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精品系列:茶味的初相+茶21席

茶事精品系列:茶味的初相+茶21席

《茶事精品系列:茶味的初相+茶21席》是2013年5月1日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古武南。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茶事精品系列(茶味的初相+茶21席)(套裝共2冊)》內容簡介:《茶味的初相》是李曙韻茶事美學首部曲,作者用茶人的第三隻眼看茶、看人、看世界。從器物層面:茶席的設計,壺、碗、盅、杯、水方、茶巾、茶匙、茶帖、茶布包,茶之花,乃至茶湯本身;從技術的層面:如何行茶、如何分茶、如何碗泡、如何傳杯、如何清壺;從人的層面:茶友、茶書院的同學們,設計各種茶具、茶器的陶藝家們,最後到茶人的養成……李曙韻帶我們從容走入茶的世界,體味茶自身的美與溫度,品讀茶所維繫的那一份人情。當《茶味的初相》引起購書熱潮,“人澹如菊茶書院”門庭若市時,作為“大師兄”的古武南坐不住了,因為屬於茶人的精彩太多太多了,可以為人知、應該為人知的事情也太多了。於是,在《茶味的初相》作者、“人澹如菊茶書院”老師、享有國際盛名的茶人李曙韻的支持下,古武南發出了21封徵稿信,請同學們講講自己種茶、買茶、賣茶、喝茶、品茶、學茶、習茶、戀茶、研究茶的心得、體會、感想、反思。於是,一群有想法的人聚在一起做有趣的事情、寫有意思的文章,就成了這本書——《茶21席》。除了字字珠璣的文章,精美的配圖也是本套書的一大亮點。著名攝影人蔡永和、廖素金拍攝的精美圖片,展現了茶人發自內心的笑顏,茶具穿越千年的靜美,茶席不動聲色的魅力……

《茶事精品系列(茶味的初相+茶21席)(套裝共2冊)》編輯推薦:《茶味的初相》與《茶21席》堪稱姊妹篇,它們都通過展現茶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引導忙碌於都市生活的我們去品味真正的文化,並從中品出意境,以從容、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我們企圖逃離的現實狀況,從而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茶味的初相》與《茶21席位》都收錄了大量精美圖片,且圖片皆為著名攝影師親自拍攝,與文字一起,營造靜心、修心的氣氛!此外,《茶事精品系列(茶味的初相+茶21席)(套裝共2冊)》還得到台灣商務印書館總編輯方鵬程、以及多位文化名人如陳文茜、黃永松等的大力推薦!

作者簡介

李曙韻,人澹如菊茶書院創辦者,第十屆台北文化獎得主,同時也是一個事茶人,以文字書寫茶之美、茶之境,以生命體悟茶之味、茶之髓。李曙韻女士來自新加坡,18歲前父親栽培她當鋼琴家,她卻只想躲在琴腳下作畫。21歲與茶結緣,一心嚮往宋明文人閒情逸緻的她來到台灣,隨身的三大袋行囊中,有四套不同版本的《紅樓夢》、數把朱泥壺以及各色武夷岩茶。她在台灣茶界辛勤耕耘二十餘年,一手創立“人澹如菊”茶書院。茶書院取名自唐代詩人司空圖名句“落華無言,人澹如菊”,代表了她在茶藝、茶道上的嚮往。在回溯、追尋、繼承傳統茶道的同時,她和茶書院同仁又開創性地舉辦了“茶禁·禁茶”、“秋來耽晚菊”、“白色茶會”、“茶賞六月春”、“茶閒梅花落”、“竹外一室香”、“二十四節氣與台灣烏龍”、“飲·影·隱”、“燈夕茶會”等多次茶會,這些茶會成功整合了王心心的南管、游麗玉的古琴、中華花藝的造境藝術、楚戈的畫、董陽孜的書法、洪麗芬與鄭惠中的服裝、曾昭旭及其他文人的文學吟唱,成為21世紀初台灣茶文化獨步世界的劇場表現形式。現今,作者已經來到北京,開設晚香茶室,開啟又一段茶之旅。
攝影蔡永和,1984成立個人攝影工作室,以鮮明個人風格投入台北人像攝影界,並為多家雜誌擔任特約攝影工作;1993於爵士藝廊舉行首次攝影個展——《異塵》並出版同名攝影集;2003於宜蘭誠品書店舉辦“城市閱讀影像”攝影個展;2008台北天棚畫廊“步移光影”影像個展;目前專職影像創作及攝影美學教學,潛修生活茶道。
古武南,生於台灣新竹客家人聚集的北埔,曾做過西服店裁縫、服裝設計師、服飾店老闆,現在是北埔文化工作室負責人、“水井”茶室主人、古蹟解說員,2009年台灣故宮博物院茶室展演空間設計師兼茶藝示範講師,2011年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雙年展“春德的盛宴”事茶人。“在台北當服裝設計師,有房子在天母、開進口名車,每天穿得漂漂亮亮、喝酒玩樂,全身上下都是進口名牌,其實,都是在表演給別人看。然而人生需要的很少、想要的很多,我擁有的都是想要的,卻不是需要的,我問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我不過就是要沒人管我的日子,就回北埔了。”回到北埔的古武南,租借有九十多年歷史的日式老建築,攜同妻子、妹妹、妹夫,花費一年功夫整理原本破舊髒亂的老屋,拆除破壞景觀的後續建築,修補毀損部分,極力將古宅恢復成原貌,這讓他花了差不多有300萬元。最終“水井”茶室現身於世人面前。在這裡你可以喝到獨特的涼水井茶,這種茶採用北埔所產的東方美人茶,以冷水沖泡整整十個小時,入喉冰冷而甜香,極具特色。北埔的老制茶人劉家龍老先生是古武南的舅公,後來古武南自己又北上學茶,在台北人澹如菊茶書院追隨李曙韻老師,在老師的啟發下,聯絡茶書院的同學,以文字的形式記下習茶、學茶的心得與感想,共同分享與參悟,於是有了這一本《茶21席》。
攝影師:廖素金,設計師,用鏡頭記錄茶人生活點滴、茶具難掩魅力、茶席特有張力。同時,也是一個茶具製造者,美國第一家庭歐巴馬家的白色茶具即出自其手。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21個茶人,很多都從別的途徑聽說過、了解過,原來在他們成功的背後是茶的芬芳。
——台灣《旺報》
生命的精彩藉由茶來演繹得如此淋漓盡致,讓我們這些平凡的人徒生羨慕之心。也許與茶結伴,才是紅塵最美的修行。
——台灣《聯合報》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一份好的心境並不昂貴,很多時候,一則銹跡斑斑的茶匙,一方透著婉約與古樸之美的茶席,三五好友散座,一縷茶煙裊娜,就足夠了……時間靜靜流淌,甘願沉浸在這樣的時刻。
——香港《文匯報》
茶是有生命的,但只有懂它的人才能看到茶的生命,珍惜茶的生命。這本書中的二十幾個人就都是這樣懂茶的人。因為這份懂得,自身的生命也得到了提升。
——香港《經濟日報》

名人推薦

茶真是令人驚訝又感動,茶對人的故事如此精彩,站在圈圈外,卻由這本書讓我也能進入茶的世界,猶如茶的一份子。
——台灣房屋首席總經理 彭培業
天南地北的不同,卻因茶而聚。不同的茶人用不同視角拼貼出一本不落俗套,值得細讀的習茶體悟。
——廣告導演 李幼喬
透過此書中二十一則“人澹如菊”事茶人的切身故事、心路分享,得以窺見習茶殿堂之奧妙及茶文化與新世代茶人交會所衍生之趣味。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講師 陸正宇

圖書目錄

《茶味的初相》目錄:
推薦文——
曾昭旭 你最好不要想了解曙韻
詹勛華自然禪事禪靜
茶人的第三隻眼
茶人的素養
茶席的元素
燒水壺和爐爐

壺承
蓋碗
茶碗
茶盅
飲杯與聞香杯
杯籠
杯托
水方
茶巾
茶席巾
茶則與茶匙
茶倉
茶帖
茶布包
茶棚
茶湯之序
茶湯
茶之花
茶煙
給十六席同學
我的陶藝家朋友們們
一甲子的風華

山居茶事
水解身體之需,茶治心靈之渴
人澹如菊茶事記事
作者後記
《茶21席》目錄:
緣起茶書院
導讀茶侶
穀雨閒情陳麗珍
茶與樂的交融陳麗英
每次茶湯的美好都會在心裡呂宜家
好茶名器邵淑芬
我們因此相遇賴俊竹
感謝茶一路走來對我的守護李如華
茶盞的千年孤寂郭國文
心甘情願地留級一百年廖素金
常常覺得茶書院像一個道場林筱如
整個世界只剩我和茶程婉儀
點點滴滴的記憶勾勒出習茶的我蔣蕙蘭
跟隨黃珍梅
茶把許久未見的同學又聚在一起林千弘
專注放鬆轉壺蓋溫萍英
一位茶農的有機路謝瑞隆
習茶的強迫症史浩霖
白毫烏龍的相遇吳玲禎
記憶中幸福的味道任政林
千把壺萬片葉貝勒爺郭永信
初識茶的旅途陳玉琳
潔淨的山茶古武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