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漢語辭彙]

菜地[漢語辭彙]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菜地,漢語辭彙,指種種植蔬菜的園圃。 即采地。古卿大夫因官受封的采邑。菜,通“ 采 ”。 漢 荀悅 《漢紀·文帝紀下》:“此卿大夫菜地之大者,是謂百乘之家。” 唐 王維 《暮春太師左右丞相諸公於韋氏消遙谷宴集序》:“ 灞陵 下連乎菜地, 新豐 半入於家林。” 趙殿成 註:“即采地也。古菜、采字通用。”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菜地

拼音】:cài dì

【注音】:ㄘㄞˋ ㄉㄧˋ

釋義】:[vegetable plot:] 種蔬菜的園圃,土地,

引證解釋

即采地。古卿大夫因官受封的采邑。菜,通“ 采 ”。漢 荀悅 《漢紀·文帝紀下》:“此卿大夫菜地之大者,是謂百乘之家。” 唐 王維 《暮春太師左右丞相諸公於韋氏消遙谷宴集序》:“ 灞陵 下連乎菜地, 新豐 半入於家林。” 趙殿成 註:“即采地也。古菜、采字通用。”

其它相關

菜地肥土的配置

蔬菜正常生長需要多種化學元素,也就是各種肥料,土壤是蔬菜成長的基石,各種肥料就是蔬菜成長的營養液。蔬菜生長大量需要的肥料有:碳(C)、氫(H)、氧(O)、氮(N)、磷(P)、鉀(K)、鈣(Ca)、鎂(Mg)、硫(S)等。氫、氧主要來自空氣和水,其餘元素主要來自土壤。蔬菜對氮、磷、鉀的需求量最多,需要經常補充;其次是鈣、鎂、硫,一般土壤中的含量已經足夠,不需要專門補充。

菜地圖片 菜地圖片

肥料的作用各有不同。

碳、氫、氧是構成糖和澱粉的元素,而糖和澱粉是蔬菜的“主食”,吸收得多才能發育生長得好。

氮能促進生長,使其枝繁葉茂,青蔥翠綠;磷能促進成熟、開花、結果,還能使根系發達;鉀能幫助製造和儲存澱粉、糖分、油脂和蛋白質,還能提高抗旱、抗寒和抗病能力。

鈣使枝莖長得健壯結實,並能中和土壤中過多的酸,促進微生物和蚯蚓的活動。鎂、硫等微量元素能增強抗病能力,促進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更好的吸收其它元素。

在陽台種菜喜歡用化肥,認為這樣既乾淨,又長得快,這種想法不是十分的科學,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肥料越來越適合改善土質,但是也會產生一定的弊端。使用化肥種出來的蔬菜品質和口味卻大大降低,而且容易遭受病蟲害的侵襲。因為化肥埋進土裡後,永遠不能變成腐殖質,微生物和蚯蚓也難以生存,土壤就會逐漸變得堅硬板結,越來越貧瘠。

其實大自然本身就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有機肥料,足以提供蔬菜所需要的一切元素。常見的天然有機肥料有:畜糞、禽糞、鳥糞、魚糞、骨渣、落葉、乾草、草木灰、鋸木屑、棉籽、糠秕、果殼、莊稼殘梗、海藻、各種綠肥、鹼性熔渣、泥炭灰,以及各種天然礦石粉。

各種糞肥都含氮、磷、鉀,其中氮為主要成份。鳥糞、禽糞中還含有豐富的磷;羊糞含豐富的鉀。

骨渣中主要含鈣和磷,也含有少量的氮。

落葉中含有氮、磷、鉀,還含一些鈣、鎂和多種微量元素,落葉腐爛後呈酸性。

棉籽偏酸性,含氮量很高,也含有少量磷和鉀。

糠秕、果殼含有一些鉀、氮和其它元素。

豆科植物的殘渣(如豆渣、花生渣等)、殘梗含氮量很高;豆科綠肥含氮量也很高。

乾草除了含有一些氮,還含有一些微量元素。草木灰中含鉀、磷和鈣,可用來中和土壤中過多的酸。

泥炭灰本身不含什麼營養,但是有很好的吸水性,能增加土壤透氣性、排水性,並能幫助蔬菜更好的吸收養料。

綜上所述,要種好盆栽蔬菜,氮、磷、鉀那是必須要有的,有氮才能枝繁葉茂,有磷、鉀才能花盛果壯。如果要它們長得更壯,長得更好,其它元素一個也不能少。

我在陽台種植盆栽蔬菜的過程中,由於得天獨厚,有同學的肥源作後盾,所以多半是使用腐熟的豬糞,豬糞主要是作底肥和配土時使用。另外我還喜歡採用異味不大的幾種有機肥料:

1、乾雞糞。這是經過烘乾配製的雞糞,異味不大,好存放,使用方便,肥力足,是不可多得的當家蔬菜農家肥,農資店有出售。種吃肥較多的蔬菜時當底肥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