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白鏽病

花椰菜白鏽病

花椰菜白鏽病病原為白鏽菌、大孢白鏽菌,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背面出現乳白色稍隆起的小皰斑,近圓形至不規則形,後皰斑明顯隆起,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狀物;葉正面現黃綠色邊緣不明顯的不規則斑。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花椰菜白鏽病  

病原中文名稱:白鏽菌、大孢白鏽菌

病原拉丁學名:Albugo candida (Pers.)O.kuntze. 和 A.macrospora(Togashi)s.

病原分類地位:藻物界、卵菌門、卵菌綱、霜霉目、白鏽菌科、白鏽菌屬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寄主:花椰菜、白菜、油菜、甘藍、青菜、蘿蔔、芥菜、蕪菁等63屬241種蔬菜

危害部位:葉片

傳播因子:病株、種株、病殘體、土壤、雨水、氣流

危害症狀

病葉初期在正面出現淡綠色小斑點,後變黃色,相應的葉背長出有光澤的白蠟狀小皰斑,近圓形至不規則形,後皰斑明顯隆起,表皮破裂,破裂後散出白色粉末(孢子囊),葉正面現黃綠色邊緣不明顯的不規則斑。後期病葉枯黃。

該病常常和霜霉病在同一植株上並發。花器受害肥大,花瓣變成綠色, 低溫、多濕適宜病菌的萌發和侵入。  

病原特徵:

Albugo candida (Pers.)O.kuntze.稱白鏽菌, A.macrospora(Togashi)s.稱大孢白鏽菌,均屬藻物界、卵菌門、卵菌綱、霜霉目、白鏽菌科、白鏽菌屬真菌。該菌菌絲無分隔,蔓延於寄主細胞間隙。孢子囊梗短棍棒狀,其頂端著生鏈狀孢子囊。孢子囊卵圓形至球形,無色,萌發時產生5~18個具雙鞭毛的遊動孢子。上述兩種白鏽菌大小不同。 Albugo candida (Pers.)O.kuntze.白鏽菌的孢子囊和卵孢子稍小,長寬分別為15.42×14.48µm,和33~48×33~51µm; A.macrospora(Togashi)s.大孢白鏽菌,孢子囊和卵孢子均較大,其長寬分別為20.03×18.18µm和45~61.25×50~67.5µm。兩菌卵孢子均為褐色,近球形,外壁有瘤狀突起。

病原生理特性:孢子囊萌發最低和最適溫度為10℃,最高25℃,侵入寄主最適溫度為18℃。  

傳播途徑

在寒冷地區病菌以菌絲體在留種株或病殘組織中或以卵孢子隨同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卵孢子萌發,產生孢子囊和遊動孢子,遊動孢子借雨水濺射到白菜下部葉片上,從氣孔侵入,完成初侵染,後病部不斷產生孢子囊和遊動孢子,進行再侵染,病害蔓延擴大,後期病菌在病組織里產生卵孢子越冬。在溫暖地區,寄主全年存在,病菌可以孢子囊借氣流輾轉傳播,完成其周年循環,無明顯越冬期。白鏽菌在0-25℃均可萌發,潛育期7-10天,故此病多在緯度或海拔高的低溫地區和低溫年份發病重。如內蒙古、吉林、雲南此病有上升趨勢,在廣東一帶如遇冬春寒雨天氣,本病為害有時也很嚴重。在這些地區如低溫多雨,晝夜溫差大露水重,連作或偏施氮肥,植株過密,通風透光不良及地勢低排水不良田塊發病重。  

發病因素

(1)種植密度大,株、行間郁敝,通風透光不好,發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抗性降低易發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間病殘體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雜草從生的田塊,植株抗性降低,發病重。

(3)種子帶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機肥帶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殘體的易發病。

(4)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濕易發病;低溫多雨天氣及高濕條件,霧重、晝夜溫差大、葉面結露、葉緣吐水發病重。

(5)大棚栽培的,往往為了保溫而不放風排濕、引起濕度過大的易發病。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播種或移栽前,或收穫後,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原和蟲原。

(2)和非本科作物輪作,水旱輪作最好。

(3)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則種子須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

(4)育苗移栽或播種後用藥土覆蓋,移栽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劑,這是防病的關鍵。

(5)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後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濕氣滯留,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6)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在播種前撒施或溝施滅菌殺蟲的藥土。

(7)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未腐熟或帶菌肥料;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

(8)地膜覆蓋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9)發病時及時清除病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10)高溫乾旱時應科學灌水,以提高田間濕度,減輕蚜蟲、灰飛虱危害與傳毒。嚴禁連續灌水和大水漫灌。澆水時防止水滴濺起,是防止該病的重要措施。

(11)在種球長到拳頭大小時,適當控制澆水,增施磷鉀肥。如追施過磷酸鈣、草木灰、骨粉等,可增強抗病性。

(12)留種株花球長至2/3大小時,削去中間不易抽出的部分,只留旁邊3個花枝,切口處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腐。  

化學防治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20%粉銹靈乳油1000~1200倍液

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64%防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隔10~15天1次,防治1次或2次,防效尤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