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

華州

華(huà)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在今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境內及周邊地區,因州境內有華山而得名,轄境屢有變化。 華州前據華山,後臨涇渭,左控潼關,右阻藍田關,歷為關中軍事重地。

基本信息

歷史

北魏華太和十一年(487年)置華州,治李潤堡(今陝西蒲城縣東北)。永平三年(510年),華州移治華陰縣(當時的華陰縣治所在今陝西大荔縣)。轄境相當於今陝西省黃河以西,黃龍縣以南,蒲城縣、華縣及以東,華山以北地區。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華州改名同州,廢帝三年(554年)改東雍州為華州,治鄭縣(今陝西華州),華州領華山郡、白水郡。
隋朝時,開皇三年(583)廢華山郡,大業三年(607)廢華州。義寧元年(617)割京兆郡之鄭縣、華陰,復置華山郡。
唐朝時,武德元年(618)改華山郡為華州,割雍州渭南縣來屬,武德五年(622)渭南縣復隸雍州。垂拱元年(685)割同州下邽縣(今臨渭區渭河以北)來屬,華州轄鄭縣、華陰(包括潼關)、下邽3縣,州治在鄭縣。垂拱二年(686)改華州為太州,神龍元年(705)復華州舊名,天寶元年(742)華州改為華陰郡,乾元元年(758)復稱華州,上元二年(761)再次更名為太州,寶應元年(762)復華州舊稱,乾寧四年(897)華州升為興德府,天祐三年(906)又改為華州。唐時,鄭縣治所在今華縣城西,華州治所於永泰元年(765)後在今華縣城。
五代時,華州轄鄭縣、華陰、下邽。後周顯德三年(956),渭南縣改隸華州。
北宋時,天禧四年(1020)割同州蒲城縣來屬,屬於永興軍路,州治仍設在鄭縣,下轄鄭縣、下邽、華陰、蒲城、渭南。
金朝時,華州州治及所所轄縣與北宋同。
元朝時,鄭縣建制撤消,其境屬華州直轄。華州上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奉元路(治所在今西安市),下轄蒲城、華陰、渭南(包括下邽)3縣,州治在今華縣城。
明朝時,華州隸陝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明初,轄華陰、蒲城、渭南,洪武七年(1374)商縣、洛南來屬。成化十三年(1477)商縣復升為商州,改洛南隸商州(治所在今商縣),嘉靖三十八年(1559),改渭南直隸西安府。華州州治在今華縣城。
清朝時,雍正三年(1725)前,華州屬陝西省西安府;雍正三年後,華州升為直隸州,轄蒲城、華陰、潼關3縣。乾隆元年(1736)以後,華州不再領縣,降為散州,屬陝西潼商道同州府(治所在今大荔縣)管轄。
中華民國時,民國二年(1913)2月,改華州為華縣,隸陝西省關中道,民國十六年(1927)全國撤道,直隸陝西省。民國二十八年(1939)屬陝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在今大荔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8月,於華縣設立陝西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華縣、華陰、潼關、渭南、臨潼、藍田。
1949年5月以後,屬陝甘寧邊區政府渭南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5月,隸陝西省渭南分區專員公署。1956年10月,專員公署撤銷,華縣直隸陝西省。1959年1月,華縣與渭南、華陰、潼關合併,稱渭南縣,原華縣分設華州、高塘、金堆三個人民公社。1961年9月,恢復華縣建制,屬復設的渭南專員公署。1968年,隸渭南地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屬渭南地區行政公署,2016年1月,華縣撤縣設區成為渭南市華州區。

華州大地震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也就是公元1556年1月23日午夜,汾渭谷地發生了一次極其強烈的大地震。地震波震撼了大半箇中國,方圓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剎那間,顛簸蕩搖,聲如雷鳴,地裂如畫,或突成山阜,或陷作溝渠,無數建築物,頃刻坍塌傾頹。睡夢中的人們毫無防備,83萬人在大地的震顫中喪生,造成了世界地震災害史上最大的災難。這次舉世罕見的強烈大地震的震中就在當時的華州州治所在地,且華州所轄縣全是重災區,因此命名為華州大地震。

地震參數

解放以後,經地震工作者研究,這次大地震的震中為北緯34.5度,東經109.7度,就在今縣城一帶。震級定為8級,震源深度在地表以下20——40公里,極震區的地震烈度為11度。發震時間為公元1556年1月23日夜22時至24日凌晨2時之間。地震波及面積達90萬平方公里,包括今陝西、山西、河南、甘肅、寧夏、河北、山東、安徽、湖北、湖南等省區,有感範圍甚至遠達今福建、廣東、廣西一帶。重災面積達28萬平方公里,分布在今陝西、山西、河南、甘肅、寧夏五省區。極震區包括今陝西省的渭南、華縣、華陰、潼關、大荔縣朝邑及山西省永濟縣,總體走向北東70度——85度,沿華山北側、中條山北側成新月型展布,東西長約110公里,南北寬約30公里。極震區震害極為嚴重,地面強烈變形,各類建築物幾乎全部倒塌或毀壞,人員傷亡超過十分之五。這次地震的總傷亡人數,據《明史·五行志》記載:“壓死官吏軍民奏報有名者八十三萬有奇,其不知名未經奏報者不可數計。”死亡人數冠於世界震災之首。

震情紀實

華州是這次大地震的震中,震情震害也表現的格外強烈,明代的一些歷史資料,對此留下了極為珍貴的真實記錄: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晡時,覺地鏇運,因而頭暈,天昏慘,及夜半,月益無光,地反立,苑樹如數撲地,忽西南如萬車驚突,又如雷自地出,民驚潰,起者臥者皆失措,而垣屋無聲皆倒塌矣。忽又見西南天裂,閃閃有光,忽又合之,而地在在皆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狀。人有墜於水穴而復出者,有墜於水穴之下,地複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原阜鏇移,地高下盡(改)故跡。後計壓傷者數萬人。自古記兵燹災傷,無如此慘也。有司以聞,頒帑金恤之。地震之夕,星隕如雨。(《華州志》卷十)
嘉靖乙卯冬,山陝遭地震之變,吾華為慘不可言。山川移易,道路改觀,屹然而起者成阜,坎然而下者成壑,倏然而涌者成泉,忽焉而裂者成澗,民廬官廨,神宇城池,一瞬而傾圮矣。民之死於變者不可勝記,間有生者,亦病不能興。地方殘破,盜賊發生,莫此為甚。(《華州志》卷四)
嘉靖乙卯季冬,十有二日夜半,關中地震,蓋近古以來書傳所記未有之變也。……震之輕者,房壁之類尚以漸傾,而重者則一發即傾盪盡矣,……如渭南之城門陷於地中,華州之堵無尺豎,……。縉紳之被害者:……華州則有祭酒王維楨,……。其他如士大夫、居民合族而壓死者甚眾,蓋又不可以名姓記矣。受禍大數,……同、華之死者什六,……。此變之後,……二十年之內,同、華、蒲、渭之地,幼而生齒,壯而室家,大抵皆秦民半死之遺孤也。(明代秦可大:《地震記》)
關中當乙卯地震之變,民廬盡傾塌無餘,被傷者不知其幾千萬人。旦地中如雷,一日震驚數次。孑遺之民仰天號痛,莫知所為。……越歲,地震猶不息也。(明代張光孝:《東衙坡玉皇閣記》)
嘉靖乙卯冬杪,關中地震,華郡城垣盡塌,疆域一荒墟矣。(《華州志》卷四)
嘉靖乙卯地震,城(指華州州城)俱圮。(《華州志》卷四)
嘉靖三十四年,關中地大震,是時華州廟學盡覆成墟。(《華州志》卷四)
嘉靖乙卯冬,地大震,(寧山寺)碑石裂碎,寺故多聞人詩,亦盡失矣。(《華州志》卷二)
自構峪口東為鳳谷山,……山故有寺,寺有石泉養魚,嘉靖乙卯地震,水泉涸廢。(《華州志》卷二)
成化改元,(潛龍寺)創修殿像,增崇僧舍,以今視昔之規模,足稱壯觀耳。繼遭地震,前工盡棄。嘉靖三十六年重修,造像並新。(潛龍寺《重新殿宇並造藏經記》碑)
乙卯,地震之變,……比四境民,將蜂起以掠食。公下令開諭,……復勸借富家,以給賑民之粟。民素畏公,而又得賑濟,乃四境民無一犯令者。鄰郡之民,且蜂起為盜,而長吏殺人,逐無寧日矣。(《華州志》卷十三)

地震形變遺蹟

1556年大地震的形變現象十分強烈,但時過境遷,保留下來仍能辨認的遺蹟不多。經地震工作者的努力,在縣境內發現了這次大地震的一些形變遺蹟:
縣城東地裂縫。在縣城東少華中學東側的南北向沖溝壁上,可見到多條裂縫,寬0.2至0.8米,走向為東西、北東、南北。在少華中學9米深的地下也曾挖出走向北東和東西寬5至10厘米的裂縫。據考察,這些地裂縫應是1556年地震造成的。
張橋地震活動斷層。柳枝鎮張橋村西南的小溝里有一斷層,斷距9米,在地表形成4至8米的斷層陡坎。在此斷層東300米處的斷層上盤還有一裂縫帶,裂縫寬2至15厘米,深5米多。根據裂縫與斷層很近判斷,它應與斷層活動有關。上述現象是這次大地震的產物。
老爺宮西溝、潭峪口地震斷層。少華鄉肖場村老爺宮能見到一較寬的斷裂破碎帶分布於洪積扇上,斷面光滑,斷距在0.5米以上。少華鄉潭峪口斷層組在地貌上為階梯狀陡坡,陡坡最大高度在3米以上,主斷面清晰。地震工作者認為,這一斷層是一次快速破裂作用的結果,很可能是1556年地震的形變遺蹟。
構峪——石堤峪基岩崩裂。從柳枝鎮構峪至杏林鎮石堤峪一帶距華山山前斷裂帶約1.5至3公里的山區內,保存有不少地震破壞的遺蹟,總體呈北東東向分布,長15公里。主要類型一是山體崩塌,二是基岩崩裂。在這一帶,從峪口向山內2至3公里,到處都有大大小小的崩塌體,崩落的塊石布滿山坡,其中較大的有太平峪五里關、石堤峪七里樓及構峪三里泉三處崩塌體。基岩崩塌主要發育在五里關、七里樓等地,形成的裂縫長度最大達200米,可見深度50至80米,從溝底直通山坡或山頂。在五里關至七里樓間的冰崖溝兩側、五龍山東南坡腳,還有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彎曲裂縫,排列密集,當地俗稱“雞爪坡”。經地震工作者研究,將上述崩裂現象歸為1556年大地震震中區附近的形變現象遺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