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腐菌

草腐菌

草腐菌,是生長在腐熟堆肥及腐爛草堆上的一類食用菌,靠分解吸收糞草中的有機質作為主要營養來源,可利用農作物秸桿和禽畜糞便,經堆制發酵後栽培,這類食用菌稱為草腐菌。

概述

是以吸收禾草秸稈(如稻草、麥草)等腐草中的有機質作為主要營養來源的菌類,草腐菌所需栽培主要原料為作物秸稈,以及禾木科秸稈原料,草腐菌生產的本身無需消耗林木資源。

草腐菌的培養草腐菌的培養

分類

草腐菌類主要有雙孢蘑菇、高溫蘑菇、棕色蘑菇、姬松茸、草菇和雞腿蘑等。像白靈菇、杏鮑菇、草菇、雙孢菇、雞腿菇等,屬於草腐菌類;草腐菌絲生長適宜的碳源為蔗糖葡萄糖,以及經發酵腐熟的農作物秸稈、家畜禽糞,以及其他木腐菌利用後的菌渣;氮源為蛋白腖、酵母粉、麩皮、玉米粉和米糠等。
另一種是以木材為主要營養源的菌類,稱為木腐菌,如香菇、木耳平菇靈芝猴頭菇等。其實,有些木腐菌草腐菌之間並無明顯界限,如木腐菌中的香菇、平菇等也能利用秸稈為主料栽培;而有些草腐菌也能吸收利用木屑產生的營養,如姬松茸、雞腿菇等就屬這一類。因此,木腐菌草腐菌的概念是相對而言的。

培養

草腐菌,中低溫性菇類,我國北方地區氣候比較適合其生長,具有很大發展潛力。

養料:

合理的養料配方是獲得高產的一個重要條件。雙孢菇是一種腐生菌,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配料時,在作物秸稈(麥秸草、稻草)中除加入適量的農家糞(如牛、羊、馬、豬、雞和人糞尿等),還須加入適量的氮、磷、鉀、鈣、硫等無機養分。溫度:雙孢菇菌絲體生長溫度範圍為4-32℃,最適溫度為22-25℃;子實體生長溫度範圍為5-25℃,最適溫度為14-18℃。

濕度:

培養料的含水量以60%左右為宜,覆土的含水量為16-20%。菌絲體生長階段的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之間,子實體生長階段的空氣相對濕度為85-95%,過乾或過濕的環境對菌絲體生長都不利。酸鹼度(pH):雙孢菇生長環境宜偏鹼性,偏酸對菌絲體和子實體生長都不利,而且容易產生雜菌。菌絲生長的pH值範圍是5-8,最適為7-8,進棚前培養料的pH值應調至7.5-8,土粒的pH值應在8-8.5之間。每採收完一期菇後噴施加入少許石灰的石灰水用來保持pH值和抑制雜菌滋生。空氣:雙孢菇是一種好氣性真菌,因此要有良好的通風環境。

光照:

雙孢菇的菌絲體和子實體均不需光照,在一般散射光的條件下可以生長,但不能強光照射。子實體在陰暗的環境下長得潔白、肥大,若光線太強,長出的子實體表面硬化且容易畸形,導致商品價值差而產生損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