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記

《荊州記》是南朝宋的盛弘之的作品。

《荊州記》的作者是南朝宋的盛弘之。此書南北朝齊、梁、西魏間著述中頗見注稱,唐、宋地理典籍中尤多徵引。然是書亡佚既久,盛弘之生平行狀亦不可考。唯《隋書· 經籍志》云: “ 《荊 州記》三卷,宋臨川王侍郎盛弘之撰” 。清曹 元忠據《宋書· 州郡 志》比照《荊州記》,認定成書時間當在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 年 ) 左 右,[1] 大致不誤。大約在 唐宋間即已散佚。宋初《太平御覽》徵引此書最詳。清人輯錄佚文,有曹元忠《漢唐地理書鈔》輯本,及善化陳運溶《荊湘地記》輯本,並分為三卷。然所謂諸條恆多稗販,多有並非出自盛弘之《荊州記》者,需加詳審。是書之價值,在於補證《晉書· 地理志》及《宋書 · 州郡志》之記載,而於 山川景物、風俗掌故之描述,則殊非二志所能比,於研究荊楚史地大有助益。除盛弘之《荊州記》 外,此一時期內以《荊州記》為名者還有如下五種: (1) 晉范汪《荊州記》。范汪,字玄平,穎川人,歷吏部尚書、徐兗二州刺史。《晉書》有傳。《初學記》、《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北堂書鈔》諸書多有稱引。今有《漢唐地理書鈔》及《荊湘地記》輯本。(2) 宋庾仲雍《荊州 記》。《文選》注、《藝文類聚》、《北堂書鈔》、《太平寰宇記》等有徵引。今有清人《荊湘地記》輯本。(3) 宋郭仲產《荊州 記》。《唐書· 藝文 志》謂為2 卷。據唐余知 古《諸宮舊事》,郭仲產為南郡王從事,宅在江陵枇杷寺南,元嘉末起齋屋,以竹為緬,竹遂漸生枝葉,仲產以為吉祥。俄而預義宣之謀被誅焉。按:南郡王反事在孝武帝孝建元年(454 年 ) ,據此則仲產是元嘉 孝建間人。今存清人王氏《漢唐地理書鈔》及《荊湘地記》輯本。(4) 劉澄之《荊州 記》。劉澄之蓋宋齊間人,初官宋,後官齊。另著有《永初山川古今記》、《揚州記》、《江州記》等。有清人《漢唐地理書鈔》與《荊湘地記》輯本。(5) 佚名《荊州記》。 陳運溶《荊湘地記》輯本以各書所引而未注著者輯為一類,題為佚名《荊州記》。頗疑所輯諸條則上述五書之末註明者,不當別為一書,錄此以備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