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米粥

艾葉米粥是一道養生粥品,主要原料有艾葉、粳米、紅糖等,主治月經不調、小腹冷痛。

製法

每次取艾葉乾者15克(鮮者30克),煎取濃葉去渣,選用南粳米50克,紅糖適量,再加水同煮為稠粥。月經過後三天服,月經來前三天停。每日兩次,早晚溫服食用。

原料

艾葉,粳米,紅糖,水

效用

艾葉為菊科多年生灌木狀草本植物艾的葉片,艾葉粥為一民間方,民眾中廣為流傳,是由艾葉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適應症狀]婦女虛寒性痛 、月經不調、小腹冷痛、崩漏下血、胎動不安、妊娠下血及宮冷不孕症。

說明

[論治解說]艾葉芳香而溫,善於溫氣血。暖經脈,逐寒邪,止冷痛,與粳米煮粥,性溫氣香,專治婦女寒性痛經、月經不調、小腹冷痛、妊娠下血、宮冷不孕症。艾葉為暖血溫經,行氣鬱之藥,能通十二經,偏於肝、脾、腎經,因此,艾葉煮粥後,善於溫中逐冷,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生溫,熟熱為純陽之粥,是婦科一切虛寒性病的良藥。如張促景用艾葉治虛寒性漏下之疾。李時珍認為,艾葉是虛寒性經滯之品。從而證明,艾葉粥是婦科虛寒性經產之病的首選取的藥粥。[現代研究]艾葉含揮髮油,油內含桉葉素、樟腦、龍腦、醇類化合物等,此外,還含鞣質、氯化鉀和微量的維生素B、維生素C及維生素A類物質,藥理實驗證明,艾葉可以興奮神經,艾葉油作噴霧吸入,可以抑制過敏性哮喘,同時有鎮咳祛痰作用,因此,有人將艾葉用於治療慢性氣管炎。[注意事項]艾葉粥亦屬溫熱之粥,凡陰虛血熱者不宜服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