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林鎮

英林鎮

英林鎮位於晉江市南部沿海,面積29.8平方公里,人口4.4萬,轄19個行政村。服裝、石料開採業是英林鎮兩大支柱產業。現有服裝廠1000多家,擁有“柒牌”、“勁霸”、“樂爾舒”、“凱悅”、“賓士”、“一度紅”、“子月明”等一批在全省、全國評比中奪魁的名牌產品,並逐漸形成服裝原輔材料市場,成為全省重要的服裝加工基地和原輔材料集散地贏得閩南服裝名鎮的美譽。英林鎮花崗岩礦儲量達300萬立方米,石料產品暢銷各地並有部分出口。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實現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電話超百門,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省百強鄉鎮前列。

基本信息

英林鎮英林鎮
英林鎮位於晉江市南部沿海,面積29.8平方公里,人口4.4萬,轄19個行政村。服裝、石料開採業是英林鎮兩大支柱產業。現有服裝廠1000多家,擁有“柒牌”、“勁霸”、“樂爾舒”、“凱悅”、“賓士”、“一度紅”、“子月明”等一批在全省、全國評比中奪魁的名牌產品,並逐漸形成服裝原輔材料市場,成為全省重要的服裝加工基地和原輔材料集散地贏得閩南服裝名鎮的美譽。英林鎮花崗岩礦儲量達300萬立方米,石料產品暢銷各地並有部分出口。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實現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電話超百門,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省百強鄉鎮前列。

鎮名淵源

英林鎮以駐地英林村得名。
(1)正確權威的“英林”得名傳說:
再傳,斯時英林四周山多林密,鬱鬱蒼蒼。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部屬洪天福帶兵至此,見山勢險要,是兵爭之地,便據山林抗清,一時英雄雲集,勇士林立。為紀念舉義之地,後人將其字義緊縮為[英林]二字,借代地名。-----來源[《英林洪氏族譜》]
英林得名傳說與民族英雄鄭成功英林得名傳說與民族英雄鄭成功

第一則傳說內容記載,事發地點環境描寫具體,詳情地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及故事場面描述,並闡明“英林”得名的原由----“為紀念舉義之地,後人將其字義緊縮為[英林]二字,借代地名。”客觀比較上則,本則傳說整個故事交代完整,具備全面系統完整性,又是最民間、最原始,原由是出自《英林洪氏族譜》,這也是最權威的,同時,也是安全的,可靠的,有一定依據並最早文獻記載的。
《英林洪氏族譜(上卷)》《英林洪氏族譜(上卷)》

(2)錯誤失真的“英林”得名傳說:
又傳明末鄭成功都將洪於福據此地山林抗清,人稱洪天福為英雄,並以英林之名紀念他。傳說僅錄考。-----來源[晉江檔案信息網《晉江鎮名小考》]
晉江文化叢書《泉南掌故札記》晉江文化叢書《泉南掌故札記》

第二則傳說內容記載,來自晉江文化叢書《泉南掌故札記》,1998年出版,作者李燦煌。傳說內容記載並未明確具體闡明事物發展的來龍去脈,只點明了起因與結果,粗枝大葉,事情經過情節刪略,便形成了虎頭牛尾。,傳說的主題思想內涵扭曲、變態失真度明顯,嚴重腐化。缺乏全面系統完整性,托離了傳說的主題思想。嚴謹治學態度的老先生也許也感到了“不對頭”,便備註了“傳說僅錄存考”,存考是作者記錄的內容,而非傳說,因為傳說是沒有真假與否的,只有存在或不存在之說。先生李燦煌不愧是泉州知名作家和文化人。

鄉鎮概況

英林鎮英林鎮
英林鎮地處晉江市南部沿海,北與龍湖比鄰,東與金井、龍湖相接,西鄰永和、東石、南與金門隔海相望,面積2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3萬畝。屬低山丘陵,多為旱地。境內日照充足,蒸發量大,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均氣溫21℃,年平均降水量989.6毫米。夏長無酷熱,冬短無嚴寒。2002年底,英林鎮常住人口44700,均為漢族,外來人員近3萬人,旅居海外鄉親和港、澳、台同胞約3萬多人,是晉江市的主要僑鄉之一,也是東南亞各國眾多僑胞的祖籍故土。

歷史沿革

英林鎮英林鎮
英林鎮以駐地英林村得名。據傳,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鄭成功部屬洪天福據此山林抗清,故名英林。又因其地小山丘狀若搖籃,方言俗稱“烏籃”。宋時屬安仁鄉幼善里,元至清屬十四都,1942年為英林鄉。解放初成立十一區,後改為十八區,區址設於英林村,1956年撤區歸入金井第八區。1958年上半年恢復英林村,下轄8個村,鄉址位於後頭(後設於埭邊)。1958撤鄉,歸入龍湖公社。1961年從東石金井、龍湖三公社劃出部份大隊,組成英林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英林鄉。1991年改為鎮建制。

基礎設施

英林鎮英林鎮建築物
交通建設:擁有海陸空立體交通優勢。距泉州晉江機場24公里,廈門機場100公里,深滬碼頭15公里。金井圍頭碼頭10公里,沿海大通道、英伍公路、草馬公路、金東公路貫穿全境,英林鎮通車裡程近百公里,90年代初即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水泥路。供水工程:現有萬時紅至鎮區日供水3000噸的自來水引水程。鎮區自來水廠一期工程(1.4萬噸/日供)即將建成通水。供電工程:英林鎮擁有英林、錦江2個110KV變電站。全面完成農村電網改造。郵電通信:英林鎮有程控模組局1座(裝機容量1.6萬門)、行動電話發射基站4個,各類電話用戶35000戶,戶均2.8部。

鄉鎮建設

英林鎮英林鎮超市

英林鎮被國家建設部確定為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鎮區規劃面積7.3平方公里。確定嘉排村為鎮域次中心,鎮域內形成“鎮區一片區中心村—一般村”的等級結構。鎮區工業園區規劃面積2.77平方公里,東南片工業園區入園企業幾十家,園區集聚作用初顯。東南片工業園二期(760畝)即將全面啟動,西北片石材加工區(300畝)、南片工業區(500畝)正在規劃論證中。鎮區舊區一期改造工程(農貿市場)8000平方米全部完成,二期改造工程(影劇院至衛生院)計畫拆遷改造面積6.24公頃即將動工,英林現代社區已進入征地、規劃設計階段。

福建晉江市英林鎮(十一五)自主創新戰略/2億元: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2993a70100bwad.html

經濟發展

英林鎮英林鎮大棚種植
優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僑鄉優勢,加上黨開放改革的好政策,使英林這個昔以小農經濟為主的窮鎮,發展成為璀璨的“閩南服裝名鎮”。改革開放尤其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以鄉鎮企業、外資企業為主體的農村經濟超常規、跳躍式發展。2002年,英林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2.45億元、工農業總產值40.3億元,財政總收入1.30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600元,分別是1978年的743倍、772倍、767倍、140倍。2001年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省鄉鎮第9位,實現寬裕型小康鎮目標。服裝紡織業和礦產業是英林經濟的兩大支柱產業。英林鎮現有服裝加工、紡織化纖以及其他服裝產業相關企業1100多家,成為晉江市乃至全省的主要服裝加工基地和原輔料集散地。英林鎮形成了西裝、西褲、T恤、茄克等十多箇中、高檔服裝系列產品。英林鎮共獲得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5家。勁霸公司獲得《中國環境標誌產品證書》,成為全省第一個獲得該認證的服裝品牌。英林鎮湧現出“柒牌”、“勁霸”兩個省著名商標。
英林鎮英林鎮
規模化企業蓬勃發展,英林鎮現有年產值超千萬元企業29家,其中超億元企業6家,千萬元以上規模企業產值超過英林鎮工業總產值一半以上。柒牌、勁霸公司被列入全國5000家重點工業企業,錦福化纖公司被確定為省九大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外向型經濟發展迅速。1999年至2002年,英林鎮共新批外資企業77家,辦理增資24家,累計契約利用外資2.26億美元。2002年,三資企業總產值25.22億元,占英林鎮鄉鎮企業總產值的53%。英林鎮花崗岩礦產總儲量300萬立方米,石材加工廠(場)50多家,荒料石地鋪石石板材以及其他建築石材熱銷國內外,2002年礦業開發利用總產值近億元。第三產業蓬勃發展。鎮區擁有英華酒店、振英大酒店、捷龍酒店、捷龍超市、鑫龍購物中心等大型餐館(商貿)企業。各類特許專賣店不斷增加,信息諮詢、物流等服務行業迅速發展,餐飲、娛樂、購物等消費對周邊鄉鎮形成較大的輻射作用。

社會事業

英林鎮英林鎮達德國小
教育:英林鎮現有中學2所、國小18所。首批通過教育強鎮驗收。英林中學建成園林式校園,通過省三級達標中學驗收;擁有英林中心國小、達德國小、西塔國小、陳山國小共4所福建省農村示範國小;英林中心幼稚園被評為泉州市一級達標幼稚園;英林中心國小、嘉排中心國小、達德國小、西塔國小順利通過晉江市素質教育一級達標評估驗收;各中學均設立了計算機室,並在全市率先實現“校校通”。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顯著提高,順利通過了泉州市國小“十配套”建設達標驗收。三年累計投入教育3500萬元(含僑捐)

文體:擁有長存公園南灣公園、沿海地區革命鬥爭陳列館、英林影劇院、嘉排體育中心等一批設施完善的文體設施。全民健身和民眾體育活動蓬勃發展,在第五屆全民健身節活動中獲得泉州市先進單位稱號,嘉排排球隊、鈔井門球隊在省市比賽中屢獲殊榮。

英林鎮英林鎮幹部
衛生:英林鎮擁有中心衛生院、衛生分院各1個。中心衛生院通過一級甲等醫院複評,被評為晉江市醫療衛生工作先進單位。農村甲級衛生所達到41家,農村衛生環境進一步改善。連續四年完成無償獻血任務,獲得省級無償獻血先進單位稱號。

廣播電視:有線電視實現與全市光纖聯網,入戶率達63%。有線廣播“村村通”工程進展順利。

計畫生育:按計生年度統計,2002年英林鎮出生344人,出生率7.69%,計畫生育率98.26%,計生合格村(含基本合格村率)100%,其中錦江村連續5年實現合格村。

精神文明:英林鎮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取得初步成效,擁有英林郵政分局、電信分局、農行等10多個市、省(部)國家級文明單位,英林鎮還贏得了省級“文明鄉鎮”榮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