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西部的鎮賚縣境內,在嫩江與洮兒河的交匯處,是典型的濕地類型的保護區,也是中國東北部水鳥的遷徙途經地。這裡江叉縱橫,湖泊眾多,葦蒲起伏,水草連天,匯同春秋季節,南來北往、千姿百態的翼類生靈,喚起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無限遐想。這裡被喻為神奇的珍禽樂園。1997年被國務院正式批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環境

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處松遼沉降帶北段,松嫩平原西部邊緣,為嫩江及其支流沖積、洪積低平原,平均海拔142米左右。總面積144萬公頃,其中水域面積267公頃;蘆葦、沼澤面積773萬公頃;草原面積150萬公頃;林地面積116萬公頃;其它面積134萬公頃;其中濕地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80%以上,為吉林省最大的濕地類型保留地。濕地植被茂盛,地表裸露較少,地表土壤經常或季節性被水淹沒,減少了自然力的侵蝕。

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地質上屬松遼沉降帶的北段,呈現出嫩江及其支流沖積、洪積低平原地貌。發源於大興安嶺北端的嫩江 , 像一條玉帶由北向南飄然而過。每當春秋之季, 嫩江匯集了上游的山水溪流,帶著百川聚匯奔流而下,泛洪期形成十餘公里寬的之道,洪水退去,留下數十萬公頃的漫灘、水彎、湖泊、泡沼。有江河水域濕地、苔草小葉樟濕地蘆葦沼澤濕地、鹼蓬草甸濕地四種類型。
保護區水資源十分豐富。嫩江流經東區111.5公里,流域面積3萬餘公頃,年平均流量647.36立方米/秒,洮兒河流經東區60公里,流域面積7萬餘公頃,年平均流量14.47立方米/秒,東區尚有兩條季節河,即二龍濤河阿爾達河,分別注入洮兒河與嫩江。該區年降水量為391.8毫米。

資源概況

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隔嫩江與黑龍江相望,地處松遼沉降帶北段,松嫩平原西部邊緣,為嫩江及其支流沖積、洪積低平原,平均海拔142米左右。該區生態景觀分為湖泊水域濕地、苔蘚小葉樟濕地、蘆葦沼澤濕地、鹼蓬草濕地,總面積14.4萬公頃,其中水域2.67公頃,蘆葦苔草沼澤7.73萬公頃,草原1.5萬公頃,天然次生林1.16萬公頃,其它用地1.34萬公頃。濕地面積占全區面積的80%以上,是吉林省最大的濕地類型保留地。保護區內生長內朽種子植物600餘種,其中藥用和經濟植物有361種。

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動物地理區劃上,保護區屬古北界蒙新區。動物有魚類52種,兩棲類5種,爬行類7種,獸類25種;鳥類近300種,世界鶴類15種,保護區鶴類就有6種,分別為白鶴、丹頂鶴、 白頭鶴、白枕鶴、灰鶴、蓑羽鶴,其中丹頂鶴、蓑羽鶴、白枕鶴在本區繁殖;有鸛類2種,既東方白鸛黑鸛,其中白鸛在此區繁殖,而且遷徙經過的數量高達800餘只;世界瀕危物種大鴇,也在區內繁殖。
2003年7月~2006年5月對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鳥類進行了調查,並結合歷史文獻,確認保護區有鳥類298種,其中非雀形目鳥類172種,雀形目鳥類126種。該保護區的鳥類以旅鳥和夏候鳥為主,占保護區鳥類總數的84%(旅鳥52%、夏候鳥32%、留鳥11%、冬候鳥5%)。在128種繁殖鳥類中,古北界種類占73.44%,東洋界種類占6.25%,廣布種占20.31%,古北界種類占優勢。在保護區內記錄到國家Ⅰ、Ⅱ級重點保護鳥類50種。
鶴鸛類是莫莫格保護區的重點保護對象。該區是世界珍稀瀕危物種白鶴、東方白鸛遷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白鶴春秋遷徙停歇的數量達 500 多隻,約占世界白鶴種群數量的 1/3 ;停歇期全年達 70 天左右,居世界各遷徙地之首;也是東方白鸛唯一的秋季群地,其數量最多達 800 多隻,真是“白玉落地,嫦娥飛天”,景象之壯美,堪稱世界之最。
清澈的水面上天鵝蕩漾,曲頸高歌,雁鴨戲波,鷗聲振振,百鳥穿梭;在坦蕩的葦海中,鶴鳴九皋,聲聞天外;在一望無垠的科爾沁大草原上,大鴇成群,昂首捉立;鷹擊長空,綠草濕地,鶯歌燕舞,百鳥鳴聚。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珍禽棲息地,鳥類生活的天堂

管理狀況

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西北部鎮賚縣境內,是典型的濕地類型保護區,也是中國東北部水鳥的主要遷徙途經地。由於這塊濕地的重要價值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珍禽的廣泛分布,引起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林業保護部門的高度重視,並於1981年以吉政函[81]27號檔案正式批覆建立了莫莫格自然保護區。1997年國務院[1997]09號檔案正式批覆莫莫格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劃歸吉林省林業廳直屬,由吉林省財政撥款。

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成立以來建設瞭望台、圍欄、動物救護站、植物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管護碼頭等,配置相應的瞭望、動物救護設備、植物病蟲害防治檢疫站及管護船隻等設備。
保護區和國家環境保護濕地生態與植被恢復重點實驗室聯合設立了濕地野外定位研究站,並與保護區的生態監測站相結合,通過雙方共建,促成實驗站的發展。
2003年,為了更好地保護濕地生態,在鎮賚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夏季開始,實施了引嫩江水注入莫莫格自然保護區濕地的一期工程。一期工程修築了長達40餘公里的河道,引水500萬立方米,總投資165萬元。

2004年4月7日,自然保護區及時啟動了“引嫩入莫”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在清理、完善河道的基礎上,計畫引水1000萬立方米,投資140萬元,5月1日結束。截止到4月17日,已引嫩江水進入局址核心區300萬立方米。“引嫩入莫”二期工程改善了濕地生態,為侯鳥的遷徙營造了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

旅遊資源

地處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區交界的吉林莫莫格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4.4萬公頃,是典型的內陸濕地,其中濕地面積占80%,是吉林省最大的濕地保留地,也是中國重要的內陸濕地之一,得到了國際環境與濕地保護組織的高度重視。莫莫格是亞洲東部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其中被列入國際瀕危物種紅皮書的白鶴、東方白鸛在停歇數量和時間,居世界各遷徙地之首,具有極其重要的科研和保護價值。

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始建於1981年,1994年被國家環保總局列入中國第一批濕地名錄,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上劃為省林業廳直屬事業單位。作為濕地和鳥類保護類型的國家級保護區,莫莫格有眾多的鳥類資源,目前發現鳥類29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大鴇、東方白鸛、黑鸛、白鶴、丹頂鶴等10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天鵝、灰鶴、白枕鶴、蓑羽鶴等40多種。鶴鸛類是莫莫格的重點保護對象。全世界有鶴類15種,這裡就有6種。 為體現‘人·鳥·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每年4月初至5月末和10月初至10月末,都將舉辦“莫莫格濕地觀鳥節”。
莫莫格濕地博物館
莫莫格濕地博物館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投資近千萬元人民幣,歷時兩年建成。它集標本收藏、科普教育、科學研究、觀賞娛樂為一體。館藏各種野生動植物標本千餘件,圖片千餘幅,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