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港綜合保稅區

舟山港綜合保稅區

舟山港綜合保稅區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海洋新區。舟山港綜保區採取“一區兩片”模式,設定本島分區和衢山分區,總規劃5.85平方公里。本島分區規劃面積2.83平方公里,定位以海洋裝備製造業、海洋生物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等先進制造業和倉儲物流、進出口貿易為重點,並探索建立區域性大宗商品定價中心,發展航運服務業和保險金融業、諮詢研發、商品會展及租賃等相關服務業。

簡介

舟山港綜合保稅區總規劃面積為5.85萬平方公里,分本島分區和衢山分區。其中本島分區主要功能定位為以海洋裝備製造業、海洋生物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等先進制造業及倉儲物流、進出口貿易為主;衢山分區則重點發展煤炭、礦石、油品等大宗商品的倉儲、配送業務,將成為我國重要的大宗商品倉儲、中轉基地。
舟山位於我國南北海運大通道和長江黃金水道交匯地帶,是江海聯運的重要樞紐。2011年舟山港域貨物吞吐量達2.6億噸,位居中國十大港口之列。新設立的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將成為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的重要載體和舟山群島新區的核心功能區。
未來,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內,將涉及保稅加工業、保稅物流業、大宗商品倉儲物流貿易產業、航運服務業和保險金融業等主要產業,重點培育船舶和海洋工程交易租賃、國際進口商品展示交易和大宗商品保稅交易三大市場。
夏文忠表示,為確保綜保區建設順利推進,舟山市將在綜保區規劃研究的基礎上,著手啟動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有關港口岸線利用、基礎設施配套、產業發展等專項規劃,制定好規劃建設工作計畫。同時,做好土地置換、徵用和相關政策處理工作。
浙江省副省長、舟山市委書記梁黎明表示,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將依託獨特的區位優勢,利用綜合保稅區特有的功能政策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使舟山群島新區成為現代海洋產業基地、重要的進口商品基地、大宗商品國際物流配送中心,成為我國面向環太平洋經濟圈的橋頭堡。

選址布局

舟山港綜保區採取“一區兩片”模式,設定本島分區和衢山分區,總規劃5.85平方公里。

本島分區

本島分區本島分區

位於舟山本島北部的舟山經濟開發區新港工業園區,規劃面積約3.01平方公里。擬規劃建設5萬噸泊位2座,3萬噸泊位2座(其中1座預留),作為綜合保稅區的配套碼頭設施,配套岸線長度為1163米。

衢山分區

位於衢山鼠浪湖島。規劃面積約為3.02平方公里。擬規劃建設乾散貨和液體散貨碼頭。設定41萬噸泊位1座,20萬噸泊位1座,15萬噸泊位1座,10萬噸泊位3座,5萬噸泊位4座,占用岸線長度3675米。總占用岸線長度約4838米。

發展

舟山港綜合保稅區舟山港綜合保稅區

舟山港綜合保稅區是浙江舟山群島新區重要的功能性平台,2011年6月30日,國務院批覆設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時,就明確了其是“中國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先導區”的地位。2011年3月發布的《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也明確提出:支持舟山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從2011年6月開始申報, 2012年9月29日,國務院以[國函]2012-148號正式批覆設立舟山港綜合保稅區。

一期發展目標

按照獲批後一年內封關運作的時間節點安排,首期封關區及配套區主體建設工程基本建成,基本投資創業和商務營運環境初步形成,港區水陸域開放獲批,隊伍建設及各項保障基本到位。一期總投資43億元,其中海投公司須投資31億元(未包括土地款及政策處理費用)。

二期發展目標

至2014年年底,基本建成舟山港綜合保稅區二期工程,即:衢山分區礦砂部分功能區(包括1700畝堆場和41萬噸、20萬噸碼頭及其它配套碼頭)封關運行;本島分區首期封關區內剩餘工程及商務配套區二期建設基本完成。

三期發展目標

至2017年年底,建成舟山港綜合保稅區三期工程,即:本島分區二期(緯七路以南約1282畝土地)納入封關運行,衢山分區全區3.02平方公里建設基本完成。至此,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基本建成,實現全面封關運作。

截止2012年7月份,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已簽約項目和意向性項目共31個,總投資超過30億美元。 同年10月,綜保區已有入駐企業18家。

功能定位

本島分區

舟山港綜合保稅區本島分區的功能定位為以海洋裝備製造業、海洋生物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等先進制造業和倉儲物流為重點,探索建立區域性大宗商品定價中心,發展航運服務業、保險金融業和諮詢研發、商品會展、租賃等相關服務業。

衢山分區

發揮其深水岸線資源優勢,主要功能定位為大宗商品(煤炭、礦石、油品和液體化工品等)中轉、儲運。

設立意義

舟山港綜保區設立,有利於舟山群島新區提高中國石油、煤炭、礦石等戰略物資的國際物流水平和戰略儲備能力,構建保障國家重要能源資源安全基地,早日建成中國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有利於舟山群島新區提升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水平,推進海洋經濟科學發展,早日建成中國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基地;有利於舟山群島新區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建成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海上開放門戶,打造成中國面向環太平洋經濟圈的橋頭堡。

舟山港綜合保稅區優勢 

一是獨特的區位優勢。舟山群島新區處於我國南北海運大通道和長江黃金水道交匯地帶,是江海聯運的重要樞紐,是我國伸入環太平洋經濟圈的前沿地區,也是我國擴大開放、通聯世界的戰略門戶。與東北亞及西太平洋一線主力港口釜山、長崎、高雄、香港、新加坡等,構成一個500海里等距離的扇形海運網路。隨著東海大橋、杭州灣大橋、舟山跨海大橋等相繼建成,天塹變通途,舟山融入上海、杭州三小時經濟圈,區位優勢更加凸顯。

二是優惠的政策支持。舟山港綜合保稅區享受綜保區保稅、退稅、免稅等特殊優惠政策,承擔著擴大和深化舟山群島新區開發開放等方面的先行先試任務,在享受國家給予舟山的特殊優惠政策的同時,通過在海關監管、口岸開放、金融服務、產業扶持等方面的體制創新和機制改革,成為政策的高地。

三是便利的通關服務。按照一線開放、二線管住、區內自由、進區退稅和集中申報的原則,對全區域內進行封閉化、信息化、集約化的監管,為企業簡化手續、節約時間。

四是罕見的岸線資源。舟山群島新區是全國深水岸線資源最豐富、建港條件最優越的地區,適宜開發建港的深水岸段有54處,總長280公里,舟山港域航道暢通、港池寬闊、船舶避風和錨地條件優越,多條國際航道穿境而過,能滿足第六代、第七代貨櫃船和大型油輪、大宗散貨船舶及更先進船型的通行和靠泊,是我國建設大型現代化深水港的理想港址。舟山港綜合保稅區本島分區規劃建設2個5萬噸級泊位,2個3萬噸級泊位,作為綜合保稅區的配套碼頭設施,配套岸線長度1218米;衢山分區已通過核准建設41萬噸和15萬噸級大型散貨泊位,為開展鐵礦石、煤炭、液體散貨等保稅業務提供有利條件,擬規劃建設大小10個泊位,總占用岸線長度3375米。

五是體系完善的海洋產業。2011年,舟山海洋經濟增加值525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GDP)的68.6%,是全國地級市中海洋經濟比重最大的城市。舟山港貨物吞吐量2.6億噸,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32.6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74.7億美元。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1440.6億元,其中船舶工業實現產值666.4億元,造船業三大指標均占全國份額的10%以上。

設立意義

舟山港綜保區的設立,有利於舟山群島新區提高我國石油、煤炭、礦石等戰略物資的國際物流水平和戰略儲備能力,構建保障國家重要能源資源安全基地,早日建成我國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有利於舟山群島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提升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水平,推進海洋經濟科學發展,早日建成我國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基地;有利於舟山群島新區探索更加開放外向型經濟的政策,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建成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海上開放門戶,打造成為我國面向環太平洋經濟圈的橋頭堡。

周邊保稅區 

上海洋山保稅港區、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北侖保稅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