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

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

南海校區是華南師範大學三校區之一,重點設定與發展套用型學科和專業,培養國際化套用型人才。2013年開始,華南師範大學在南海校區新設立四個學院:職業教育學院、軟體學院、國際商學院、城市文化學院;原南海學院繼續保留、獨立辦學。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於2000年與開始創辦、2001年開始招生,第一個進駐南海校區的學院是南海學院,也是2000到2013年上半年南海校區里唯一的學院。南海校區充分利用華南師範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的辦學優勢、科研優勢和南海區經濟發展優勢,走“聯合辦學、服務社會”的新路,面向廣東國民經濟主戰場,重點設定與發展非師範、套用型學科和專業,培養廣東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區急需的專業人才。華南師範大學職業教育學院、軟體學院、國際商學院以及城市文化學院在第一批重點本科線招生,南海學院在第三批A線(專科)招生。職業教育學院擬於2014年在第一批重點本科線招生,並著力於打通“高職—本科”的人才培養“立交橋”,培養“雙師型”職教師資。

基本信息

校區簡介

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

華南師範大學始建於
1933年,是一所學科門類齊全的國家“211 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廣東省省屬重點大學。學校有廣州石牌、廣州大學城和南海3個校區,占地面積共3079畝,校舍面積共126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景色怡人,人文景觀遍布,文化氣息濃厚,為廣大師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前身是華南師範大學南海學院,是由華南師範大學與南海區(原南海市)政府在2000年8月共同創辦的華南師範大學的公辦性質新校區,2000年至2013年上半年華南師範大學南海學院是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唯一的學院,2001年正式開始招生,學生畢業發華南師範大學畢業證書及相應學位證書。創辦以來,南海校區充分利用共建雙方的優勢,優勢互補,共促發展。以校本部為依託,南海校區秉承和發揚學校的優良傳統,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努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管理模式和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積極推進教學、管理、後勤等方面的改革,使校區實現了較好較快的發展。
南海校區重點設定與發展套用型學科和專業,培養國際化套用型人才。從2013年起,原位於石牌校區的華南師範大學軟體學院將會遷至南海校區辦學,新設立的華南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華南師範大學城市文化學院也設立在南海校區;2008年開設部分研究生專業;歷年來,南海校區國際合作辦學成效顯著,已與澳大利亞、英國、美國、法國等各國部分知名高校開辦了多種不同形式的聯合辦學項目。截止2013年4月24日南海校區學生規模近7000人,畢業生2500多人,
歷屆畢業生以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走出校門,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和廣泛好評。
南海校區辦學條件良好,設施先進、設備齊全。
南海校區座落於佛山市南海區南海軟體科技園內,校園占地面積33萬多平方米,已有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校園前抱綠水、背靠青山,湖光山色,環境優美,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好地方。

學校領導

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

黨委書記:胡社軍
黨委副書記:劉鳴、王左丹、黃曉波
校長:劉鳴
副校長:李永傑、莫雷、黃麗雅、錢賢彬、胡欽太、郭傑、朱竑、沈文

校區領導

現任領導

郭傑學校副校長,分管南海校區
李醒華學院黨委書記
朱鮀華學院院長
劉科榮學院黨委副書記
吳劍麗學院副院長
葉欣學院副院長

歷任領導

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學院)首任領導班子
黃錦能原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兼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李醒華學院黨委副書記
林關仕學院副院長
彭永宏學院副院長
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學院)第二任領導班子
李醒華學院黨委書記
彭永宏學院院長
李財富學院黨委副書記
黃志英學院副院長
關老健學院副院長
吳劍麗學院副院長

師資力量

依託華南師範大學本部,南海校區面向全國招聘教職工,已經建立起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教職工隊伍,截止2013年4月24日,有教職工352人,其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和中級以上職稱的占83%;同時校區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知名人士作為兼職教授、客座教授。

校區改革

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

1、把位於石牌校區的軟體學院逐步搬遷到南海校區(老生仍在原校區就讀直到畢業,新生則在南海校區);
2、新建立國際商學院、職業教育學院、軟體學院與城市文化學院,為重點本科學院;
3、學校對南海校區實行延伸管理,設定南海校區管委會,各職能部門(人事處、教務處、科技處、社科處、學生工作部、校團委、財務處、後勤處、保衛處)工作直線指揮、業務工作延伸。
4、暫時保留南海學院,作為專科學院,2013年最後一年招專科生

學院介紹

職業教育學院

回響國家“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號召,回應廣東從“職業教育大省”發展成為“職業教育強省”的需求,2013年5月成立、辦學於風景優美、資源豐富的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的職業教育學院,緊扣職業技術教育領域,以職教師資培養為切入點、以職業技術教育為發展方向,堅持套用型、特色化的辦學定位,堅持高起點、超常規的發展戰略,堅持“學科立院、學術興院、學生為本、學以致用”的建設原則,以本科教育為重點,以研究生教育為引領,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學科建設為支撐,以學術研究為保證,以“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協同發展和中外合作辦學的國際化發展為動力,整合內外部資源,協同培養滿足中職學校需要、具備企業(行業)培訓師素養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院按照一本線招收教育學(職業教育師資)專業的全日制本科生,培養具有較高的職業技術教育學理論素養、基本的職業技術教育研究能力、較強的職業技術教育課程設計與開發能力、較高的職業技術教育教學和職業培訓能力、較強的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管理與規劃能力、適用的實習實訓指導能力,能服務於職業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或能在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相關行業進行自主創業的高級專門人才。
為了突顯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的套用性特徵,為了提高畢業生的師範技能,學院建設有4間“數位化職教師資綜合培養實驗室”。實驗室的功能定位為:進行職業技術的數位化模擬實訓;開展微格教學,培養學生的教學技能和職業培訓技巧;培養學生的課程資源開發能力;支持教師開發與共享課程資源。實驗室配備既具有職業教育學理論背景又具有教育信息技術特長的專業人員,專門負責實驗室綜合管理

軟體學院

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

華南師範大學軟體學院是2004年經廣東省教育廳批准設定的首批省級示範性軟體學院之一,現設軟體工程1個本科專業,從2013年開始,在南海校區辦學。學院共享計算機學院學科平台,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到博士後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始終堅持“工程化、高質量、國際化”的辦學理念,面向產業、面向需求,促進產學研良性互動,為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供優良條件。學院學生曾獲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一等獎、全國電子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中國青年創新大賽冠軍和廣東省機器人大賽一等獎,以及ACM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嵌入式物聯網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智慧型汽車大賽、廣東大學生科技學術節之“南網杯”大學生節能減排工業設計大賽、華南師範大學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各級各類大賽92個獎項。
學院擁有華南師範大學信息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華南師範大學信息服務軟體研究中心等教學科研機構,並建設有軟體工程綜合實驗實訓室、大型資料庫系統實驗室、嵌入式軟體系統實驗室以及大學生創新實踐平台。共享計算機學院廣東省服務計算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州市雲計算安全與測評技術重點實驗室。

國際商學院

華南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創辦於2013年,南海校區辦學,設財務管理和法語兩個本科專業。法語和財務管理兩個專業均於2007年開始招生,並於2011年通過了廣東省學位辦組織的新增學士學位授予專業評審。學院是在南海校區與國外大學商務專業合作辦學以及本科特色人才培養的基礎上,整合學校經濟、管理、外語類優勢專業教學資源成立的年輕學院,其定位是按照國際化的標準建設本科特色專業,培養國際化複合型套用人才。
財務管理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部分採用國外原版教材、進行雙語或全英教學、並實行導師負責制。法語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設定參考了《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與法語國家高校合作開設課程,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能夠熟練運用法語和英語進行跨文化交流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學院現有數位化語言中心(下設外語自主學習中心,數位化語言實驗室,語言視聽實驗室)、雙語教學實驗室和財務管理綜合實驗室。學院在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建立了財務管理專業教學實踐基地。

城市文化學院

華南師範大學城市文化學院創辦於2013年,在南海校區辦學,設文化產業管理1個本科專業。是我校新組建成立的一個以本科人才培養為主、教學與科研並重的專業學院,以複合性、套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注重為國家和地方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服務。學院以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為主導,並將在此基礎上拓展新的專業方向,建設新的本科專業和碩士點、博士點,推進重點學科建設與研究基地建設。

南海學院專科

華南師範大學南海學院創辦於2000年8月,座落於南海校區,以專科辦學為主。南海學院曾經是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唯一的一個學院,由學院管理校區,因此在2000到2013年上半年華南師範大學南海學院基本等於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2013年下半年開始降格為一個純粹的教學單位,新成立南海校區管理委員會代替南海學院教學以外的日常管理職能。2013年在電子商務、計算機網路技術、數字媒體設計與製作、文秘、套用英語、會計電算化、金融與證券、客戶服務管理、法律事務等9個專科專業中招生。學院一直圍繞套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大膽創新辦學模式、培養模式和管理模式,科學設計課程體系,培養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又具有較強專業技能的套用型人才。學院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先後與數十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係,建立100多個校企實訓實習基地,並著力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創業能力。畢業生適應能力強,就業面廣。

對外交流

南海校區不斷加強與國外著名大學的中外聯合辦學與學術交流,充分利用國外的優質教育資源,積極推進辦學國際化。經廣東省教育廳批准,華南師範大學和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聯合,2003年開始在南海校區開辦RMIT1+2商務本科班,至2009年底已輸送200多名學生赴澳留學。2007年成功啟動阿伯丁2+2商務本科班項目,2008年分別與澳大利亞科廷科技大學、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合作開辦商務方向2+2項目。此外,南海校區還積極在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法國等國家建立教師培訓和學生實習海外基地,開展教師與學生互換項目,為校區師生提供更多的國際交流機會。

校園設施

南海校區辦學條件良好,設施先進、設備齊全。校區已建起了高檔次的校園網路,擁有一座1.38萬平方米的多功能信息化圖書館,有閱覽座位1600個,有紙質文獻65萬冊(生均90冊),還可委託借閱石牌校區和大學城校區的圖書,所有圖書和電子資源三校區共享;建有電子、電工、網路技術、音像製作等23個實驗室,10間計算機實訓室,160多間多媒體教室,3間電子閱覽室,1間多功能英語視聽訓練室,1間語言自主學習中心。

發展前景

南海校區
辦學目標明確,運作機制新穎,規章制度健全,管理嚴格高效。儘管創辦的時間較短,但在學校黨政的正確領導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南海校區科研工作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和重要的進展,承擔科研項目的能力有所增強,科研經費逐年增加,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科研隊伍層次不斷提高,結構不斷最佳化,學術活動更加豐富,學術氛圍更加濃厚,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學風、校風,知名度迅速提升,品牌效應正在形成,是華南師範大學的辦學亮點。
從2001年起,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經過七年多的建設與發展,已頗具規模,校園環境倍受讚譽,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02至2008年南海校區學生連續六年參加“全省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套用水平考試”和“全國實用英語能力考試”均名列全省同類院校前茅。校區學生參加2007年上半年全國性各類大型考試再次取得優異成績,其中參加全國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四級考試、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水平考試和英語套用能力考試的通過率高出全國同類高校的平均水平20%至50%。

發展歷史

1999年華南師範大學與當時的廣東省南海市政府簽約,雙方共建華南師範大學南海學院,地點選址在南海市獅山區。南海第一家大學即將誕生。
2000年華南師範大學南海學院開始動工建設。
2001年華南師範大學南海學院正式招生,招收層次為專科(類似於現今的3A)。
2002年招收第一屆本科生。
2003年確定為公辦學校,招生層次提升為2A和3A。
2004年華南師範大學在黨代會上提出把南海學院納入為華南師範大學的一部分,成立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
2005年本科招生層次提升為第一批重點本科,但招生代碼仍與石牌校區、大學城校區獨立,招生目錄裡面寫的學校名字是“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
2006年招生代碼與其他兩個校區統一為10574。
2007年爆發“牽手門”事件,引起全國關於大學生戀愛問題的熱議。
2010年爆發第一波“轉校門”,處理未果。
2011年爆發第二波“轉校門”,處理結果是學校答應改善和提高南海校區的軟硬體條件。
2013年南海校區進行辦學改革,新增三個本科學院。但在改革過程中由於一些事情處理不當,引發不少師生的不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