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沃特斯

莎拉·沃特斯

莎拉·沃特斯(Sarah Waters),英國現代作家,以創作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的小說而出名。

基本信息

莎拉·沃特斯英文名:Sarah Waters
簡介:文學博士出身的莎拉·沃特斯,迄今為止的所有重要作品都與同性戀有關,並曾在許多刊物上發表過關於性別、性和歷史的文章,書評兼小說家米蘭達·希摩爾(Miranda Seymour)曾在《紐約時報》書評版專門撰文誇讚她為“假如女同志小說要拓展更寬廣的讀者群,莎拉·沃特斯正是跨越這道鴻溝的人”。她此前出版的三部小說《南茜的情史》(Tipping the Velvet)、《親和力》(Affinity)和《指匠情挑》(fingersmith)一起被讚譽為維多利亞三部曲。三部作品均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不僅在優雅飄渺的氛圍中呈現出英國女性在世紀更迭時期探索真愛與自我認同的生命歷程,而且對於當時的倫敦生活百態亦有相當深刻而翔實的描繪。
莎拉·沃特斯於1966年生於英國威爾斯的彭布魯克郡,在肯特大學和蘭凱斯特大學學習英國文學,之後在書店和圖書館工作了一段時間,隨後她又返回大學繼續研究生深造,並在倫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為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授課。
當沃斯特在撰寫博士論文《同性戀文學歷史,1870-現在》時,她對19世紀的倫敦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開始撰寫小說。她的前三部小說,《南茜的情史》、《吸引力》、《指匠情挑》使她獲得了主流評論家和男女同性戀新聞界的高度讚揚。
目前沃斯特與她的兩個貓居住在倫敦西南部肯寧頓的一個維多利亞時代的公寓裡,是一個全職小說作家。2003年,她被《Granta》雜誌提名為“英國最佳青年小說家”之一,以及大英圖書獎的年度作家(2003)。
作品列表:
南茜的情史》Tipping The Velvet(1998)
親和力》Affinity(1999)
指匠情挑 》Fingersmith (2002)
《守夜》The Night Watch(2006)
簡介:故事跨越了上個世紀整個四十年代的倫敦,重點以1947,1944和1941年為時空背景,描繪了空襲、燈火管制下黑漆漆的街道,偷偷摸摸的違法關係和性冒險,最後回到其起點 1941年,可說是極具吸引力。故事圍繞著四個倫敦人——三個女人和一個年輕男人而推開,他們都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去。Kay在戰爭時期是開救護車的,生活緊張壓抑,現在她卻穿著男人裝,帶著不安定的心和無休止的渴望在大街小巷徘徊並尋覓著;Helen,聰明、可愛,討人喜歡,卻深藏著令人痛苦的秘密;Viv,迷人的姑娘,固執地甚至是愚蠢地忠貞於她那個士兵情人;Duncan,外表純真無邪,卻在戰爭中發現了自己內心深藏的邪惡並與之搏鬥。在小說中,莎拉·沃特斯一如既往的以她纖細的筆調、寫實的技巧,編織出一部結構嚴謹、充滿張力的小說,讀來令人為之深深著迷。
The Little Stranger(2009)
小說改編電影:
《南茜的情史》Tipping The Velvet(2002),BBC Two
《指匠情挑》Fingersmith(2005),BBC ONE
《親和力》Affinity(2008)
《守夜》正在BBC籌拍中
莎拉·沃特斯在《南茜的情史》客串了一個觀眾,在《指匠情挑》中客串了一個女僕。
獲獎情況:
莎拉·沃特斯的作品均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在優雅飄渺的氛圍中帶有神秘懸疑感。從事寫作來,獲獎無數。首部作品《南茜的情史》Tipping The Velvet重現維多利亞時代的劇場,藉由表演工作者的生命歷程,探索真愛與自我認同,獲得當年度的貝蒂特拉斯克獎(Betty Trask Award),第二本著作《親和力》Affinity,則以通靈描繪當時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恐懼,國外書評認為此書“毛骨悚然、令人著魔,筆調細膩,暗藏伏筆”,獲得毛姆小說獎(the Somerset Maugham Award )以及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青年(Sunday Times Young Writer of the Year )。第三部作品,《指匠情挑》(Fingersmith),透過描寫竊賊文化,編制出結構嚴謹、充滿張力的懸疑小說,因而受到非凡肯定。此作使榮獲年度英語作家獎,CWA歷史犯罪類小說匕首獎 (the CWA Historical Dagger prize ),入圍英國文學大獎2002年奧蘭治獎 (the Orange Prize )和2002年布克小說獎(the Man Booker Prize) 。2006年,莎拉·沃特斯憑藉她的第四部作品《守夜》入圍布克小說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