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輪紋病

芝麻輪紋病

病菌為害葉片後都表現為褐色病斑,上生大量黑褐色小點,有輪紋。

基本信息

中文名:芝麻輪紋病
..

病原中文名:芝麻生殼二孢
病原拉丁學名:AscochytasesamicolaP.K.Chi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芝麻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

為害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葉上病斑不規則形,大小2~10mm,中央褐色,邊緣暗褐色,有輪紋。葉斑與黑斑病相近,但病斑上有小黑點。

病原形態特徵

AscochytasesamicolaP.K.Chi稱芝麻生殼二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在寄主病部組織中,後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器球形至近球形,器壁膜質淺褐色,大小84~104µm。分生孢子圓柱形至橢圓形,無色透明,多為雙胞,中間隔膜處略縊縮,個別單胞,大小6~11×2~4(µ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隨病殘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氣溫20~25℃,相對濕度高於90%或長期陰雨易發病。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
(2)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
(3)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
(4)加強田間管理,適時間苗,及時中耕,增強植株抗病力。
(5)播種後30天、45天、60天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3:3:500倍式波爾多液、40%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