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圩鄉

莊圩鄉

莊圩鄉位於泗陽縣東北部,距縣城35公里,地處兩市(淮安、宿遷)、一區兩縣(淮陰、泗陽、沭陽)接壤地帶,新長鐵路、淮沭河貫穿南北,境內設有泗陽火車站和淮沭河碼頭。全鄉總面積48.53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3.4萬畝,轄9個行政村,72個村民小組,37508人。2005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5億元,財政收入124.2萬元,全社會5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420萬元,列統企業增加值22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83元。

基本信息

簡介

莊圩鄉地理位置
莊圩鄉莊圩鄉

泗陽縣莊圩鄉位於泗陽縣城東北部,地處淮安宿遷兩個地級市交界之處,東接沭陽縣錢集鎮、南與淮安市淮陰區徐溜鎮相連,北與沭陽縣胡集鎮交接,西與泗陽縣王集鎮,里仁鄉隔河相望。莊圩鄉全鄉面積58.53平方公里,距泗陽縣城直線距離25公里,管轄9個行政村,全鄉有耕地3.4萬畝,人口3.7萬,有72個村民小組,22個自然村。莊圩鄉境內水網密布,道路縱橫,新長鐵路途經莊圩9.75公里,設有泗陽火車站貨運站和信號站、貨站占地65畝,年設計貨物吐土量200萬噸,淮沭新河與新長鐵路平行而過,建有淮沭河水上碼頭,鎮區面積2.42平方公里,街道形成三橫七縱的格局。2005年4月,根據經濟發展需求,由中國礦大設計院對鎮區總規、詳規、綠規和火車站集中區進行補充修改,完善規劃設計。莊圩鄉境內因水草資源豐富,所以農業和加工業蓬勃發展,形成家禽養殖、蘆蒿種植、稻米加工特色,其中“劉青”牌蘆蒿、“桃州”牌系列大米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從莊圩至泗陽縣城每天有15輛公車每15分鐘一班循環往返,從莊圩至205國道長6公里,京滬高速胡集入口9公里,全鄉通車裡程為20公里,水路通車裡程9公里。

歷史沿革

莊圩鄉會議

莊圩鄉古稱花廳鄉,具體因何得名不詳。建國前,莊圩鄉屬泗沭縣管轄;建國後,泗沭縣一分為二,莊圩鄉劃歸泗陽縣管轄。1940年8月莊圩未解放之前均稱為花廳鄉,管伯濤任鄉長;1944年下半年後改為區村制,莊圩鄉被劃為九區,下設莊圩、水莊、王盪、錢圩、河西等18個村;1946年下半年起撤村建鄉稱為九區(莊圩區)即花廳、莊圩、老莊、張圩、王莊、沙莊等小鄉;1956年,九區(莊圩區)與里仁鄉(九區)合併為里仁區,辦公地點設在里仁區,莊圩區撤銷;1957年撤區設鄉,里仁區分為花廳鄉與里仁鄉;1958年,鄉改為人民公社,花廳鄉改稱為莊圩人民公社;1962年,人民公社改為區,莊圩區下面設有17個小公社,其中有倪窪、老莊、任澗等;1968年,區又恢復人民公社建制,小公社撤銷;直到八十年代,撤銷人民公社建制,設立鄉人民政府,莊圩鄉建制至今。

經濟發展

莊圩鄉蘋果

莊圩鄉,泗陽縣東北門戶,新長鐵路在這裡畫了一個美麗的圓弧,泗陽火車站就坐落在這裡。該鄉街道更潔淨了、樓房更多了、路燈更新穎了。蘇果、老實人、家樂福三家大型超市門前,腳踏車、機車、助力車停放齊整,超市內前來購物的人流不斷涌動……在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及構築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指導下,莊圩正步入發展的新階段。

莊圩地處兩市三縣交界,雖占有地域、區位優勢,但長期以來,境內僅有一條砂石結構的莊西路。如何藉助上級給予的幫扶政策,加快鄉村公路建設?莊圩鄉黨員幹部用行動作出了響亮的回答。上級撥款有限,他們就採取捐、墊、借等多種方式,籌資200多萬元,並讓淮河路、楊劉路、農科路、王盪路、水莊路5條路一齊開工。為了保證工程質量,10名鄉幹部每兩人一組看在施工現場,每一環節都按要求推進。至9月底,2公里淮河路、2.5公里楊劉路、2.4公里農科路、2公里王盪路、1.5公里水莊路全面竣工,其中淮河路經縣有關部門檢測,被確定為全縣樣板路。莊圩鄉已鋪設鄉村公路7條,鋪設里程突破30公里,形成縱橫連線的棋盤式鄉村公路網路。莊圩鄉機車、電動助力車、貨運車輛明顯增加,民眾騎車行駛在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上,臉上露出了開心地笑容。

莊圩是個農業大鄉,工業基礎薄弱,城鎮發展滯後於周邊鄉鎮。鎮區框架雖已搭起,但美化、亮化、淨化不足。亮化只需增加投入,容易解決,但美化與淨化需要人人參與,必須切實提高民眾的文明衛生意識。為此,莊圩鄉在全鄉深入開展文明村、文明戶創建活動,制定出評選條件、評選標準,把每一戶家庭推向精神文明建設的第一線。鄉政府及鄉直單位除種好“自留地”,搞好本單位文明創建外,領導幹部還分片包乾,每周都組織機關工作人員上街清雜草、掃垃圾、栽花木,使鎮區的每一條街道都乾淨、整潔。文明活動的開展,使全鄉6700個家庭在計畫生育、遵紀守法、履行義務、鄰里團結等十個方面展開競賽,湧現出像周成學、莊明會這樣的文明戶5900多戶,占全鄉總戶數的88%以上。

特色產業

莊圩鄉蘆蒿

泗陽縣莊圩鄉蘆蒿1999年從南京八卦洲引進,經過6年的試驗、推廣,蘆蒿面積從當初引種的2畝發展到2000多畝,已輻射到泗陽縣三莊、愛園、眾興等鄉鎮。蘆蒿為無公害綠色食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每畝蘆蒿每年可采三次,純收入超過7000元,是一畝稻麥輪作田收入的多倍。莊圩鄉黨委政府對蘆蒿產業大發展給予全力支持,發展規模大棚的政府給予獎勵,協助對蘆蒿進行產品註冊,支持成立蘆蒿協會。

蘆蒿協會將努力開拓生產新門路,積極引進名、特、優、新品種,大力推廣套用農村實用技術,加強橫向聯繫,疏通銷售渠道,引導農民闖市場,千方百計做好產前、產中、產後一條服務,為致富農民發揮了作用。蘆蒿已成為莊圩鄉對外交往中一張特殊的“名片”。

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