莩草

莩草

莩草,多年生。具鱗片狀的橫走根莖,鱗片質厚,密生棕色毛,稈直立或基部匍匐,高60-170厘米,基部質地較硬,光滑或鞘節處可密生有毛。

基本信息

目錄

1 植物簡介

2 形態特徵

3 分布範圍

4 生態習性

5 辨別方法

莩草——植物簡介

中文名::莩草

科:禾本科

屬:狗尾巴屬

拉丁文:Setariachondrachne(Steud.)Honda

形態特徵

多年生。具鱗片狀的橫走根莖,鱗片質厚,密生棕色毛,稈直立或基部匍匐,高60-170厘米,基部質地較硬,光滑或鞘節處可密生有毛。葉鞘除邊緣及鞘口具白色長纖毛外,余均無毛或極少數疏生疣基毛;葉舌極短,長約0.5毫米,邊緣不規則且撕裂狀具纖毛;葉片扁平,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5-38厘米,寬5-20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無毛,極少數具疏疣基毛,表面常粗糙。圓錐花序長

莩草莩草

圓狀披針形、圓錐形或線形,長10-34厘米,主軸具角稜,其上具短毛和極疏長柔毛,毛在分枝處較密,分枝斜向上舉,下部的分枝長1-2.5(5)厘米或更短;小穗橢圓形,頂端尖,長約3毫米,常托以一枚剛毛,剛毛較細弱粗糙,長4-10毫米;第一穎卵形,頂端尖或鈍,長為小穗的1/3-1/2,具3(-5)脈,邊緣膜質;第二穎長為小穗的3/4,頂端尖,具5(7)脈;第一小花中性,第一外稃與小穗等長,頂端尖,具5脈,其內稃薄膜質,狹披針形,短於外稃;第二外稃等長於第一外稃,頂端呈喙狀小尖頭,平滑光亮,微現細縱條紋;花柱基部聯合;葉片表皮細胞同西南莩草類型;染色體2n=36(Kishimoto)。花果期8-10月。

分布範圍

產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省區,日本和朝鮮也有分布,

生態習性

生於路旁、林下、山坡陰濕處或山井水邊。

辨別方法

種與光花狗尾草近似,但後者葉舌具較密集長纖毛,長約1-2毫米;葉片狹長披針形,具明顯折襞等特徵而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