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吉丁蟲

茶吉丁蟲

茶吉丁蟲--屬於鞘翅目吉丁蟲科,其體長8~11 mm。頭小,兩複眼間頭頂處明顯凹陷,赤色。觸角黑色,鋸齒狀。

基本信息

茶吉丁蟲多為害4年生以上的茶樹,不同品種間受害程度有差異。

分類地位

鞘翅目吉丁蟲科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8~11 mm。頭小,兩複眼間頭頂處明顯凹陷,赤色。觸角黑色,鋸齒狀。前胸

茶吉丁蟲茶吉丁蟲
背板在距前緣2/3處有一橫走的凹陷,凹陷前前胸背板赤色,凹陷後青灰色。鞘翅近基部青藍色,前緣中央近基部有~金色斑塊,其周緣暗色。
幼蟲 體長20 mm左右,瘦長扁平,乳白色。前胸膨大,背板骨化,黃色,中央有1個似“八”字形棕色線紋。腹部各節間縊縮明顯,末節後半部骨化,黃色,其端末有1對黑褐色突起。胸、腹足均退化。

地理分布

分布於福建、安徽、江西、湖南等省。

發生規律

福建1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被害枝幹內越冬。成蟲翌年5月中旬開始產卵,6月中旬幼蟲開始孵化。成蟲取食葉片,具假死性,卵多產在枝幹粗糙處或裂縫內,每處產卵1粒。幼蟲孵化後蛀入皮層,一般向上盤鏇蛀食,也有個別向下蛀食。被害初期的枝幹,由於養分輸送受阻,上部芽葉逐漸萎縮發黃,到冬季上部葉片則呈現古銅色。隨著幼蟲長大,蛀道不斷擴展。一般以10~20 mm枝幹受害較重。直到次年1月幼蟲鑽入木質部為害。老熟幼蟲即在木質部內化蛹。被害枝條次年表皮隆起,形如藤蔓纏繞。

防治方法

在1-4月剪除蟲枝,5、6月成蟲盛發期可噴施2.5%溴氰菊酯乳油1000一2000倍液或2.5%聯苯菊酯(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