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不列顛博物館

不列顛博物館建於1753年,是在私人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博物館中藏有一幅“薩爾達的世界地圖”,這是一幅中世紀時期的作品。 據說,不列顛博物館每年要設6千米長的書架,方能容納從世界各國源源而來的圖書。

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中國人習稱“大英博物館”,它是收藏世界各國古物最豐富的博物館,它的藏品,幾乎展現了所有文明古國的古代文明。

不列顛博物館建於1753年,是在私人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當時,有一個富裕的英國醫生叫漢斯·斯龍爵士。他是英國國王喬治二世的私人醫生,又是一位古董愛好者和鑑賞家,他一生酷愛收藏文物古玩。1753年,他在臨死的時候,把自己一生所收集的5.3萬多件文物贈給了國家。英國議會於是做出決定:籌資興建一座國家博物館,來保存和利用這些文物。

1759年1月5日,不列顛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最初館址規模很小,是一座兩層樓的法國式建築,原是一座貴族的私人邸宅。隨著英國國力進一步強盛,海外殖民地擴大,不列顛博物館的藏品越來越豐富,其中大部分文物是依靠強力從世界各地掠奪而來的。

1823年,由於藏品的激增,原有的建築已不能滿足收藏、保護及展示的需要了,於是不列顛博物館決定建立新館。新館坐落在倫敦市中心,建築華美而壯觀,正面聳立著典型的希臘愛爾尼亞式立柱,石柱托起巨大的山牆,山牆上裝飾著精美的浮雕,氣勢雄偉。博物館主要部分占地約12英畝,主要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

不列顛博物館全部藏品可分為五個展示區。第一展示區主要展示西亞和埃及文物,是兩地古代文明發展史的一個縮影。走進展示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代亞述王宮的巨幅浮雕,有的反映戰爭場景,有的是獵獅場景,有的描繪國王的事跡,生動地反映當時西亞人的社會生活。在古埃及部里,收藏著7萬餘件古埃及文物。那些怪誕的人獸石雕,一具具裝飾有各種圖案的法老棺槨和木乃伊,以及壁畫、碑文和鐫刻的石器器皿等,其數量和精美程度,除開羅的埃及博物館外,再沒有能與之相比者。

第二展示區是古希臘、羅馬文物室。希臘、羅馬是歐洲文化的搖籃,英國依靠強大的實力,掠奪了大批古希臘的稀世文物,這些物品構成了不列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裡藏有古希臘著名雕刻家菲底亞斯、史柯巴斯等人的絕世之作,也有陶製偶像及精製器皿,還有古羅馬形態各異的青銅雕像。一組古代雅典衛城帕提農神廟中的雕刻,其精美無與倫比。這是該館花3.5萬英鎊買來的。

第三展區展示的主要是英國史前、古代及中古時期的文化遺物,這些遺物體現了英國文化的發展源流。

第四展示區是東方文物展示室,也是博物館裡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該展區有來自中國、日本、印度以及其他中南亞國家的文物十多萬件。僅來自中國的歷代稀世珍寶就達2萬多件,其中絕大多數為無價之寶。中國展廳的展品是按歷史順序排列的。從遠古時期的石器,6 000多年前的半坡村紅陶碗及尖足罐,新石器時代的大琮、大刀、玉斧,商周時期構圖優美、工藝精湛的青銅尊、鼎,到秦漢時代的銅鏡、陶器、漆器、鐵劍,六朝時代的金銅佛,隋代白色大理石立佛像,唐代的三彩瓷器和宋、元、明、清各代的瓷器及各式金玉製品,更重要的還數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這是一件僅存的稀世珍品。真可謂門類齊全,無所不包,而且都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此外,還展有中國歷代銅幣、絲綢、繪畫、琺瑯雕塑、書稿。就連博物館後門的兩座大石獅子也是從中國運去的。英國殖民者馬克·奧里爾·斯坦因從中國奪去的大批敦煌經卷、佛教藝術珍品也都收藏在這裡。另外,這裡還有兩件印度和南亞地區的佛教作品相當著名,一件是“阿馬拉瓦底的浮雕”,一件是“貝瑪南的舍利容器”。

第五展示區為珍寶室,這裡藏有許多英國人特別喜愛的文物。最初一批文物是由漢斯·史隆所捐贈的善本書、錢幣、紀念章和陶藝品等,以後博物館又從各處收集了大批金銀、珠寶以及鑲嵌工藝品等,因而稱為“各色各樣的蒐集品”。珍寶室中收藏的一批古代地圖真正稱得上是稀世珍寶。博物館中藏有一幅“薩爾達的世界地圖”,這是一幅中世紀時期的作品。在這幅地圖上,整個世界被描繪成一個規則的圓盤形,以耶路撒冷為世界的中心,地中海位於中下部,而真正的東方則被繪於上方,在這幅地圖中,看不到任何精確的地理,但可以看出代表了基督教的世界觀。

被英國人稱為第一號珍寶的是“羅塞達石碑”,它陳列於博物館最底層的顯著位置上。這是一塊黑色玄武岩石碑,長約107厘米,寬約76厘米,厚約30厘米,被發現拿破崙遠征埃及時。“額爾金大理石”也是該館的鎮館之寶,是從希臘帕提農神殿上取下來的大理石雕刻品。這些雕刻品是希臘著名雕刻大師菲底亞斯唯一傳世的作品,相當珍貴。

不列顛博物館的藏書在世界上久負盛名。該館藏書數以千萬冊,有大量英國和世界的經典文獻、書籍、手稿、檔案等,不少是僅有的珍本。如1215年的英國《大憲章》、莎士比亞手簽的一份抵押契,以及《艾麗思漫遊奇境記》的手槁等。除英文外,還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梵文、印地文、蒙文和中文等多種文字書籍。僅中國書刊就達6萬多種。據說,不列顛博物館每年要設6千米長的書架,方能容納從世界各國源源而來的圖書。1973年,原屬不列顛博物館的圖書館已與其他圖書館合併,改為獨立的不列顛圖書館。

不列顛圖書館有一個圓形屋頂的大閱覽室,歷史上許多學者、名流、政治活動家都曾光顧這裡,博覽群書,進行研究和寫作。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卡爾·馬克思移居倫敦後,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以至從他的座位到書架之間用雙腳踏出一條清晰的履痕,最終完成了不朽的名著《資本論》。至今,在1874年3月26日借閱登記薄上,仍留有馬克思親筆寫下的蒼勁有力的簽名。孫中山先生1896年在倫敦停留的9個月中,幾乎每天都到不列顛博物館來研讀,這對他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響。

現在,不列顛博物館中除圖書館獨立出去之外,還單獨成立了自然歷史博物館和人類博物館。因為博物館的空間已容納不下收藏的文物。

不列顛博物館整日免費開放,任憑參觀。這裡無愧是認識人類社會文明的良好課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