於語言文字;其四,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將掌握華文視為學習、繼承與發揚中華文化優良傳統的途徑,由此將華文教育的外延由語言文字領域擴展到文化領域。

主要雜誌

《海外華文教育》雜誌
華文教育主要期刊為《海外華文教育》,創刊於2000年。
出版周期:季刊 開本:大16開
國際標準刊號:ISSN 2221-9056 國內刊號:CN—35(Q)0069
現任主編:鄭通濤;執行編委:方環海

2. 考研教育機構

華文概述

【華文教育】是中國考研教育最知名的品牌之一。【華文教育】旗下【華文考研】是專門為考研學生提供服務的考研專業課主導品牌。
【華文教育】歷經7年的努力現已建立了中國最大最權威的考研專業課資料中心。
【華文教育】從字面意義解釋:為全世界人類學習掌握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中華文字而提供的教育與服務。

華文簡介

【華文教育】成立於2003年,一直專注於全國各高校考研專業課輔導。目前擁有中國最大的考研專業課資料中心。服務範圍包括考研專業課資料(筆記、講義、複習題、真題),專業課視頻資料、專業課輔導、圖書、軟體開發等。考研資料和真題服務已經穩步占領全國市場86%的份額,並在同類行業中穩居首位。
華文教育本著“精誠辦學,服務大眾”的理念多年來深受廣大學子的好評。2007、2008年度分別獲得最具有價值的教育機構稱號。
【華文考研網】戰略合作夥伴包括:新浪搜狐網易考研加油站中國教育線上百度阿里巴巴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江蘇考研網、武漢考研網等近百家合作單位,形成了全面系統的網路媒體宣傳平台;與淘寶有啊拍拍等數千個商家代理聯合構成了完整的網路銷售體系;校園代理在全國各大高校的覆蓋率高達39%,只要有大學的地方就有華文教育,系統的網路媒體宣傳平台+完整的網路銷售體系+龐大的團體與專業的服務精神鑄就了華文考研專業課的品牌優勢。

華文資料

【華文教育】資料中心依託【華文考研】多年的培訓經驗以及與全國各高校建立的長期合作關係,已經完整的建立了全國最大的考研專業課資料庫。也是中國權威的考研資料數據中心。
多年來【華文教育】始終以服務考生、為考生負責為宗旨,組織並開辦了大量的考研專業課輔導班,並為廣大考生提供了眾多急需的試題、資料及考研信息!每個大學的每一份資料都是請本校該專業的研一或優秀本科生精心收集並整理製作的,並每年都時時更新。真題庫有130萬餘份歷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真題,涵蓋全國300餘所高校。資料庫擁有全國189個學校(並在不斷擴大)的資料,包括各專業本科教學筆記與課件,本科階段的期末試題,專業課內部輔導筆記資料,29000餘份專業課內部輔導的影音資料,有些學校老師給劃的重點和題,導師的複習題和重點,內部題庫,各高校各專業近三年的專業課複試試題等。

華文考研

【華文考研】是華文教育機構專門為考研學生提供服務的考研專業課主導品牌。也是中國考研教育最知名的專業課輔導品牌之一。
【華文考研】歷經7年的努力現已建立了中國最大最權威的考研專業課資料中心。

服務產品

專業課
1、專業課輔導班
2、專業課考研真題
3、專業課考研筆記
4、專業課考研講義
5、專業課考研複習題
6、專業課期末試題
5、專業碩士 公共課
1、公共課備考
2、公共課真題

華文教育現狀

泰國華文教育1992
年,泰國政府對華文教育開始實行全面開放的政策,將華文視同為學校教育中可以選修的外語課程。泰國教育部決定將中文列為第一外語,將漢語課程納入泰國
200所中國小,使中文與英文平起平坐。泰國華文學校約150所,學生近兩萬人,30多所中等專業技校都開設中文選修課。中國政府大力支持泰國華文教育,
每年資助千名泰國漢語教師赴華培訓,並向百名泰國漢語教師提供赴華留學獎學金。高棉華文教育柬
埔寨共有華文學校80多所(包括公校和私校),學生近50000人,其中金邊公私立華校最多。潮州會館興辦的瑞華學校規模最大,分為正校和分校,公開
200個班,教職員工有230多人,學生有11000多名,其中華裔學生占80%,其餘20%是高棉人的子女及個別越南華裔子女。客屬會館興辦的崇正學
校、海南會館興辦的集成學校均有2000名左右學生,其他省、市的華校學生人數由幾百名左右的學生。在80多所學校當中,有15所設有國中班,只有瑞華學
校開辦了相等於高中程度的專修班。高棉華文教育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和管理體系,包括統一學制、教材、師資調配等。[2]新加坡華文教育新
加坡是華人華僑人口占大多數的國家。華文教育從開創至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新加坡首先把華文學校推向了產業化與國際化,華文教育的信息化在東南亞國家
處在領先地位。雖然新加坡各學校設華語為第二語言,但87%以上的華人能講流利的國語,75%的華人公務員通過了華語會話考試。新加坡不僅引進了高水準
的華文教師,而且對本國華文教師進行多渠道的培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