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牡丹雞

茯苓牡丹雞

茯苓牡丹雞是一道美食,主要原料有雞胸肉,冬瓜、茯苓粉,調料鹽、料酒、雞精、胡椒粉、山楂汁、檸檬汁、澱粉等。特點是造型獨特,脆嫩鮮香。

製作方法

方法一

主料:雞胸肉
輔料冬瓜、茯苓粉
調料:鹽、料酒、雞精、胡椒粉、山楂汁、檸檬汁、澱粉
烹製方法
1、將雞胸肉斜刀切成片,加料酒、鹽、胡椒粉、雞精拌勻,再加水澱粉抓勻,乾澱粉中加少許茯苓粉拌勻,放入雞肉裹勻後入油鍋炸至金黃取出;
2、將冬瓜雕成樹葉形狀,擺盤,炸好的雞肉放冬瓜旁邊,擺成牡丹花的形狀,燒少許山楂汁和檸檬汁分別澆在雞肉上即成。

特點
:造型獨特,脆嫩鮮香。

方法二

材料:
雞胸肉300克,冬瓜100克,茯苓粉50克,精鹽1匙,料酒1匙,雞精1小匙,胡椒粉1/2匙,山楂汁50克,檸檬汁50克,澱粉100克,植物油2000克(實耗60克)。
做法
①將雞胸肉斜刀切成片,加料酒、精鹽、胡椒粉、雞精拌勻,再加水澱粉抓勻,乾澱粉中加少許茯苓粉拌勻,放入雞肉裹勻後入油鍋炸至金黃取出;②將冬瓜雕成樹葉形狀,擺盤,炸好的雞肉放冬瓜旁邊,擺成牡丹花的形狀,燒少許山楂汁和檸檬汁分別澆在雞肉上即成。
功效
雞胸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以強化黏膜,預防細菌感染,經常食用可調養腸胃,預防動脈硬化,並能起到減肥的功效。

茯苓的功效、簡介

中藥來源

本品始載於《本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菌核。多寄生於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野生或培植,主產於雲南省、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等地。
7~9月份採挖。堆置‘發汗’後攤開曬乾,再行‘發汗’、晾乾,如此反覆3~4次,最後晾至全乾。生用。

中藥規格

商品過去由於加工不同有個苓、大楝苓、小楝苓、上平片、中平片、天字片、包片等數十種,現在已按實際套用情況簡化,只分茯苓個、茯苓塊、赤茯苓。除茯苓皮外,個、塊均分為一、二等級和統裝。茯苓個以體重、堅實、外皮色棕褐、無裂隙、斷面色白細膩,嚼之粘性強者為佳;茯苓皮以外皮黑褐色、內面灰白色、體軟、質松、略具彈性者為佳;茯苓塊以塊狀不碎,色潔白者為佳。以雲南省的產品最著。

藥材性狀

1.茯苓個
呈類球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顯的皺縮紋理。體重、質堅實,斷面顆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層淡棕色,內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無臭、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皮
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狀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內面色白色或淡棕色。質較鬆軟,略具彈性。
3.茯苓塊
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呈塊片狀,大小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 成 分 〗:茯苓含茯苓聚糖、茯苓酸、蛋白質、脂肪、卵磷脂、膽鹼、組胺酸、麥角固醇等。

藥理作用

茯苓具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鉀、鈉、氯等電解質的排出。此外,還有鎮靜和降低血糖作用。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
〖功效套用〗:利水滲濕,健脾,安神。主治水腫,小便不利,脾胃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脾虛濕瀉,心悸,失眠。
〖藥材用法〗:煎服。10~15g。
附藥 茯苓皮茯神
茯苓皮 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性味同茯苓,功專行皮膚水濕。多用於皮膚水腫,常與五加皮、陳皮等同用。如五皮飲。用量15~30g。
茯神 為茯苓菌核生長中天然抱有松根者。性味同茯苓。有寧心安神之功,專用於心神不安、驚悸、健忘等。用量同茯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