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膏

茯苓膏

茯苓膏,是將茯苓蒸熟後和以牛乳,再用微火煮成膏,是古代宮中的保健食品。茯苓膏可以涵養脾胃,

基本信息

茯苓膏簡介

茯苓膏 茯苓膏

茯苓膏做法

材料:茯苓500克,煉蜜1000克

做法及效果:將茯苓研成細末,加入蜜拌和均勻,用文火熬成膏狀,裝入瓷罐備用。每次溫開水沖服10克,1日2次。能健脾滲濕,減肥防癌。適用於老年性浮腫、肥胖症和癌症的預防。

龜苓膏其實是龜板和土茯苓熬制而成,所以叫龜苓膏。

龜苓膏具有清熱去濕及解毒作用,能清除體內的濕毒,對敏感濕疹、暗瘡、生癬等均有幫助。

書籍記載

摘錄自《千金》卷六。

千金處方

茯苓膏 茯苓膏

【處方】豬蹄2具(治如食法),白粱米1斗(洗令淨,2味以水5斗,合煮豬蹄爛,取清汁3斗,用煮後藥),白茯苓5兩,商陸5兩,萎蕤1兩,白芷2兩,藁本2兩。

【製法】上㕮咀,以前藥汁3斗,並研桃人1升,合煮,取1斗5升,去滓。瓷瓶貯之,納甘松、零陵香末各1兩人膏中,攪令勻,綿幕之。

【功能主治】令皮膚悅澤白潤。主面多(黑乾) (黑曾)及手皴。

【用法用量】每夜用塗手面。

摘錄自《千金》卷二十七

【別名】仙方凝靈膏、凝靈膏、神仙茯苓膏、辟穀凝靈膏

【處方】茯苓(淨,去皮)、松脂24斤,松子仁12斤,柏子仁12斤。

【製法】上藥皆依法煉之。松、柏仁不煉,搗篩,白蜜2斗4升,納銅器中湯上,微火煎1日1夕,次第下藥,攪令相得,微火煎7日7夜止,為丸如小棗大。

【功能主治】輕身明目,不老。發白更黑,齒落重生,延年益壽。

摘錄自《攝生眾妙方》卷二

攝生眾妙方

【處方】大白茯苓不拘多少。

【製法】上為細末,用水漂去浮者,漂時先令少用水,如和面之狀,全藥濕方入水漂澄,取下沉者,以淨布扭去水,曬乾,再為末,再漂再曬,凡3次,復為細末。每末1斤,拌好白蜜2斤令勻,貯長瓷瓶內,籜皮封口置鍋內,桑柴火懸胎煮盡1日,抵晚連瓶坐埋五穀內,次早倒出,以舊在上者裝瓶下,舊在下者裝瓶上,再煮再入五穀內,凡3日夜,次早取出,埋淨土中7日,出火毒。

【功能主治】痰火。

【用法用量】每早、晚用3-4匙噙嚼,少時以白湯下。

摘錄自《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景岳全書處方

【處方】當歸3錢,白蒺藜3錢,羌活3錢,生地3錢,熟地3錢,甘草(去皮)3錢,連翹3錢,木通3錢,士茯苓半斤。

【製法】上為粗末,用水5-6碗,熬將半,用絹濾去滓,再熬成膏,晾冷。

【功能主治】楊梅瘡,瘋毒。

【用法用量】每服1大酒鍾,日3次。輕者5-6料,重者10料痊癒。

【注意】熬藥須用砂鍋,忌房事、雞、魚、牛肉、椒醋發物。

論養茯苓膏

主要食材

雲茯苓、淮山藥、薏苡仁、白蓮子、廣陳皮、雞內金等。

歷史淵源

茯苓(Fú Líng)出自《神農本草經》。《別錄》: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陰乾。陶弘景:茯苓今出郁州。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細皺,內堅白,形如鳥獸龜鱉者良。其有銜松根對度者,為茯神,是其次茯苓後結一塊也。為療既同,用之亦應無嫌。  茯苓,東漢名醫張仲景即入藥治病,唐朝孫思邈熬茯苓膏,以延年益壽,輕身明目,年輕不老。清朝御膳房為慈禧太后健脾開胃特製的茯苓夾餅,現已成為譽滿全球的北京名吃。

傳說

相傳,康熙皇帝年幼時患過天花,可是痊癒後,不僅臉上留下了幾顆淺淺的麻子,身體也十分虛弱,吃的東西難以消化,經常腹瀉,四肢倦怠,懶於言語。順治帝見此十分著急,親自召見太醫院官員,討論如何調理“小主子”的身體。

御醫們幾經研究,認為茯苓利水滲濕、補脾寧心、平火止瀉、開心益氣,久服還可延年。於是提議用茯苓為小主進行調理,此提議馬上得到了院使和順治帝的同意。

但是由於小主患天花期間,藥吃得太多了,所以不願再吃苦藥。御醫們會診後認為食療為上策,用藥是下策,於是,御醫和御廚們開始共同研究如何用茯苓做成食療佳品。

幾經研究試製,最後製成“茯苓膏”,且小康熙很喜歡吃這種風味獨特的點心,不久便臉色紅潤,開始讀書習武。後來,“茯苓膏”還成了很有名的宮廷食品。

配料

配料: 論養茯苓膏,由知名中醫與資深藥師逐一精選雲茯苓、淮山藥、薏苡仁、白蓮子、廣陳皮等具有健脾養胃功能的純正藥食同源品,秘方配製而成;  膏滋完全遵循傳統古法,精工秘制,蜜煉而成;膏成之後,經專供北京奧運會的中國最先進的食品車間分裝、滅菌、檢驗、質控,潔淨衛生,食用方便;  膏滋有100%天然食材製成,絕不含任何化學防腐劑;  膏中或有少量固形物,為天然食材的粗纖維,益於效用,不影響食用。

食用方法

食用方法:開袋後直接食用,亦可以150ml開水沖調攪勻後飲用

最佳食用時間:九點到十一點,此時脾氣主運,益於補脾養胃

食養特點

食養特點:涵養脾胃

適用範圍

茯苓膏 茯苓膏

適用範圍:吃飯不香或不思飲食,食後腹脹者;不耐寒涼油膩,自幼脾胃虛弱,經常腹瀉者;營養不良,疲乏倦怠,面色萎黃者;稍有觸碰,容易出血者;肌肉、口腔、嘴唇等不舒適者;過度甘味、思慮憂愁時;長夏、潮濕的時令季節。

中藥方劑之茯苓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茯苓丸
茯苓飲
茯苓糕
茯苓白朮湯
茯苓粉
茯苓麻黃湯
茯苓蘇
茯苓菊花浸酒
茯苓造化糕
茯苓酥
茯苓陷胸湯
茯苓面
茯苓黃連丸
茯苓桂枝湯
茯苓煎
茯苓燥濕湯
茯苓甘草湯
茯苓人參散
茯神丸
茯神煮散
茯神飲
茯苓白朮散
茯苓前胡湯
茯苓四逆湯
茯苓川芎湯
茯苓生化湯
茯苓補心湯
茯苓調中散
茯苓調血湯
茯苓貝母湯
茯苓車前子粥
茯苓車前子飲
茯菟圓
茯苓酒
茯菟散
茯苓鍾乳丸
茯苓鉤藤湯
茯苓飲子
茯苓黃耆湯
茯苓皮湯
茯苓木通湯
茯苓術散
茯苓杏仁煎
茯苓杏仁甘草湯
茯苓梔子散
茯苓梔子茵陳湯
茯苓桂枝參甘耆附麻黃湯
茯苓石脂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茯苓桂枝甘草生薑浮萍湯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茯苓椒目丸
茯苓橘皮杏仁湯
茯苓正氣散
茯苓湯
茯苓澤瀉湯
茯苓消氣丸
茯苓滲濕湯
茯苓石膏湯
茯苓煮散
茯苓煮雞肝
茯苓餅子
茯苓豬腎湯
茯苓理中湯
茯苓琥珀丸
茯苓琥珀散
茯苓琥珀湯
茯苓粥
茯苓甘露飲
茯苓五皮散
茯蓮散
茯苓佐經湯
茯苓六合湯
茯苓內托散
茯歸煎
茯苓膏
茯神丹
茯神四逆湯
茯神散
茯神湯
茯蓮煎
茯神粥
茯神膏
茯神補心湯
茯神遠志丸
茯神酸棗仁湯
茯神鎮驚湯
茯苓蘇子丸
茯神麥冬湯
茯神黃耆湯
茯苓茱萸丸
茯苓丹
茯苓二陳湯
茯苓五味丸
茯苓分氣飲
茯苓利膈湯
茯菟丸
茯苓升麻湯
茯苓半夏丸
茯苓半夏湯
茯苓厚朴湯
茯苓參甘厚朴湯
茯苓四逆加半夏湯
茯苓四逆加石脂湯
茯苓菖蒲丸
茯苓圓
茯苓地黃湯
茯苓大棗粥
茯苓大黃湯
茯苓天麻湯
茯苓安心湯
茯苓安肝定精神丸
茯苓導水湯
茯苓小澤瀉湯
茯苓菟絲丸
茯苓建中湯
茯苓開胃散
茯苓戎鹽湯
茯苓散
茯苓蠲暑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