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鎮

泰興鎮

泰興鎮地處江蘇省泰興市城區,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衛星鎮,總面積64.08平方公里,總人口20.89萬人,下轄21個村、5個街道、18個社區居委會。泰興鎮投資環境優越,水陸交通發達:國道寧通高速、寧靖鹽高速,省道江平線、泰常線、如過線縱橫過境,緊挨國家級開放港口泰州港和新長鐵路泰興站,距常州、無錫僅40公里,至上海虹橋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只有2個小時車程。鎮區內海關、商檢、金融、保險、賓館娛樂等設施齊全。此外還有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泰興鎮。

基本信息

工業園區

城區科技工業園是泰興市重點建設的工業園,位於泰興城區西北部,京滬高速公路之側,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總體規劃面積9.3平方公里,按功能分為7.3平方公里的工業區和2平方公里的城市商貿區,工業區以IT、IA、光電科技和輕工、食品、紡織、服裝、機械製造等產業為主,商貿區為市區和工業區的三產配套區,依託泰興市區發展房地產、商貿、物流、休閒娛樂等三產服務業。園區內已實現“七通一平”,具備大規模吸納投資的能力,是中外客商在長江三角洲地區投資的又一塊熱土。

經濟發展

泰興鎮泰興鎮
泰興鎮農業特色明顯,素有“銀杏之鄉”的美譽,開發各類特色種養基地42個,拓展各類特色農業項目30多個,先後被省政府批准為農村現代化試驗示範鄉鎮和農業科技示範園。工業基礎雄厚,主產品有棉紗減速機、汽車配件、機車、化工、電子、電纜高壓電器等。

2004年,全鎮人民大力弘揚“團結、務實、創新、奮進”的精神,緊緊圍繞“三年工業倍增、四年總量翻番、六年全面小康”的奮鬥目標,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0.02億元,比上年增長26%,人均GDP24151元,財政收入2.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1%和54%。農業實現增加值1.15億元,工業實現增加值9.4億元,服務業實現增加值9.47億元,較上年均有大幅度增長,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迅速發展,連續多年被泰興市評為綜合一等獎、被泰州市評為十強鄉鎮,2004年經濟綜合實力在泰州市排名第三位,鎮黨委被江蘇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被泰州市委命名為首批“黨建工作示範點”。

工作思路

泰興鎮泰興鎮
以主題教育為抓手,凝聚加快發展的精、氣、神,要以主題教育為載體,進一步解放思想、排找差距、明確目標、加快發展。泰興鎮要全面超戴南,經濟總量在泰州爭第一。主題教育活動一定要抓好,尤其是大討論、大調研、大改進等幾個關鍵的環節。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做一些調研,在調研的基礎上,推進體制、機制、精神狀態、工作作風、工作方法上的一些改進和調整。主題教育活動抓的重點是幹部、是班子,泰興鎮黨委要把幹部隊伍建設和領導班子自身的建設作為一個關鍵的任務抓住不放,要使用好、培養好乾部,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幹部能有良好的精神狀態投身到工作中去。

第二要以招引、建設項目為第一要事,增強經濟發展的後勁。要招引大項目、培育大企業、集聚大產業、建設大園區。首先要招引大項目,泰興市和泰興鎮都要走增量發展、吸納發展之路,要靠招引大項目增強發展後勁,同時要注重培大培強現有企業。對傳統產業要提升,對現有企業要幫助他做大做強,打造生根經濟。要鼓勵企業走出去搞強強聯合,走上市資本運作的路子,通過技術創新把企業做大做強。要以規劃為龍頭,加快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園區的承載能力。現在園區初具規模,但規劃引領不夠,產業的主攻方向要定準,圍繞定位招引項目,而且一定要招引大項目,同時也要招引一些服務業大項目落戶泰興,泰興鎮重點要做城郊大市場。

泰興鎮泰興鎮
第三要加大城市的拆遷建設力度,推動城市三年出形象、五年大變樣。城市建設一定要整體規劃、整片開發、分步實施,如泰運河兩岸要作為泰興城市建設的亮點來搞,要多留讚嘆,少留、不留遺憾。要把幾個節點打造好,城市拆遷、建設、違章建設的控制等,泰興鎮一定要發揮好作用。

第四要加快新農村建設,要以農民增收為重點,要鼓勵扶持全民創業,泰興鎮不僅要率先小康,還要率先向更高水平小康邁進。要把新農村建設、農村基層幹部隊伍建設,涉及農民的一些實事工程抓好。

四川成都新都區泰興鎮

泰興鎮成都市泰興鎮
泰興鎮位於成都市北郊,地處川西平原腹心地帶,在毗河沿岸和龍泉山脈的淺丘邊沿,淺丘平壩各半,是著名愛國將領王銘章的故鄉,坐落在新都區城東南5公里處。全鎮幅員面積2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830畝,境內南北長約8.5公里,東西寬約8公里,東與青白江區祥福、日新龍王等鄉鎮接壤,南與石板灘木蘭兩鎮交界,北與新都、龍虎兩鎮相連,西與三河鎮為鄰,轄15個行政村,148個農業合作社,一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30158人,人均純收入3203元,2000年已達村村通水泥路。

泰興鎮丘陵區土壤以姜石黃泥為主,平壩區土壤以大泥、二泥為主,土壤肥力中等;毗河水自流灌溉,主要河流有毗河、龍門支渠、東風渠、北乾四支,全長35公里;主要灌渠有龍門支渠、東風北支一渠、北乾渠、南四支渠等,全長30公里,灌溉面積達2.2萬餘畝;全鎮共有提灌站14個,灌溉面積達2800畝,水庫3個,灌溉面積達3200畝。此外,全鎮農機事業發展較快,有大型拖拉機12台,農用運輸車46輛,聯合收割機4台,柴油機89台,農用電動機410台,機動噴霧器24台,機械化程度已有很大提高。泰興鎮農作物的生產,在二輪土地承包前,主要以水稻小麥油菜紅苕玉米洋芋為主,二輪土地承包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西部大開發給農業帶來的商機,農業產業結構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鎮農業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泰興鎮水稻
鎮內通訊設施完善。境內建有電訊大樓,設有郵電支局,30001程控電話早已開通,行動電話和無線接入網已覆蓋全鎮,實現了村社都通電話;全鎮能源供應充足,35千伏和110千伏雙向供電網覆蓋全鎮,供電能力達15000伏安以上;全鎮農村低壓電網已改造完畢。鎮內有日產1500立萬米的水廠一個,村村具有方便和充足的工業用水、用電條件。日供氣25000立方米的天然氣站能滿足全鎮工業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全鎮文化、衛生事業發展迅速,鎮內有成都市農村重點高中一所,中、國小、幼稚園師資雄厚,都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一個占地2702平方米,新建的花園式泰興人民醫院,經上級有關部門等級驗收合格。場鎮村村都通有線電視。鄉鎮企業穩定、快速發展,鎮、村骨幹企業32個,建工建材、冶金、機械、化工、電纜、食品、橡膠製品、飼料等生產已形成規模。部份企業實現跨行業,多產業經營。

泰興鎮的旅遊業蓬勃發展,鎮內的毗河長達8公里,有自然沖積而成的河心島嶼3個,陸地面積500畝,水域面積600畝,形成了千餘畝的白鶴島生態旅遊區,島內和毗河兩岸景致獨特,屬成都地區獨有,全鎮以白鶴島生態旅遊區為龍頭的觀光高效農業形成規模。泰興在鎮黨政一班人的精誠團結、奮力拚搏下,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95年已評為“四川鄉鎮200強”,98年被成都市授予“依法治鎮先進單位”稱號。

相關詞條

參考連結

1.http://www.jschina.com.cn/gb/jschina/js/taizhou/userobject1ai1969738.html
2.http://www.hmrb.com.cn/Html/fukan/dongbuzhou/2007/10-8/0604724.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