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寅斌

范寅斌

范寅斌,武警陝西總隊原副政治委員,大校警銜,著名書法家,1999年中共中央黨校地廳級幹部第33期學員,研究生學歷,榮立個人二等功,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撰寫的《中華盛世賦》、《天安門賦》入編《中國書法十大名家》。《科學思想方法漫談》、《信息革命在中國》等著作被50個大學圖書館作為藏書。解放軍報發表的《抓基層要有正確思路》被國際文化協會評為特等獎。曾為胡錦濤主席和習近平主席書《中華盛世賦》;為宋平和何魯麗書《和諧社會》;為趙南起、張萬年、遲浩田等黨和軍隊領導人書《沁園春·雪》、《念奴嬌·崑崙》。創作的軒轅黃帝頌書法長卷,二零一三年三月十三日人民政協報刊發。四月八日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視察人民政協報時拿著這篇報紙說:“這幅作品好,有意義,作者是軍隊作家,很有實力”。這幅長卷被河南省、陝西省軒轅黃帝博物館和台灣領導人馬英九收藏。

簡介

軍中風采 軍中風采
紀念毛主席誕辰120周年 紀念毛主席誕辰120周年

范寅斌,著名書法家,研究生學歷,中共中央黨校地廳級幹部第33期學員,國典書畫院院長,中南海紫光閣書畫院院士,世界書法藝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協會會員,陝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漢唐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顧問,陝西省政法書畫攝影藝術家協會副會長,陝西擁軍愛民書畫院名譽院長,西安華西大學名譽校長,中國法學會軍事法學研究會會員。1996年在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科學思想方法漫談》哲學專著,2004年再版。1996年,參與錢學森委託人民大學教授黃順基主編的《信息革命在中國》一書的撰寫。主編出版《舉案·講法·論理》一書。發表各類文章300多篇。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介紹

部分作品 部分作品

戎馬生涯40年,曾榮立二等功和其他許多獎勵。連、營、團、師任過主官,在總政、軍區機關工作過。軍隊生涯錘鍊出他正直堅毅、敦厚誠實、嚴謹細緻、謙和熱心的性格作風。他酷愛讀書和書法雄渾挺拔、嚴謹精到、超然浩然,其豪氣、靈氣、正氣渾然一體,氣吞山河,磅礴屹立,彰顯出其書法藝術的精深造詣。

他書寫的古今著名詩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撰寫創作的《中華盛世賦》和《天安門賦》,紀念秦始皇撰寫創作的《秦始皇頌》等,分別刊登在《解放軍報》、《人民政協報》、《西部藝術報》、《今日財富報》、《東方藝術報》、《中國書法學術報》;有的入編《藝術家風采》、《藝術與繁榮》、《和諧西部論壇》、《影響中國100位藝術大家》、《古今書壇名家與墨寶》、《中國氣派——走向世界的藝術大家》、《新中國國禮藝術大師》、《60年60家——建國60年中國書畫界60位傑出人物與名作欣賞》、《中國書法十大名家》等;有的被地方和軍隊各級領導人及國際友人、博物館、美術館收藏;有的被瀏覽景區、公共場所制匾刻石。為緬懷偉大始祖軒轅黃帝,肇創中華民族,福佑華夏兒女,雄立世界東方之豐功偉績而創作的文章和書法,先後被人民政協報刊發,作品被河南省、陝西省軒轅黃帝博物館收藏,受到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的高度讚揚。2007年,在西安舉辦個人書法展,反應強烈,參觀者留言“鐵筆臨風、時代精品”,“戎馬書藝陪半生,筆走龍蛇顯真功,軍中奇花開不敗,會當更攀凌絕頂”等,陝西電視台做了專訪報導。他參加的書法比賽獲得了全國、全軍幾十項特等獎、最高藝術獎、金獎、一二等獎和優秀獎。

與趙南起 與趙南起

風格

報紙 報紙

范寅斌幾十年對書法藝術的審美追求,在他心靈的園田裡,已綻放出了鮮麗與清香。他承襲“二王”俊雅清健的風格和吸取張旭、懷素狂草中“無色而有畫圖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的內在美。尤其對毛體書法尤為鍾愛。范寅斌具有很高的文學修養,他的書法藝術在某種程度上靠近了毛澤東書法藝術的獨特美學風格,他抒寫的《沁園春·雪》、《念奴嬌·崑崙》,每一幅作品在風格上都是不同的,是他革命的浪漫主義和英雄主義在不同環境下的情感流露,有時抒發的是浪漫的激情,有時揮寫的是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有時是對祖國大好 風光的無限讚美。他的書法初讀之不那么“搶眼”,其用筆、結字、造型、章法都皈依著傳統的主流;筆畫潔淨,運筆流暢,收筆果決無疑;施墨勻潤,章法上疏密相間,益增其美,使書法達到“通自然,得天趣”、“出神入化”的境界。

證書 證書

學術成果

書

出書:《科學思想方法漫談》、《信息革命在中國》、《舉案講法倫理》《抓基層要有正確思路》等

藝術成就

中國郵票

范寅斌 范寅斌

2012年,中國發行范寅斌美麗中國郵票九枚,兩枚明信卡;2014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發行郵票12枚,明信卡2枚。

中華盛世賦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5周年郵票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5周年郵票
美麗中國郵票 美麗中國郵票

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今。夏奴秦封初,殷墟甲骨佐。周鼎石鼓罕,始皇統一國。漢武拓疆艱,司馬 史記長。晉隋歷經短,蘭亭運河奇。唐宗宏圖展,詩仙誰人逾。宋祖陳橋變,中原紛爭息。思汗歐亞跨,西夏何處覓。元璋京都建,自成稍縱逝。康熙六十載,盛世伏衰機。秀全金田鬧,魑魅魍魎狂。瘡痍滿目痕,百年屈辱銘。中山三民旨,潤芝到井岡。驅虜御倭酣,人民共和立。小平國門開,港澳回母抱。澤民重黨建,三個代表提。錦濤倡和諧,發展講科學。北京奧運辦,環球聖火點。雄獅一聲吼,炎黃兒女熱。上海迎世博,城市更美麗。中共十八大,重要里程碑。方向目標明,藍圖再描繪。近平好舵手,揚帆征遠程,核心領導強,業績鑄輝煌。國強軍威振,民富固邦基。巨龍騰飛躍,華夏復興到。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華誕而作,中共十八大閉幕後作者又重新修改增加了新內容。此文曾被以下刊物刊載。文化部編撰的《中國書法十大名家》—建國60年中國最具有市場價值的書法經典作品典藏;《60年60家》———建國60年中國書畫界60位傑出人物與名家欣賞典藏;外交部編撰的《中國氣魄—走向世界的藝術大家》典藏。

軒轅黃帝頌

中國書法十大名家 中國書法十大名家

功莫大於撫世建國,德莫崇於厚生利民,勛莫高於勘暴定亂,業莫彰於創製修文。軒轅黃帝,集成並隆,乾坤締造,中華文明,披荊拓荒,始制肇創。

人之初,謀生存,採薪火,種瓜黍,養家畜,服牛馬,造舟車,製衣裳,育蠶桑,建紡織,創文字,倡醫學,定曆法,興禮儀,協音律,演算數。艱辛拓殖,備嘗險夷,文治燦燦,澤惠八方。

紛爭起,雄威立,涿鹿戰,攆蚩尤,阪泉役,融炎帝,賓諸侯,和百族,施教化,四海宗,舉賢能,肅綱紀,疏通衢,堰河清,消瘴癘,復康寧。厚德載道,睿智神明,武功赫赫,山河垂統。

軒轅始祖,文聖武煌,荊山鑄鼎,炳若日星,福佑華夏,光照宇寰。創中華民族之根基,啟五千年文明之曙光。

中華民族,屹立東方,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根深葉茂,源遠流長。經千載而彌盛,立萬世而彌強。

五洲華裔,同根同源,港澳回歸,金甌重光,統一大業,人人嚮往。任憑世界風雷激盪,民族復興銳不可擋。

吾祖軒轅,普天共仰,年年祭祖,利合萬邦,繼往開來,再造輝煌。繼先輩之偉業宏願,創中華之錦繡前程。

捐贈巨幅油畫

本報訊 昨日上午,“南水北調源頭丹江口庫區情·思源行”系列活動之一,“丹江口·萬正龍城”南水北調印象書畫攝影奇石展在滄浪海旅遊港開展,吸引千餘人參觀。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中國收藏家協會原

會長閻振堂,中國觀賞石協會總顧問侯康乙,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羅伯健,中國國典書畫院院長、著名書法家范寅斌,十堰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吳世傑出席開展儀式。

捐贈巨幅油畫 捐贈巨幅油畫

據悉,此次展覽耗時4個多月精心籌備,共展出書法、繪畫作品各80件,攝影作品60幅,奇石展品120餘件,其中有張海、傅世芳等書畫巨匠的精品力作,也有陳天裁、張建新等本土名家的新品佳作,是丹江口市有史以來規格最高、品種最全的一次會展。

活動現場,中國國典書畫院院長、著名書法家范寅斌代表中國國典書畫院,向丹江口市政府捐贈巨幅油畫《丹江口大壩》。書畫、收藏界的大師們紛紛現場揮毫,留下墨寶。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一幅長7.94米、寬1.5米的《均州古城風情圖》奪人眼球,詳細描繪了均州古城的一派繁華盛景,觀眾盛讚其為均州版《清明上河圖》。“這幅作品我從創作到繪製完成花了6年,均州古城有我最美好的回憶,用畫筆記錄下它的點點滴滴,是為了完成我的夢想。”此畫作者、丹江口市73歲的張國光告訴記者,“我打算把這幅畫贈送給丹江口市政府。”

據了解,市民可免費參觀。 中國觀賞石協會總顧問侯康乙: 想收藏一塊漢江奇石

這次展覽辦得不錯。書畫大部分都是名家的作品,奇石不僅有當地的特色石頭,還有不少外地的石頭,都是精品,看起來很有味道。

中國地大物博,到處都是石頭,但是能夠稱為奇石的,確實不多。一塊奇石首先要有美感,然後是稀有,再者要神奇。

自己雖然沒有收藏漢江石,但通過這次參觀,覺得漢江石很有意思,想收藏一塊漢江奇石。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羅伯健:

賞石更賞心這次展覽,展出了北方書畫界的許多名作和收藏界的名品,以及本地書畫家的一些作品,也有很多奇石,賞石更賞心。會展期間,會有許多名家留下墨寶,這是北方人民回饋庫區人民的厚誼深情,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今後還會有更加廣泛的合作。

多位書畫名家參與、奇石藏品如此豐富的展覽並不多見,值得鼓勵。中國收藏界將作為十堰本地文學藝術發展堅實的後援,支持當地文學藝術的發展,促進本地文化與全國的交流,推動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中國國典書畫院院長范寅斌:

飲水當思源

此次舉辦南水北調印象書畫攝影奇石展等一系列活動,非常有意義,很好地宣傳了十堰的水文化、道文化。

飲水當思源。對於南水北調這件大事,書畫界的人士都應該積極奉獻才智,我也義不容辭。這次書畫奇石展,讓書畫界、收藏界的朋友們相聚在一起,讓大家了解這裡的文化與風情,相信今後會有更多的好作品問世,將我們的水文化和道文化推向世界。

人物評論

神融筆暢氣勢恢弘

范寅斌 范寅斌

我的老友范寅斌是一位鐵骨錚錚的軍人,從他身上我感受到一種時代的氣息,領略到中國軍人的精神風範。他是一位書法家,擅長行、草、篆。他的每幅作品都是他思想的感悟和其他獨特的視角,深掘民族文化之精髓,博採中外文明之精華,盡情抒發謳歌新時代。他喜歡作詩。每有所感,便行之於詩,詩中洋溢出他的豪情,沉澱出他的睿智。我知道他作的“追求決定高度,高度開闊視野,視野擴展思路,思路指明出路”這首詩,是名言、人生哲理,多少人向他求之,欣賞之外,感悟良久。

范寅斌有感於共和國六十華誕,作了一首《中華盛世賦》。從“盤古開天地”到“華夏復興到”,歷數中華五千年的輝煌,寫出來一曲慷慨激昂的民族讚歌,瀆之,不禁令人怦然心動,這首賦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變遷和發展進步。從第一個奴隸社會夏朝,到第一個封建社會秦朝,歷朝開元盛世、貞觀盛世、康乾盛世到2014年的中華盛世,特別謳歌讚美近現代使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人民共和立,港澳回母抱,北京奧運辦”等重大事件。反映出偉大的人民和偉大的人物對民族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這篇賦熱情謳歌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從“殷墟甲骨文和周鼎石鼓文”,到司馬遷的《史記》、王羲之的《藍亭集序》,從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到2013年的“發展講科學,建設和諧社會”,無不閃爍著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光,體現出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這首賦從歷史事件中揭示了鞏固民族團結、改革開放和建立和諧社會的極端重要性。“宋祖陳橋變,中原紛爭息”,“熙耕六十秋,盛時伏衰機”,“秀全金田鬧,魑魅魍魎狂”,“瘡痍滿目痕,百年屈辱銘”,“潤之到井岡,驅虐御倭酣”,這字字句句都是中華民族的血淚史、奮鬥史。歷史反覆昭示: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則國家興旺,民族分裂、社會混亂則國家衰敗,建立和諧社會是多么的重要和不易。這首賦以五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中華民族幾經艱辛磨難今天又重新取得“國強民運好,民富固邦基”的局面,重新展示“雄獅一聲吼,炎黃兒女熱”的熱烈場景,重新盼來“巨龍騰飛躍,華夏復興到”的偉大時代。生活在這個時代的炎黃兒女感到幸福和自豪。中華兒女當自強,我們要肩負起中華民族的歷史責任,我們要無愧於民族和時代,無愧於人民和後人。2013年作者又修改增加了“中共十八大,重要里程碑。方向目標明,藍圖再描繪。近平好舵手,揚帆征遠程,核心領導強,業績鑄輝煌”。這是對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的高度評價和期盼,代表了廣大人民的心聲,使這篇中華盛世賦更具有時代意義

范寅斌 范寅斌

范寅斌又以書法的形式把這首賦書寫出來,形成了一幅精美的書法作品。這幅作品結體清勁瀟灑,翰逸神飛,運筆圓潤純厚,凝結著他的心血和才華。我感到了氣息、精神、風骨和意志。不論是詩是人還是書法,我都是很尊重這位老朋友,我從他身上感到激勵和激動,有種信心和力量。

本文作者是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理論研究處處長康征,轉載於《中國氣派—走向世界的藝術大師》上冊228頁。

大樹繁茂緣於根深

一次偶然的聚會使我與范寅斌先生相識。當時他身著戎裝,首先證明是位軍人,其次方了解到他還是一位頗有哲學修養的政治工作者,更是一位書法家。

范先生為人敦厚、正直、善良、豪爽,處事穩健。其秉性亦如其書法,沉著而不失機敏,即質樸又文雅。在學書方面,由於我們的所好同源,所學同宗,故而共同的語言令彼此相見如故。

人世間的許多東西都是由讀書而來。范先生也是由讀書而堅定了人生遠航的信念,由一名普通的軍人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取得了研究生學歷,在讀書的同時,他又獲得了古典的心境,且與書法結緣,由此一發不可收拾。

中國書法是一種純粹的心靈藝術。從社會學角度分析,書法藝術應是生活的提煉和精神的凝聚,它既體現著時代的特徵,又體現著書家個體的藝術生活的軌跡。在其簡單的點線提按轉折斷連中,寓示著生命的律動;提筆揮灑中,溝通了幾千年歷史文明的長河,與前輩先賢進行著默默的對話交流。作為生命藝術的書法,達到“真”“善”“美”之境界,是需要有真功夫,方可漸入佳境。需要在日積月累的探索中去完善對生命形象的構思。對此,范寅斌先生的淺心獨行,他用砥德礪節去丈量人生;用揮毫潑墨去感悟生命;用忠誠職守奉獻社會來處位;用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來處事。用“真”、“善”的情感和行為來面世操守。他仰不愧,俯不怍,以不惑俗議、不隨大流的膽識去放眼點與線的律動,滋潤墨與水的情趣,追求篇章的氣象。他於那飄然於儒的滯重、法的森嚴、道的超邁努力地通過書法作品去表現自己。由於先生不“從眾”,不“隨俗”,故而其書作才有脫俗之個性;由於“不棄世”,方使其作品從傳統中走來,充滿著生命的活力與時代的新意。

范寅斌 范寅斌

范寅斌的書法風格承襲“二王”俊雅清健一格,初讀之不那么“搶眼”,但細品之則下筆有由,暗合古法。其書作無論是謹嚴精勁之小楷,還是雄渾大氣之巨製,章法上做到字字獨立,橫成行,縱成列,如兵馬布陣……所有這些,都得益於他對傳統的深入理解和領悟,得益於他對筆墨語言的駕駛和創造,更得益於他樸實無華、寧靜淡泊之人格修養。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范先生幾十年的執著追求,在他固守的心靈園田裡,藝術之花已綻放出了自己的鮮艷於清香。2013年,他的書法作品頻頻在各種大展、大獎賽中獲獎,在新聞媒體中“亮相”,受到社會的關注和好評。這些成就的取得,對范先生來說,除了他的堅忍不拔的毅力外,更與他的勤奮和善於思考分不開的。

高爾基說過,文學是人學。書法藝術更是人學,它不單是一種技藝,更重要的是一門兼通高度文化的藝術。它的魅力,首先來自人格層面的營構。應該說,書雖小道,卻是非眼光不高者不可為,非胸襟不闊者難為,非氣度不大著莫為的事。書史上,凡有突出成就的藝術家,無不具有嫻熟的筆墨技巧和深厚的藝術力,有著對書法藝術敏銳的感悟力和創造力,當然更離不開淵博的知識和他的深邃的思想智慧。但是,如果從藝術行為的規律和本質方面來思考,無論是天份、興趣、學識、胸襟、苦練乃至品格,這是屬個性的因素,如加上師承高明、環境適宜、健康長壽等因素,造就一位優秀書法大家是大有可能的事。可喜的是,在這些條件中,范先生占有相當的優勢。然而眾多書家成功的經驗證明,豐富的學養和深厚的功力對於書法藝術確實十分必要。像人們所言,只有學養沒有功夫者是欣賞家,只有功夫沒有學養者是書匠,學養和功夫的緊密結合才會有書法創造。大樹之繁茂,在於其根扎得既深且牢,書藝之創造必是其綜合素質的修煉與升華,靠的是對藝術窮源朔流、窮理盡性、窮幽極微、窮年累月的拼搏精神。

“藝痴者技必良”。只有耐得住寂寞,圖難於易,為大於細,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得瓜得豆那是遲早的事。范先生說:要使書法做到實用性、思想性、藝術性的有機統一,使書法達到“通自然,得天趣”、“天真馨露”、“出神入化”的境界,不僅要重視品性、學識、智慧、功夫、情趣的鍛鍊修養,還要下苦功夫、長功夫。是的,前面的路依然很長,對於我和范先生來說,我們要共同堅守。因為堅守是一種心志、態度、毅力和自覺的必然。

本文轉載於中國書法學術報作者系中國書法學術報總編何伯群

軍人氣魄 文人情懷

范寅斌 范寅斌

古語有云:文如其心,字如其人。文章是一個人思想的再體現,字型是一個人性格凝結的表演,從一個人的文章的字裡行間和字型的點、橫、豎、撇、捺中,我們可以領會出其人的思想行為和性格特徵。由李白豪放飄逸的詩句中,我們 可以看到一個俠肝義膽、仙風道骨的浪漫主義的“詩仙”形象。 從陶淵明自然、率真的詩句中,一個不為五斗米折腰、林下隱士的形象自然而然的躍然紙上。在蘇軾雄奇恢弘、豪放求真的詞句中,我們仿佛看到一個風流髯公,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誠然 ,靜下心來細思量,我們還會看到很多。

前不久,在《人民政協報》上,看到了一篇名為《軒轅黃帝頌》的文章,文章曰: 功莫大於撫世建國,德莫崇於厚生利民,勛莫高於堪暴定亂,業莫彰於創製修文。軒轅黃帝,集成並隆,乾坤締造,中華文明,披荊拓荒,始制肇創……。開篇就彰顯了作者深厚的國文功底,對仗成偶,長短結合,相輔相成,不落痕跡。給人以清新自然、豪放大氣的大家風範。

縱觀全文,寥寥數十句,幾百文字,不但真實的再現了軒轅黃帝的豐功偉績,還直訴了作者民族的自豪感和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以賦的形式寫文,對當代人來說一向視為畏途,尤其在這個浮躁、誘惑無邊的時代,能靜下心來作文的更是微乎其微,而作者在賦的基礎上,加以引申,突破原有的格調,融入現代氣息,更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本文作者不但文章寫的極好,在書法領域也有很深的造詣。

范寅斌 范寅斌

范寅斌先生,1951年生於河南許昌,大校軍銜,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典編修指導委員會國典書畫院院長,國典收藏館館長,中國書法協會會員,作為著名的軍旅書法家,范先生的書法作品具有明顯的軍人威武、勁道風格,被譽為:鐵筆臨風。四十餘年的軍旅生涯,不但培養了他剛正不阿的錚錚鐵骨,更使他在中華古老文明的薰陶下,做事、做人帶有儒雅的風範。

欣賞范先生的書法作品,不但能讓你感受到他的鐵血柔情,更能使你在書法藝術的海洋里接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薰陶。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的書寫藝術,她獨特的藝術魅力,在於書者將自己的思想、對藝術的感悟以及對自然的觀察和對社會的理解等諸多因素,融入了書法的創作之中。所以她給人們帶來的是震撼靈魂的視覺藝術享受。中國文明由甲骨文開始,經歷了西周大篆、東周石鼓文的演變而為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到唐宋時期,書法藝術發展至昌盛時期。書法藝術千百年來,一直為民眾所推崇,為歷代收藏家所看重。

范寅斌 范寅斌

范先生從小就酷愛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幾十年不間斷的修行、磨練,使他的書法達到了"通自然,得天趣"、"出神入化"的境界。

筆者結識范先生是在2006年,那年夏天,筆者有幸編髮了先生的一幅書法長卷《道德經》,作品面世後,各界好評如雲,也就是經過這次有幸的結識,使我對先生的人品、書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先生的為人更加敬佩。

慶祝中加建交43周年題字 慶祝中加建交43周年題字

書法不僅僅是將字型書寫出來,更是一個人文化素養、社會閱歷以及對大自然和人類發展悟性的綜合體現,劉熙載曾說過:"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是書者將自己的思想、對社會、自然的悟性融入藝術氛圍中。范先生酷愛讀書和書法,繼承博採書法傳統之精華,獨創個人書法之風格,以豪邁大氣、自然率真、氣韻流暢、形神一體、準確精到為特徵,尤擅行、草、篆,體現出雄渾挺拔之豪氣、嚴謹精到之靈氣、超然浩然之正氣,充滿著生命的活力與時代新意,彰顯出他對書法藝術的深刻理解與創造。

范寅斌先生戎馬生涯近四十年,長期在部隊從事政治、新聞和法律等工作,軍旅生涯磨練出了他正直、善良、剛正不阿的性格和作風。工作之餘,他大量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和書法的磨練上,可以說,范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由來已久,由兒時起,范先生就經歷了嚴格的書法訓練,興趣是最好的良師,愛好是最大的動力。河南許昌,地處中原,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華夏族群生活之根,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培養出了范先生儒雅的文化氣質,四十年的戎馬生涯磨練出了先生錚錚鐵骨,五十餘年的書海藝術生涯培養出了先生儒雅的文人情懷。

讀范先生的字,就像是在看一部經典的名著,無論行、草、篆,都體現出將滄海之豪氣,小溪之靈氣,天地之正氣,巧妙的融為一體,師古而化古,融今而超今,古為今用,新為我用,集自然之靈氣,順天地之氣勢,筆走心田之花香,墨沾精神之豪放。獨具一格,將個人的思想魅力與書法融合,形成獨特的書法藝術再創作。

欣賞書法不僅僅是看書者書法功力的深厚,看點畫的細緻、龍騰,看章法布局的自然、精巧,而是要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氣質、文化藝術的修養,看作者對社會、自然、人文的悟性。因此,欣賞書法的最高境界是通過書法作品與書法家"對話交流"。而賞得此境需要賞者悟其理,懂其行,悟得書法之墨含其神,字為其行之妙理。從而達到心融其景,人字合一的妙境。

欣賞范先生的書法,不僅僅能使你感受到巨浪滔天、萬馬奔騰的豪邁氣勢,更能使你在豪邁中見自然的靈氣,靈氣中欣賞到春花秋月的美景柔情。其實,讀范先生的書法作品,需要你真正的靜下心來,融入到先生的書法的意境裡,鐵筆銀劃中,我們看到金戈鐵馬,戰鼓隆隆。八卦布陣演繹歷史的洪峰,十面埋伏遮不住俠骨柔情。暗淡的是逝去的歲月,呈現的是當代的風情。

范先生的書法藝術承襲了"二王"俊雅清健的風格,並且吸取了張旭、懷素狂草中"無色而有畫圖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的內在美。在古人的書法基礎上,經過多年的磨練和領悟,逐步形成了自己獨具一格的藝術創作風格,在范先生的思想領域裡,對毛澤東的草書藝術尤為追崇,毛澤東的草書藝術是集大成的藝術,堪稱是東方文化精神最輝煌承載,他的詩詞和書法是最完美的結合。而范寅斌先生也有極高的文學修養,這些我們從先生的《中華盛世賦》、《天安門賦》、《軒轅皇帝頌》、《秦始皇頌》中可見一斑,在秉承了古文化的底蘊基礎上,先生還大量的吸收現代文學的精神文明,厚積薄發,把自己對祖國、對民族的、對人民、對自然的熱愛,傾情於書法創作和文學創作的藝術領域中。

范寅斌 范寅斌

先生獨特的美學風格帶給我們不僅僅是藝術上美的享受,更是精神領域裡豪華的盛宴,先生的每幅作品風格都是不同的,在他的作品裡既有他真情的流落,也有對社會、對自然、對人文等領域的思考和頓悟,先生的書法初看平淡,但細讀之下,你會發現先生的作品神奇之處,運墨的濃、淡,枯、濕,燥、潤之間,帶燥方潤,將濃遂枯,達到了"灑筆以成酣歌,和墨以籍談笑"的境地。

評判藝術家的藝術造詣,終究是要看他作品的優劣,范先生的文章在古風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氣息,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底蘊的再體現。而究其書法,也是在書法界獨樹一幟,先生以自然為師,以筆墨為友,抒發胸中之正氣,歌唱世界的之瑰麗,突破前人之局限,吸收當代藝術之精魄,以獨特的眼光看世界,以自然的靈魂融意境,終於,形成了震撼靈魂,傲世獨特的書法大家藝術風範。

本文刊登於長江日報投資時報2012年8月18日 第一版 作者趙昌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