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同生

范同生

現已成為新一代蘇幫玉雕大師代表人物的他,於2003年創立的個人工作室——“文同軒”也已經成為蘇幫玉雕不可或缺的存在。 1994年至蘇州,學習蘇作玉器的加工工藝,把蘇玉工藝的『空、飄、細』的藝術特色一一琢磨。 2003年創立個人玉雕工作室,其作品題材不拘一格,多以巧妙的構想,精細的做工,來展現新穎的藝術效果,多次獲得展評大獎。

個人履歷

范同生

范同生,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高級工藝美術師,蘇州市玉石文化行業協會副會長。
如今,范同生的作品在風格上不拘一格,構思巧妙,神形兼備,已經打破了他自己原來“擅長利用原籽原皮巧雕人物和小動物雜件”的固有模式,開始向著海納百川、兼容並蓄、貼近生活又高於生活、並極富時代感的玉雕新領域進發。現已成為新一代蘇幫玉雕大師代表人物的他,於2003年創立的個人工作室——“文同軒”也已經成為蘇幫玉雕不可或缺的存在。全國慕名而來的玉石藏友絡繹不絕,而且開始受到諸如西泠印社這樣全國一線拍賣公司的歡迎,邀請他攜作品走上拍場,並為他專門著文介紹。

人物生平

1971年生於河南玉雕之鄉——鎮平。在那個人口百萬卻有著三十萬玉器從業人員的鎮平,范同生從小就耳喧目染從長輩那裡接觸到了玉器的加工工藝,高考那年范同生考上了工藝美術學校,由於有了美術的紮實功底,畢業後回到家鄉的范同生髮現,鎮平的玉器加工雖然量大,但真正的玉器精品卻寥寥無幾,1994年那年,范同生隻身一人來到蘇州學習蘇作玉器的加工工藝,決心要把家鄉的玉器工藝進行改良,那一年范同生21歲。
在隨後的10年間范同生拜師學藝,專攻蘇作玉器工藝,把蘇玉工藝的“空、飄、細”的藝術特色一一琢磨,歷經10年的磨練,2003年范同生看準玉器市場的發展潛力,開始自己創業,開辦了自己的文同軒玉雕工作室,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范同生有自己新的創意,除了在呈現玉器作品的端莊古樸、通靈飄逸時范同生更注重作品的神韻。
從2003年到現在,范同生的琢玉技藝精益求精,范同生說,玉石上的顏色多姿多彩,一位高超的琢玉大師,因利用這些玉石上的天然色彩來發揮自己的想像空間,如今,無論是花鳥魚蟲,還是古今人物,在追求神韻的范同生的刻刀下都是那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現在我們追求神韻,形,我們琢玉做到現在,基本都能把握住了,下一步是把握作品的傳神、神韻,神形兼備,達到琢玉工藝的最高境界。

工作年表

1993年從美術學校畢業後進入玉器廠,開始從事玉石雕刻。
1994年至蘇州,學習蘇作玉器的加工工藝,把蘇玉工藝的『空、飄、細』的藝術特色一一琢磨。
2000年 毅然放棄已有所成的玉雕事業,至天津藝術學院雕塑系進修,學習雕塑,並嘗試將西方雕塑藝術和東方玉雕藝術相結合。
2003年創立個人玉雕工作室,其作品題材不拘一格,多以巧妙的構想,精細的做工,來展現新穎的藝術效果,多次獲得展評大獎。
2006年被河南寶玉石協會授予『河南玉雕大師』榮譽稱號。
2008年《莊周夢蝶》獲“陸子岡杯”最佳創意獎
2008年《玉鏤橋型筆架》獲“中藝杯”金獎
2008年《瑕不掩瑜》獲“中藝杯”優秀獎
2009年《鵝如意》獲第四屆中國海峽工藝品博覽會銀獎
2009年《步步生財》獲“百花獎”銅獎
2009年11月《神機妙算》獲“天工獎”銅獎
2009年《老鼠愛大米》獲“百花獎”金獎
2008年《莊周夢蝶》獲“陸子岡杯”最佳創意獎
2008年《玉鏤橋型筆架》獲“中藝杯”金獎
2008年《瑕不掩瑜》獲“中藝杯”優秀獎
2008年加入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2009年《鵝如意》獲第四屆中國海峽工藝品博覽會銀獎
2009年《步步生財》獲“百花獎”銅獎
2009年10月《老鼠愛大米》獲“中國玉器百花獎”金獎
2009年11月《神機妙算》獲“天工獎”銅獎
2010年作品《富貴門爵》獲“百花獎”金獎
2010年作品《魚化龍》獲“百花獎”銀獎
2010年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授予“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稱號
2010年作品《終必輝煌》獲“神工獎”金獎
2011年作品《學業有成》獲“百花獎”金獎
2011年作品《蟾宮折桂》獲“百花獎”金獎
2011年作品《守護大業》獲“百花獎”金獎
2011年被授予“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稱號
2011年作品《淨境*凡塵》獲“陸子剛”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