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芥[漢語詞語]

草芥[漢語詞語]

草芥,指路邊乾枯的小草,枯草的一段。比喻不足珍惜的無價值的東西。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草芥草芥
[worthless;be mere nothing]路邊乾枯的小草,枯草的一段。比喻不足珍惜的無價值的東西。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宋· 蘇洵《六國論》視若草芥

詞語出自

1.亦作“草介”。草和芥。常用以比喻輕賤。
①《孟子·離婁上》:“視天下悅而歸己,猶草芥也,惟舜為然。”
②《舊唐書·良吏傳下·倪若水》:“草芥賤命,常欲殺身以効忠;葵藿微心,常願隳肝以報主。”
③元宮天挺《七里灘》第四折:“九經三史文書冊,壓著一千場國破山河改。富貴榮華,草介塵埃。”
④《三國演義》第五回:“關外諸侯,布視之如草芥。”
毛澤東論持久戰》一一九:“亡國論者看敵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勝論者看敵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這些都是錯誤的。”
⑥明施耐庵《水滸》第六十一回《吳用智賺玉麒麟張順夜鬧金沙渡》我看他如同草芥,兀自要去待地捉他,把日前學成武藝顯揚於天下,也算個男子大丈夫。
2.像草芥一樣對待。多指殺戮。
①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一經兵亂,不肖之人,妄相促迫,草芥其民。”
②元劉壎《隱居通議·經史二》:“丘墟其宗社,草芥其臣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