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內村

莊內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塗寨鎮,位於惠安縣城南邊,距縣城8公里,距塗寨鎮3公里。東鄰宮後村,西至劉厝村,南至陳厝村,北至松光村與松星村,村南公路通塗寨鎮,村北公路通惠安縣城,交通較順暢。

基本信息

地理簡介

全村境內目前利用山地、坡地、溪邊、渠岸、埔雜地等一切可以利用的間雜地,種植者以龍眼為主,還有枇杷、芒果、楊梅、柿、桃、柚、葡萄等多種果樹,還在本村頂壩至下壩長達1.5公里的溪流間,建造五個小攔水壩,並沿溪流搭建瓜棚,進行養魚,種瓜。現在全村各個山頭間雜地都是蒼松,翠植,到處鬱鬱蒼蒼。1995年,我村被黨中央委員會,中央林業部授予全國綠化千佳村稱號。全村利用山坡地,間雜地種植龍眼樹面積達800畝,2006年泉州市授予我村為《龍眼生產示範企業》。同時在1983—1995年間,莊內村都被省、市、縣評為《文明村》、《明星村》、《先進黨支部》等稱號。

地名含義

莊內村名,系以莊姓加內而名,全村以莊、劉、陳、邱、葉五姓混居,其中莊姓占80%以上,又因村地形在東、南、西共有五座山丘拱起為屏,且村西北地形坡狀延伸至村東北,故全村地形呈盒狀,村居盒狀內,故稱莊內。

歷史沿革

清代年間,莊內村稱泉州府二十八都普光鋪,民國三十二年起屬普光鄉莊內保,1949年又稱惠安縣第二區普光鄉,1958年後改為塗寨人民公社莊內生產大隊。1984年塗寨鄉政府成立,更名為莊內大隊管理委員會,1991年塗寨建鎮,改為莊內村民委員會。

人口、土地面積

莊內行政區域面積約2.6平方公里,全村有680戶2780人口,耕地面積:1984年分田到戶時為738畝,現在由於建學校,修公路,建民房等占用現只剩540畝左右,全村還有山地面積1400畝,埔雜地、溪流,渠道兩岸雜地300畝,目前全村人均有林果地0.6畝。

氣候與物產經濟

莊內村地處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20.4度,年降水量1264毫米。由於全村處處林果鬱鬱蒼蒼,生態環境優越,確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村民主要從事採石、建築、經商、辦廠、辦公司等行業,全村2009年度人均純收入6750元。

域內設施

有莊內國小,莊內幼稚園,村衛生所,老年人活動中心,燈光球場等文化娛樂設施,另外域內還有一座集佛、儒、道三教為一體的葛山寺廟。據記載,葛山寺始建於唐末宋初年代,並經明代和近代多次重修,現已具相當規模,寺廟日常香火興旺,此寺廟也屬旅遊勝地,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下級組織

下轄:莊內、亭仔2個自然村,有9個村民小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