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條木

茶條木

茶條木(學名Delavaya toxocarpa Franch.),又名茶條牙、茶條子、麻良子、茶條木、茶條樹。為植物界無患子目茶條木屬,產自雲南,貴州,廣西,河南,江西,廣東,福建,台灣。可用來製作肥皂和潤滑油。

基本信息

所屬卷

Delavaya Franch.

所屬科

Sapindaceae

中文名

茶條木

其它中文名

黑槍桿(文山)、雞腰子果、打油果、三麻子果(祿勸)、橧果、米椿樹、米麻(廣西),“嘜壯”(廣西壯族語)。

文獻來源

Delavaya yunnanensis Franch, (1889)* ; H. - M. (1933)(sphalmate Delavayi); Radlk. in Engl. (1934); Chun (1940); How et Ho (1955); 中國經濟植物志 (1961)* ;" 圖鑑 " (1972)* .
Delavaya toxocarpa Franch. (1886)(nom. impropr. , ex auct. ); Hu (1929); 陳嶸(1937)*.

描述欄位

灌木,高2—20米;小枝圓柱狀,紅褐色,無毛。羽狀三小葉,葉柄長3—5厘米;小葉薄革質,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5厘米,寬2.5—5厘米,側生小葉較小,先端長漸尖,基部短尖或漸狹,邊緣具整齊鈍齒,齒略內曲,兩面無毛,表面具光澤,側脈10—23對,近直角展開,側脈和網脈兩面隆起;頂生小葉柄長6—10毫米,側生小葉柄長2—3毫米或近無柄。圓錐花序長6—12厘米,近無毛;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被微伏毛;花大,白色或粉紅色,芳香,徑約8毫米;花柄纖細,長4—7毫米,被毛;萼片圓形或倒卵形,內凹,長約3—5毫米,無毛;花瓣長圓形或卵圓形,長4—8毫米,無毛;花盤無毛;子房被灰白色微伏毛。蒴果長2.5毫米,寬3.5毫米,紫紅色,無毛;種子黑色,具光澤。花期4—6月,果期6—10月。

分布及生境

產金沙江、紅河及南盤江河谷地區;生於海拔1000—2000米的山坡、溝谷及溪邊密林中,有些地區為第二層主要喬木。我國廣西西南部亦有。模式標本采於賓川大坪子。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種子油可制肥皂,作潤滑油,廣西用以潤發,謂可治頭虱,雲南用以治疥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