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地區日軍

華中地區日軍是在1937年8月13日中日凇滬會戰爆發後,日本軍隊在華中地區的聚集軍隊。

軍隊名稱

華中地區日軍。

經歷

1937年8月13日中日凇滬會戰爆發,日本在其駐上海海軍陸戰隊的基礎上又向上海增派大批軍隊.8月15日,日軍大本營下令成立以松井石根大將為司令官的上海派遣軍。後因上海戰事膠著相持不下,日軍大本營於10月21日組建了以柳川平助中將為司令官的第十軍,井於11月5日在杭州灣北岸登入,包抄上海戰區.u月7日,日軍大奉營下令成立以松井石根大將為司令官的華中方面軍,以統一指揮日軍上海派遣軍和日軍第十軍.1938年2月18日,日軍大本營為準備進攻武漢成立了以煙俊六大將任司令官的華中派遣軍,並下令解散華中方面軍及上海派遣軍、第十軍,改由華中派遣軍統一指揮占領京滬杭、蘇、浙、皖的全部華中日軍。1938年6月起,日軍華中派遣軍指揮第二軍、第十一軍沿長扛兩岸及大別山區進攻武漢.1938年10月25日日軍侵占武漢後,以岡村寧次中將為司令官的第十一軍的7個師團占據武漢外圍鄂、湘等省的部分地區。1939年9月23日,日軍大本營為統一指揮在中國關內各地的日軍,配合汪精衛籌建偽政權的活動,在南京成立了以西尾壽造大將為司令官的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統一指揮日軍華北方面軍及所有在中國關內戰場的部隊。與此同時,日軍華中派遣軍撤銷,在江浙地區成立了軍司令部設在上海的以酉尾壽造大將兼任司令官的第十三軍.1944年7月31日,日軍大本營為準備"一號作戰"華中攻勢,又在湖南成立自日本關東軍調來番號的第二十軍;並在武漢成立第六方面軍,統一指揮兩湖地區的第十一軍和第二十軍,在漢口留守的第三十四軍和兩廣地區的第二十三軍及香港占領地日軍,以準備參加'一號作戰"中的湘桂戰役.至1945年夏,日軍第六方面軍管轄第十一軍、第二十軍、第三十四軍,控制中國鄂、湘、皖、贛等部分地區。日軍第十三軍仍駐上海,日軍第六軍駐在杭州,控制江、浙、皖等部分地區。

日軍第十一軍歷任司令官是

岡村寧次中將、園部和一郎中將、阿南惟幾中將、橫山勇中將、上月良夫中將;日軍第十三軍歷任司令官為西尾壽造大將、澤田茂中將、永津佐比季中將、松井太久郎中將.日軍第六方面軍只有兩任司令官,即岡村寧次大將和岡部直三郎大將.1945年9月18日,日軍第六方面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在武漢向中國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蔚如投降。1945年9月中旬,日軍第十三軍司令官松井太久郎第六軍司令官十川次郎在上海向中國第三方面軍總司令官湯恩伯投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