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艇部隊訓練

艦艇部隊訓練

艦艇部隊訓練是海軍艦艇部隊為提高海上作戰能力而進行的技術戰術訓練。主要內容:(1)共同科目訓練。有條令、 損害管制、船藝、輕潛水、偵察、偽裝、輕武器以及對核、化學、生物武器的防護等。(2)專業技術訓練。有航海、槍炮、水中武器、飛彈、通信、機電、雷達、聲吶、電子對抗等。(3)戰術訓練。有單艦(艇)戰術、編隊戰術和諸兵種、艦種的契約戰術等。 訓練以先單兵、戰位,後部門、全艦;先單艦,後編隊;先本艦種協同,後諸艦種、兵種協同的程式進行。通常按港岸訓練和海上訓練組織實施。

背景

簡史艦艇部隊訓練是隨著艦艇技術裝備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據中國<越絕書>中關於“習之於夷,夷,海也”的記載,春秋末期,越王勾踐的舟師就在海上進行過水軍訓練和海戰演習。中國民族英雄鄭成功1661年收復台灣前,以廈門為基地,對艦隊進行了戰前訓練。18世紀後期,世界一些國家的艦艇動力、裝備有了很大改進,駕駛、操炮、機務成為艦艇訓練的重要環節。19世紀60年代,中國清朝政府開始籌建近代海軍,派學生出國學習艦艇專業技術,聘請外國人到福建船政學堂任教;隨後以自己力量為主,相繼建立了各類訓練機構,把“駕駛之學以測量為本;槍炮之學以聚擊中靶為要;帆纜之學以練習風濤為貴”作為技術訓練的重點和要求,建立了嚴格的考核制度,規定每天進行艦內常操、艦隊常操,操練損管、攻防、槍炮操法、刀劍操法及陣位法,並進行合練和實彈演習等,培養了許多專業技術人才。20世紀20年代,國民黨海軍艦艇部隊的訓練,開始是沿用英國海軍的訓練方法,後來逐步按照美國海軍的訓練方法進行。

歷史沿革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立初期,就很重視艦艇部隊的訓練,強調掌握技術是海軍訓練的中心,廣泛開展民眾性的技術學習活動,在解放沿海島嶼和肅清海匪的鬥爭中,艦艇部隊邊訓練、邊打仗和執行任務。1955年,在解放一江山島登入作戰中經受了實際鍛鍊。1957年,開始組織大規模出海訓練,強調抓好指揮軍官的戰術訓練,把操縱、射擊、戰鬥使用作為艦艇訓練的重點,並頒發各項條令、條例、大綱、教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訓練體系。1964年,在全軍掀起民眾性練兵活動的推動下,艦艇部隊的技術、戰術訓練,特別是火炮射擊、魚雷攻擊、反潛、掃雷等主要使命科目的訓練,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76年以來,艦艇部隊訓練逐步由近海伸向遠海。1980年艦艇編隊遠航南太平洋參加運載火箭試驗,1982年潛艇水下發射飛彈試驗,都是對海軍艦艇部隊的實際訓練。

訓練內容

中國人民解放軍艦艇部隊的訓練內容和方法其內容一般分為三種:①共同科目訓練,是對全體艦員進行的軍事知識和技能的基本訓練,除統一規定的內容外,還有艦艇條令、損害管制、船藝、偽裝、輕武器、輕潛水等。②專業技術訓練,是對各類專業人員進行的訓練,包括航海、槍炮、水中武器、飛彈、通信、機電、雷達聲納、電子對抗、帆纜的訓練,以及防核、防化學武器(見核防護、化學防護)等。③戰術訓練,是戰術理論原則和戰鬥方法的訓練,包括單艦(艇)戰術、編隊戰術和諸艦種、兵種的契約戰術等。

遵循原則

艦艇部隊訓練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單兵、戰位訓練,後部門、全艦訓練;先單艦訓練,後編隊訓練(圖1);先本艦種協同訓練,後諸艦種、兵種協同訓練。通常按港岸訓練和海上訓練兩個環節來組織實施。港岸訓練是艦艇在港內停泊時,利用艦艇上或港岸教練室的裝備、模擬、電化等教練器材進行的訓練(圖2)。海上訓練是組織艦員熟練操縱艦艇,正確使用武器裝備,適應海上生活的主要方法;採用的形式有錨泊訓練、錨地集訓、練習性航行、轉移海區(基地)訓練、遠航訓練、海上演習等。

艦艇部隊訓練 艦艇部隊訓練

一些外國艦艇部隊的訓練其程式一般分為三個階段:①艦員培訓階段。軍官在海軍軍官學校,專業士兵在海軍軍士學校或訓練基地進行訓練。主要使學員掌握文化、政治、海軍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並進行海上實習,提高適應海上生活的能力。②技術戰術基礎訓練階段。主要進行單艦(艇)、編隊的技術戰術訓練。內容包括艦艇組織、管理、航行、戰鬥使命和海上補給等,目的是使艦艦具有嚴密的組織,良好的秩序;使艦員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熟練使用武器裝備,密切單兵、戰位和部門之間的協同動作;使艦艇長學會操縱和指揮艦艇遂行戰鬥任務。一般在專門的訓練機構,如訓練基地、訓練中心進行,以實際操作為主,先對艦員進行近似實戰的技術戰術訓練,然後到海上進行實際操練。遠航訓練是海上實際操練的重要形式,目的是提高單艦(艇)或編隊的航行和戰鬥能力,檢查艦艇航海的精確性和裝備、器材長時間工作的狀況,養成艦員海上長期生活的習慣,鍛鍊指揮機關的組織指揮和勤務部隊的保障的能力。美、蘇、英、法、日、意等國海軍經常組織遠航訓練或環球航行,活動於世界各大洋,提高航艇遠航能力。③契約訓練階段。完成單艦、編隊訓練後,組織諸艦種、兵種進行協同訓練,重點是艦艇部隊與航空兵的合練,參加海上各種實兵演習,在近似實戰條件下鍛鍊協同作戰的能力。美、蘇等國海軍頻繁組織不同形式和不同規模的海上協同作戰演習,把這種演習作為提高艦員海上素養的最重要手段。

發展趨勢

隨著飛彈武器和電子、核動力技術大量裝備艦艇,艦艇部隊的機動性和快速反應能力大大提高,專業技術訓練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艦艇指揮員應具有更高的科學文化水平,豐富的專業技術知識,熟練的組織指揮藝術;艦艇部隊與其他兵種,特別是與航空兵的契約訓練,將繼續加強;模擬訓練和電化教學日益成為艦艇部隊訓練的重要手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