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氣候

草原氣候

草原氣候是指草原地區的氣候。具有半乾旱至乾旱的大陸性氣候特點,為荒漠氣候與森林氣候之間的過渡類型,環繞荒漠氣候區分布。

基本信息

簡介

草原氣候草原氣候
草原氣候具有半乾旱至乾旱的大陸性氣候特徵的氣候。為荒漠氣候森林氣候之間的過渡類型。相當於柯本氣候分類中的BS氣候。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的溫帶地區,南美大陸的亞熱帶地區,呈馬蹄形環繞荒漠氣候區。
不同地區的草原氣候特徵有差異。離荒漠近的乾草原(或低草草原)溫度變化大,降水少,植被(草本)也稀疏矮小;離森林近的濕草原(或高草草原)溫度變化小,降水多,植被(草本)稠密高大。低緯度荒漠外圍的熱草原,最冷月平均溫度在0℃以上。朝向赤道一側的熱草原在夏季受熱帶輻合氣流影響,降水多在夏季;朝向中緯度一側的熱草原在冬季受溫帶氣鏇影響,降水多在冬季。中緯度荒漠周圍的冷草原,最冷月平均溫度在0℃以下。

概述

草原氣候溫帶草原氣候

名稱:草原氣候

英文名:grasslandclimate

主題詞或關鍵字:地球科學

欄目關鍵字:科普知識

蔚藍天空,碧野千里;牛羊成群,駿馬賓士……這些草原地區特有的自然景色,是在特定氣候條件下形成的。世界各地草原氣候的分布很廣,在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蒙古境內,中亞地區和歐洲南部,北美洲落基山脈以東的美國西部地區均有分布。

草原氣候屬於沙漠氣候和濕潤氣候之間的過渡性氣候。其特徵是降雨量偏少,以夏季陣性降雨為主,氣候乾燥,高大的樹木無法生長。草原地區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短促,氣溫不很高。但全年的日照時間較長,擁有較好的熱量條件,適於牧草的生長。

由於全年降水量分配不均勻,冬季和春季常發生乾旱現象,這對春天播種和牧草的萌芽、生長均有不利影響。到了夏季,雨量集中,日照充分,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水分和熱量條件可同時得到滿足,因而盛夏七八月份是草原的黃金季節,水美草肥,牛羊成群,莊稼茂盛,遼闊的大草原在微風的吹動下,宛如大海的波濤,景色十分迷人。

到了冬天,低溫、大風席捲草原,常常造成風雪災害,尤其是對牧畜的安全越冬影響很大。

分類

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沙漠氣候與濕潤氣候之間的過渡性氣候帶,其位置常呈馬蹄形環繞著沙漠氣候區。草原氣候的降水量比沙漠氣候區多,但仍不足以生長樹木。

可分為:

(1)熱草原氣候,分布在低緯度熱帶沙漠的外圍,最冷月份的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

(2)冷草原氣候,位於中高緯度地區,最冷月的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

世界之最

草原氣候草原氣候
世界氣候之最最熱的地方西澳大利亞的溫得姆,1946年中333天氣溫是32℃最冷的地方南極洲的冷極,可達零下90℃最乾燥的地方智利卡拉馬附近的迪西托德阿塔卡馬1970年前後,年降雨量平均不到1毫米最多雨的地方美國夏威夷州考愛島的威阿利山,每年雨天達350天最長的日照撒哈拉沙漠東部,全年日照達97%,在4300小時以上最短的日照北極漫長的冬季,連續186天不見陽光。

特點分布

草原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草原氣候也是一種大陸性氣候,是森林到沙漠的過度地帶。氣候呈乾旱半乾旱狀況,土壤水分僅能供草本植物及耐旱作物生長。溫帶草原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多數地方是200~3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75%。氣溫冬冷夏熱。我國溫帶摹夏季各月平均溫度都在20℃以上,而冬季各月平均溫度都在-5℃以下;年較差都在30℃以上。溫帶草原多豆科植物,是很好的放牧區。
熱帶草原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兩側。全年氣溫較高,最冷月在16~18℃以上,最熱月出現在雨季到來之前,氣溫約26~28℃,有明顯的乾濕季。靠近赤道氣候帶的一側,濕季長,乾季短;靠近熱帶沙漠的一側,濕季短,乾季長。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濕季。因為氣溫高,蒸發大,雨水僅能供應草本植物生長,也散生著短生喬木,所以也稱為熱帶稀樹草原。在濕季,氣溫高,濕度大,草木蔥鬱,但是一到乾季,草木凋落,一片枯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