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矮花葉病

菠菜矮花葉病

中文名稱:菠菜矮花葉病
中文別名:菠菜矮花葉病毒病
英文名稱:spinach wilt virus
病原中文名:蠶豆萎蔫病毒一株系
病原拉丁學名:Broad bean wilt virus簡稱BBWV
病害類型:病毒
主要寄主:豆科的蠶豆、豌豆、豇豆、四季豆,藜科的菠菜、昆諾藜、莧色藜、甜菜等。
危害部位:葉片
傳播因子:桃蚜、汁液摩擦、農事操作
防治指標:有發病中心時
檢疫地位:
危害症狀:
染病株畸形,葉片出現深綠與淺綠或黃色相間的花葉,葉片變小,植株嚴重矮縮。
病原形態特徵:
Broad bean wilt
virus簡稱BBWV稱蠶豆萎蔫病毒一株系,屬病毒。用1%醋酸雙氧鈾負染,在H一500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病毒粒體球形,直徑24~25納米,稀釋限點100000倍,致死溫度70℃經10分鐘,病汁液的侵染性在室溫下保持3天。
浸染循環:
可由桃蚜(Myzus
perswae)進行非持久性傳毒,發病率一般為20~30%,此外可通過汁液摩擦及農事操作傳毒。乾旱及蚜蟲發生量大發病重。
發病因素:
1播種過早,晚秋不涼,暖冬,春天氣溫回升早,有利於麥蚜、灰飛虱等害蟲越冬和繁殖及危害傳毒;
2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播種過密、株行間鬱閉,
3多年重茬、肥力不足、耕作粗放、雜草從生的田塊。
農業防治:
1播種前,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原和蟲原。
2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後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濕氣滯留,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3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帶菌肥料,有機肥中不得含有大麥病殘體;採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
4及時噴施除蟲滅菌藥,防治好蚜蟲、灰飛虱等害蟲,斷絕蟲害傳毒、傳菌途徑;防止病菌、病毒從害蟲傷害的傷口進入而危害植株。
5高溫乾旱時應灌水,以提高田間濕度,減輕蚜蟲、灰飛虱危害與傳毒。嚴禁連續灌水和大水漫灌。
6因地制宜,合理選用抗病品種。如:菠雜10號、春秋大葉、大鳥葉等抗(耐)病品種。據日本和美國報導:BBMV曾在菠菜上造成毀滅性危害,後選育出抗病品種,值得借鑑。
7在傳毒蚜蟲遷入菠菜地的始期和盛期,及時噴藥劑殺滅蚜蟲。
化學防治:
一、防治蚜蟲用藥:
(1)拌種:用種子量0.5%滅蚜松或0.3%樂果乳劑拌種
(2)噴灑:
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500~3000倍液
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6000-8000倍液
70 %艾美樂水分散粒劑10000—15000倍液
20 %康福多濃可溶劑5000—6000倍液
15 %金好年乳油1500倍液
75%稻虱淨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5%銳勁特懸浮劑2000倍液
5 %啶蟲咪乳油2500—3000倍液
40%氧化樂果乳油
50%馬拉硫磷乳油
50%對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25%撲虱靈(噻嗪酮、優樂得)可濕性粉劑750~1000倍液
1%對硫磷粉或1.5%樂果粉1.5kg/667m2
二、防治病毒用藥:
5%菌毒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0.5%抗毒劑1號水劑300倍液
20%毒剋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20%病毒寧水溶性粉劑500倍液
隔10天左右1次,視病情防治1次或2次。採收前3天停止施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