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多斯·舒立凡

艾多斯·舒立凡

《艾多斯·舒立凡》是2013年4月1日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艾多斯·舒立凡》講述了:1989年10月5日,我來到這個世界。從有記憶以來,父母就只嘮叨兩件事:第一件:你是哈薩克人。第二件:你本該是個姑娘。關於第二件事,乍說出來有些突兀,但緣由其實很簡單。當時,醫院的大夫們跟媽媽講:“你肚子裡的99%是女孩。”女孩就女孩吧,我父母也並不很在乎。經討論,他們為我想了“舒立凡”這么一個哈薩克名字。舒立凡在哈薩克語裡是“明亮的星”的意思。“舒立凡”是音譯名字,變成漢語可以寫作:敕勒攀、舒力派、術力盤……天啊,儘管我沒有真叫舒立凡這個名字,但我很慶幸父母為我選了很好的漢字。當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她就喚我舒立凡。所以如今聽到這個詞,也還會有莫名的親切。當我呱呱墜地時,發現是男孩子,父母才召集全體家族成員舉行了個緊急討論會。他們給我起了“艾多斯”這個名字,艾多斯意味著“月亮的朋友”。於是我就叫艾多斯了。……

編輯推薦

《艾多斯·舒立凡》是艾多斯·阿曼泰的一次帶有實驗性的寫作,也是他對本民族文化的一次精神之旅。50個故事如同珍珠,被文學的紅線穿綴起來,向讀者展示了哈薩克族美好的精神財富,也展示了這位年輕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優秀的藝術才華。

圖書目錄

引子/001
第1個故事/004
第2個故事/013
第3個故事/022
第4個故事/028
第5個故事/036
第6個故事/050
第7個故事/063
第8個故事/070
第9個故事/077
第10個故事/088
第11個故事/094
第12個故事/105
第13個故事/115
第14個故事/122
第15個故事/130
第16個故事/142
第17個故事/148
第18個故事/157
第19個故事/165
第20個故事/181
第21個故事/187
第22個故事/194
第23個故事/200
第24個故事/204
第25個故事/215
第26個故事/225
第27個故事/236
第28個故事/245
第29個故事/253
第30個故事/265
第31個故事/275
第32個故事/288
第33個故事/296
第34個故事/306
第35個故事/312
第36個故事/324
第37個故事/336
第38個故事/344
第39個故事/353
第40個故事/365
第41個故事/372
第42個故事/382
第43個故事/394
第44個故事/400
第45個故事/41l
第46個故事/418
第47個故事/426
第48個故事/436
第49個故事/446
第50個故事/455
尾聲/464
附:全書出現的歌詞

序言

與年輕的艾多斯·阿曼泰的接觸,緣起於幾年前《民族文學》主辦的“全國少數民族作家祖國頌研討班”,那是一次意味深長的文學聚會,55個少數民族一個都不少,每個民族都有一至兩位代表參加。艾多斯作為哈薩克族青年作家出現在這次研討班上,他的容貌具有典型的哈薩克民族特徵,但一張嘴卻是一口純正的北京話,京腔京韻十分流利,引起了大家的好奇。

後來才知道,艾多斯的父母一代很早就生活在北京,他更是出生長大在京城。但雖然在口音化作了京腔,但艾多斯一家仍然保持著哈薩克族的習俗,骨子裡流淌著民族的血脈,充滿了對本民族文化的熱愛。交談之中,我曾經問他懂不懂得母語,小伙子面帶愧色地說只能簡單地對話,對於文字還很生疏,他說他以後會學的,他重複地表示,一定會學的。我們都很贊同他的想法。

再次重逢時,我們驚奇地得知,艾多斯就在那次研討會之後,對自己的人生做出了重大的調整,他離開當時已經進入的大學,去到哈薩克斯坦學習深造,不僅很快熟練掌握了母語,而且對民族文化的學習和研究在不斷深入,並同時堅持了文學寫作。眼下,由他在學習之餘創作的《艾多斯舒立凡》即將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

這本著作是艾多斯的一次帶有實驗性的寫作,也是他對本民族文化的一次精神之旅。50個故事如同珍珠,被文學的紅線串綴起來,向讀者展示了哈薩克族美好的精神財富,也展示了這位年輕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優秀的藝術才華。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文學花園色彩斑斕,一個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就是一個文化物種,有著深厚的歷史記憶與文化積澱。近年來,各民族湧現出的少數民族作家,成為中國文學十分具有光彩的重要力量。他們以故鄉的山水為靈魂,以手中的筆為靈感,為我們展現出一個多彩的文化世界。正是有著這樣一批熱愛自己的民族語言又熱愛文學的作家,構成中華文學殿堂中的瑰寶,讓我們領略更鮮活的民族文化營養,也使民族文學之脈愈加生生不息。

前不久,也就是今年的金秋之際,《民族文學》創辦了哈薩克文版,這是繼2009年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之後,再一次推出的包括朝鮮文在內的兩種少數民族文字版本。我們去到新疆舉辦了哈薩克文版的首發式,不同民族的作家翻譯家們為此歡聚一堂,分享這件屬於民族大家庭的喜悅。一位打小就來到新疆的漢族作家用他難以去掉的河南鄉音,唱了一首哈薩克民歌《可愛的一朵玫瑰花》,大家都忍不住都樂了。但大家也都從他的歌聲里聽出了他對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感情,這位河南先生來新疆時才16歲,後來在新疆娶妻生子,愛這片土地的文化愛到了骨子裡。這是我們想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創造及融合,其實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在時空距離越來越近的今天更是如此。生活在新疆的河南人與生活在京城的哈薩克人一樣,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創造著新的文化,新的多民族文化。

他們屬於我們共同的世界,但仍然是屬於不同的民族的,而只有民族的,才真正是世界的。中國民族眾多,每個民族的語言、文字是那么的多姿多彩、富有魅力,有待一切有志成大器者更進一步沉下心,紮下根去開掘發現與創造。在今天網路媒體異常發達的背景下,碎片化的信息如同快餐消費品一樣轉瞬即逝,年輕的艾多斯沒有偷懶,他沒有停留在表面的隨波逐流,而是選擇了一條辛苦而漫長的路,認真從頭學起,下真功夫,從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掌握到文化傳播,是我們在閱讀他的作品時抱有新鮮的欣喜和期待。

艾多斯曾說:“哈薩克民族文化中所蘊含的溫情讓我很神往,而且我也很享受這種溫情。我印象深刻的是整個大家庭——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姑姑、以及表弟表姐一群人圍在桌前,一起吃手抓肉,那是我總是有一種莫名的神聖感。可能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覺得人和人之間的聯繫不那么親密了。但是在哈薩克文化內,人和人的關係很親近。在哈薩克文化內,家庭本身所占有的地位和它所蘊含的價值讓我感觸很深。”

這是他享受文學之樂,感受文字之魅力的註腳。他將民族文化與人生命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注定使他的作品充滿了人情與溫馨。在這樣一個充滿紛爭和矛盾的時代,人類對和諧的渴求比任何時候都更為強烈,人們期待年輕的一代有著更為智慧的選擇。艾多斯·阿曼泰無疑在做這樣的努力,他將帶著他的新書回到京城,並繼續寫出新的作品。這令我相信,歷史悠久的哈薩克文化將在新一代卓有成效的繼承發揚下走向更為寬廣的世界,因此更加燦爛奪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