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士融

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作為昆明縣立師範學校代表參加昆明學生愛國會工作。 1922年夏,范士融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擔任北京師範大學學生自治會負責人。 1924年,范士融加入中國共產黨。

個人簡介

范士融(1900―1926)號子仁。雲南昆明人。1916年夏考入昆明縣立師範學校。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作為昆明縣立師範學校代表參加昆明學生愛國會工作。畢業後到昆明郊區農村國小任教。1922年夏考入北京師範大學。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國共合作期間,受中共組織指派,任國民黨北京市第七區黨部書記。1925年秋,發起組織雲南旅外學生革命組織新滇社,並先後擔任雲南旅京學生評議會主席、雲南教育研究會理事及《雲南》周刊主編等職,同時任北京師大學生自治會負責人。1926年3月18日,帶領北師大學生在天安門參加反對八國通牒國民大會和示威遊行,被反動軍警開槍殺害。時年26歲。

人物生平

范士融,1900年2月24日生於昆明。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了震撼全國的五四愛國民主運動,訊息傳到昆明,昆明學生立即回響。范士融作為昆明師範學校的代表,參與了組織雲南學生愛國會的一系列活動。他奔走呼號,不遺餘力,在運動中受到很大的鍛鍊,激發了強烈的愛國熱情,思想認識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范士融師範畢業後,在“教育救國”思想的影響下,自願到昆明郊區一所國小任教。1922年夏,范士融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擔任北京師範大學學生自治會負責人。他博覽群書,閱讀了《共產黨宣言》、《唯物史觀解說》等革命著作和大量的文學、社會科學書籍,堅定了自己的革命人生觀。他在日記中寫道:“余之人生觀建設在一全為社會之觀念上,非滿現在之社會,乃以社會進步的理想為歸依也。”積極參加學校的社會活動和北京地區開展的反帝反封建的鬥爭。
1924年,范士融加入中國共產黨。受黨組織的委派,擔任了國民黨北京市第七區黨部執行委員,並參加了革新社(新滇社)的工作。范士融還擔任了雲南旅京學會評議會主席、雲南教育研究會理事等工作。朋友們見他擔任的工作有些繁重,都好心勸他推脫部分工作,然而他覺得團體既然委託他,他如推諉,似乎可恥。他針對少數雲南同學在革命問題上產生的錯誤思想,尖銳地指出:“不滿意現狀的雲南同鄉學生,只有兩股路可走:一是作叛徒,一是作逃兵。……我決心要做叛徒隊伍里一個勇猛的戰士,若不能住在經自己出力弄好的雲南,就犧牲在現在的雲南也好!”事隔一個多月,范士融就用鮮血和生命履行了自己獻身革命的誓言。
1926年3月18日上午,為反對帝國主義限令北京政府撤出天津大沽口炮台的最後通牒,范士融帶領本校同學前往天安門集會,會後,他又加入請願團,到段祺瑞執政府請願。當隊伍到達北京鐵獅子胡同執政府門前時,反動賣國的段祺瑞政府竟然命令衛隊向請願民眾開槍,圍殺手無寸鐵的愛國民眾,造成死傷240餘人的慘案。站在遊行隊伍前列的范士融首先中彈,壯烈犧牲。在北京西北郊北京師範大學宿舍區的樓群中,建有“三·一八殉難烈士范士融、劉和珍、楊德群紀念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