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優148

在長江中下游作雙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12.5天,比對照金優207遲熟1.4天。 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4.51公斤,比對照金優207減產2.00%。 2.移栽:秧齡30天以內,栽插規格為13.3厘米×20厘米,每畝插2.5萬穴,每穴2粒穀苗,每畝插足12萬~15萬基本苗。

審定編號

國審稻2006049

選育單位

湖北荊楚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親本來源

荊楚814A×R148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在長江中下游作雙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12.5天,比對照金優207遲熟1.4天。株型適中,葉色濃綠,葉姿挺直,每畝有效穗數21.0萬穗,株高100.0厘米,穗長22.8厘米,每穗總粒數124.6粒,結實率80.8%,千粒重25.9克。抗性:稻瘟病平均6.8級,最高9級;白葉枯病5級;褐飛虱5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3.9%,長寬比3.0,堊白粒率28%,堊白度2.5%,膠稠度76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5.6%,達到國家《優質稻穀》標準3級。

產量表現

2003年參加長江中下游晚秈早熟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10.57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1.18%(不顯著);2004年續試,平均畝產506.37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0.04%(不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08.47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0.61%。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4.51公斤,比對照金優207減產2.00%。

栽培技術要點

1.育秧:根據各地雙季晚秈生產季節適時播種,每畝秧田播種量9~10公斤,每畝大田用種量1.5公斤。2.移栽:秧齡30天以內,栽插規格為13.3厘米×20厘米,每畝插2.5萬穴,每穴2粒穀苗,每畝插足12萬~15萬基本苗。3.肥水管理:每畝施純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 6公斤、氧化鉀9公斤,磷鉀肥作基肥,氮肥70%作基肥、30%作追肥,堅持基肥足、追肥早的施肥原則。合理管水,做到寸水返青,及時曬田,有水孕穗,乾濕壯籽,後期不過早斷水。4.病蟲防治: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螟蟲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米質優,產量中等,中感白葉枯病,高感稻瘟病。適宜在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沿江以南的稻瘟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晚稻種植。

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706號)

備註

2006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