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子

色子

色子 shǎi zǐ,一種遊戲用具或賭具,用骨頭,木頭等製成的立體小方塊,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點,有的地方叫骰子。理論上造型均勻的色子擲出以後各面朝上的機率均等。一般用於麻將,棋牌類等民間博藝活動。

基本信息

簡介

色子 一種遊戲用具或賭具,用骨頭,木頭等製成的立體小方塊,六面分刻一 二 三 四 五 六點,有的地方叫骰子

歷史

骰子有兩種顏色的點數,即一點和四點為紅色,而其餘的都是黑色,其顏色的變化與唐明皇有關。傳說唐明皇和楊貴妃都酷愛骰子遊戲,一次該輪到唐明皇擲骰子的時候,唯有兩粒骰子均為四點的時候,才能夠贏了楊貴妃,唐明皇在轉動的時候就不停地喊“雙四”,待骰子停下來的時候果然出現了兩個四點。唐明皇見此情形以為吉兆,遂朕令太監高力士將所有骰子的四點都塗飾成朱紅色,後來又將與四點對應一面的一點也塗成了紅色,此說引發民間仿效並一直流傳至今。
色子
中國古代最為重要,最有影響的博戲形式是擲骰子。骰子最早產生時形狀各異,上有各種刻紋,後來則統一為立方體或長方體,上刻一、二、三、四等點數,並以紅、黑顏色相區別。
 由於骰子的點數可有許多種不同的組合方式,而擲骰時人們又無法預測所定的點數,因此骰子從產生之日起,便與賭博結下了不解之緣。中國古代的絕大多數博戲活動,都要通過擲骰來進行,有些博戲是直接用擲骰的方式來決出勝負,也有一些博戲則是要通過擲骰與行棋、打牌的結合才能決出勝負。前一種方式比較適合於文化層次較低、賭博意圖較強的人玩樂,而後一種方式則比較適合於文化層次較高,比較注重精神享受的人玩樂。但是儘管具體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這些遊戲活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懸於投"。漢代班固在《弈旨》一文中云:"博懸於投,不專在行。"也就是說,它們都是要通過擲骰子這種帶有很大偶然性的方式來進行遊戲。這種"懸於投"的特點,也成為中國古代的"博"與"弈"之間一個重要的分界線。博雖然也有很多是要行棋的,但由於都要用到骰子,因此它們的實質與完全憑智力來戰勝對手的圍棋、象棋有著很大的不同。

日本古意

在日本古代(如江戶時代)有吉原等花柳街。
吉原里有各式各樣的妓院,但同時也有男(度受)娼進行交易的花町。
花町里專門服侍客人的就稱之為色子。(sezi)

六博

中國古代的六博、樗蒲、雙陸等遊戲形式,都是屬於行棋類的骰子博戲。六博本有大博和小博之分,大博用骰六枚,稱為"箸",小博用骰二枚,稱為"煢"。《顏氏家訓》云:"古者大博則六箸,小博則二煢。"在比賽的時候,雙方互擲骰子,行棋步數則主要根據博彩而定。由此可見,六博之戲與骰子的關係非常密切,由於博彩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六博在古代時主要就是一種博戲的形式。

樗蒲雙陸

樗蒲、雙陸等戲,也要經過擲骰子來決定行棋程式。樗蒲所用的骰子共有五枚,有黑有白,稱為"五木"。它們可以組成六種不同的排列組合,也就是六種彩。其中全黑的稱為"盧",是最高彩,四黑一白的稱為"雉",次於盧,其餘四種稱為"梟"或"犢",為雜彩。擲到貴彩的,可以連擲,或打馬,或過關,雜彩則不能。雙陸中的骰子為二枚,棋子稱為"馬"。行馬時,可以根據兩枚骰子的不同點數分別行兩馬,也可按兩枚骰子點數之和獨行一馬。如擲得三和五,合為八點,可一馬走三步,一馬走五步,也可一馬走八步。有的雙陸還規定"歸梁"後要將馬出盡。兩枚骰子之和在六點以上者出二馬,不足六點者不得出馬

五木投瓊

也有一些是不通過行棋而直接依靠擲骰子來分出勝負的博戲方式,這類博戲由於全憑骰子之彩的偶然性來決定勝負,不需要認真思考,因此其賭博性更強,也更受喜歡物質刺激之人的歡迎。如流行於東晉時的"五木",流行於唐代時期的"投瓊"、"彩戰"等形式就是如此。"五木"本是樗蒲行棋時的一種擲骰活動,但後來"五木"逐漸從樗蒲中游離出來,變成為一種獨立的遊戲。玩五木時不需要進行複雜的行棋,只要擲出骰子便可決定勝負。因此此法一出,便立即盛行於世。當時的許多士族、庶族和普通百姓都喜歡用這種方式來進行博戲。
唐代"投瓊"、"彩戰"之戲的形式與五木十分相仿。隨著雙陸的盛行,雙陸中的骰子在唐朝時也開始從雙陸中游離出來,由於它的排列組合比五木複雜,有趣得多,因此它很快就取代了五木,成為唐後一千餘年中最為流行的博戲方式。
雙陸中的骰子原為兩顆,唐中期以後,發展為六顆,六顆骰子可以組成難以計數的排列組合方式,於是便形成了後世名目繁多的"骰子格"。它們的總體原則是,以同色(又稱"渾花",全部為一種點數)為貴,駁雜為賤。在同色中,又以紅色為貴。各彩都有特殊的名稱,如四枚"四"稱為"滿園春",為最高彩,四枚"麼"稱為"滿盤星",四枚"六"稱為"混江龍",四枚"三"稱為"雁行兒"等等。到了清代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擴大,擲骰博戲在中國的各個城鎮中大量普及起來,其名目和形式也極其繁多,如"趕老羊"、"擲挖窖"、"搖攤"、"壓寶"等等。這些博戲都是利用骰子來開展活動,它們大都具有十分深厚的賭博性質,其輸贏結果會使人或大發橫財,或傾家蕩產。

多面色子

隨著色子的發展,出現了四面、八面、十二面和二十面的高級色子,在歐美流行的龍與地下城規則的桌面遊戲中廣泛使用,作為一方攻擊,防禦,施法等行動的判定依據。在《愛情公寓3》中是作為展博發明的”開天闢地之大地的裂變“遊戲中的道具。多面色子由n個相同正多面體構成,為了公平,都是正多面體,有四面體、立方體、八面體、十二面體和二十面體。

流行的玩法

打井

桌上放上20個小杯,倒滿純洋酒,擺成4×5,即橫5豎4的圖形。玩家們扔骰子比大小,輸了喝一杯,自己喝的杯子要連成一條線(橫、豎、縱),同時阻止對方的杯子連成一條線。只要把杯子連成線,那對方就算輸,要喝下餘下的所有酒。
陪飲吹牛骰的升級玩法。規矩與吹牛骰相同,但在出現輸家時,由輸家先指定一個順序方向(即是從左邊算起還是從右邊算起)然後搖一顆骰子(7人以上搖兩顆),看點數後從自己起按指定順序數,數到哪位就陪輸家喝同分量的遊戲特點:刺激之處在於你害了輸家有可能你也要陪喝。又或者輸家再搖也是數到自己就要喝雙份。

三公

這是由撲克遊戲演變過來的(如果會玩撲克三公的就很容易理解),各人3粒骰子,各人搖骰,同時開,3粒骰子相加尾數大者為勝,其中以3粒都是3最大。

21點

這是由撲克遊戲演變過來的(如果會玩撲克21點的就很容易理解)每人首先拿一粒骰子一個骰盒,搖骰後自己看底骰是多少點,然後由莊家搖骰發點,湊夠21點,越接近21點的為勝,相去甚遠者為輸,罰酒。

牛牛(鬥牛)

這是由撲克遊戲演變過來的(如果會玩撲克鬥牛的就很容易理解),每人5粒骰子,搖骰,然後開骰盒,其中3粒湊成10個點數為一牛,然後剩下的兩粒總數大為勝,20點為兩牛(也稱牛牛),兩牛即牛牛最大。

大話色

每人一個筒子,一個筒子裡有5個色子。數字1可以當1至6任何一個數字,倆人一起搖後,自己看自己的,然後第一個人先叫,如果兩個人玩,是三個以上起叫的,(叫三個三),對方也可以叫(三個四、或者四個幾都行)當然,叫的時候,倆個人的色子是要加在一起的,不過因為看不到對方的色子,所以只能去靠猜。如果對方叫了(四個六),你自己手裡正好沒有一和六,你也感覺到對方不會有,就可以開他的,倆個筒里的色子加在一起,看有沒有四個六。沒有,對方就輸了,同時,如果在玩的時候,叫了1的,(3個1、四個1誰便叫)1就不能當任何數字了,只能當1。

電視劇

狄仁傑人物

色子,電視劇《神探狄仁傑前傳》中的人物,江湖人稱“暗器王”。原是一名江洋大盜,後經狄仁傑教
色子
化後改邪歸正,投入狄仁傑麾下,成為了狄仁傑的左膀右臂,多年來對狄公忠心耿耿。色子個性鮮明,武功高強,尤其擅長輕功和暗器,性格豪爽、果斷、正義,堪稱前傳中的一大亮點。
電視劇《神探狄仁傑前傳》中,色子是狄仁傑最得力的助手和朋友,多次在辦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色子中了玲瓏下的毒後,狄仁傑悲憤交加,足見兩人情意之深。
色子由中國青年演員王茂蕾扮演。

鐵梨花人物

色子,電視劇《鐵梨花》中人物,喜歡結拜兄弟。原是一名乞丐,後救鐵梨花落入老虎山,絕處逢生。其人仗義,並一路跟隨鐵梨花尋找柳天賜,與鐵梨花幾生幾死。
電視劇《鐵梨花》演員滿意飾。

友情連結

文字 典故 漢語 古文 難字 語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