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龍

華北龍

華北龍(學名Huabei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真蜥腳類,生存於上白堊紀坎帕階的現今中國北部,距今約7500萬年前。

基本信息

簡介

華北龍華北龍
情報(information)
中文名稱( chinese)→ 華北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拉丁文學名( name)→ huabeisaurus
發音( pronounced)→ hu-bei-sawr-us
含義( meaning)→ 中國北部

詳細信息

華北龍華北龍
華北龍華北龍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sauropodomorpha蜥腳型亞目
類( infraorder)→ sauropoda 蜥腳類
eusauropoda 真蜥腳類
neosauropoda 新蜥腳類
macronaria 大鼻龍類
camarasauromorpha 圓頂龍形類
titanosauriformes 巨龍形類
titanosauria 巨龍類
科( family)→ ?huabeisauridae 華北龍科
屬( genus)→ huabeisaurus 華北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h. allocotus 不尋常華北龍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時代( period)→ 白堊紀晚期 campanian
分布( found in)→ 中國
發現地層( stratum)→ ...
食性( diet)→ 植食
典型體長( length)→ 長20米 高5米
推測體重( mass)→ ...
發現者( discoverer)→ pang & cheng, 2000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pang & cheng, 2000
簡介(brief introduction)
【a】石家莊經濟學院原名河北地質學院,其地球科學博物館在我國地質界享有較高聲譽,館長楊劍平告訴記者,目前博物館存有恐龍化石、恐龍蛋、恐龍腳印、隕石、古植物化石、珠寶玉石等古生物化石標本3萬多件。其中有一具晚白堊紀(恐龍滅絕時期)大型晰腳類恐龍化石,被命名為不尋常華北龍(新屬新種),填補了我國最晚期沒有完整晰腳類恐龍化石的空白,是他們用5年的時間才挖出來的,恐龍化石骨骼達70%,復原後身長有20米長,高達5米之多,為世界所罕見,其它國家只有零星骨骼。
天鎮恐龍動物群是以新的大型晰腳類不尋常華北龍(長20m,高5m新屬、新種和新科) 和甲龍楊氏天鎮龍(長5m,高1m的新屬、新種)為代表,並含有鴨嘴龍及獸腳類別具特色的晚白 堊世一新的恐龍動物群

華北龍(學名Huabei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上白堊紀坎帕階的現今中國北部,距今約7500萬年前。華北龍很像後凹尾龍,且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華北龍的化石包括有牙齒、部份四肢骨頭、及脊椎。
華北龍骨架模型模式種是不尋常華北龍(H. allocotus),是由龐其清及程政武於2000年描述、命名。他們將替華北龍建立了華北龍科(Huabeisauridae),但

華北龍(學名Huabei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上白堊紀坎帕階的現今中國北部,距今約7500萬年前。華北龍很像後凹尾龍,且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華北龍的化石包括有牙齒、部份四肢骨頭、及脊椎。 華北龍骨架模型模式種是不尋常華北龍(H. allocotus),是由龐其清及程政武於2000年描述、命名。他們將替華北龍建立了華北龍科(Huabeisauridae),但是這個分類卻不被其他古生物學家所廣泛使用。華北龍化石時期: 上白堊紀  保護狀況 化石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科: 薩爾塔龍科 Saltasauridae 屬: 華北龍屬 HuabeisaurusPang & Cheng, 2000  種 不尋常華北龍 H. allocotusPang & Cheng, 2000 (模式種)華北龍(學名Huabei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上白堊紀坎帕階的現今中國北部,距今約7500萬年前。華北龍很像後凹尾龍,且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華北龍的化石包括有牙齒、部份四肢骨頭、及脊椎。 華北龍骨架模型模式種是不尋常華北龍(H. allocotus),是由龐其清及程政武於2000年描述、命名。他們將替華北龍建立了華北龍科(Huabeisauridae),但是這個分類卻不被其他古生物學家所廣泛使用。 華北龍化石時期: 上白堊紀 保護狀況 化石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科: 薩爾塔龍科 Saltasauridae 屬: 華北龍屬 Huabeisaurus Pang & Cheng, 2000 種 不尋常華北龍 H. allocotus Pang & Cheng, 2000 (模式種)

是這個分類卻不被其他古生物學家所廣泛使用。
華北龍
化石時期: 上白堊紀

華北龍(學名Huabei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上白堊紀坎帕階的現今中國北部,距今約7500萬年前。華北龍很像後凹尾龍,且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華北龍的化石包括有牙齒、部份四肢骨頭、及脊椎。華北龍骨架模型華北龍(學名Huabei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上白堊紀坎帕階的現今中國北部,距今約7500萬年前。華北龍很像後凹尾龍,且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華北龍的化石包括有牙齒、部份四肢骨頭、及脊椎。 華北龍骨架模型


保護狀況
化石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科: 薩爾塔龍科 Saltasauridae
屬: 華北龍屬 Huabeisaurus
Pang & Cheng, 2000

不尋常華北龍 H. allocotus
Pang & Cheng, 2000 (模式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