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馬台

舞馬台

唐玄宗在風景秀麗的驪山腳下修築了規模宏大的行宮——華清宮。這華清宮裡,除了宮室樓閣、湯池亭榭等宮廷建築外,還專為尋歡作樂修築了富麗堂皇的舞馬台。

傳說

相傳,唐玄宗李隆基每年初冬時節,都帶著楊貴妃及其姊妹,到辟有“貴妃池”溫泉的華清宮裡來避寒;每年盛夏又到這裡避暑。他們游遍了整個華清宮和周圍的名山勝跡,玩遍了所有的玩藝兒。這楊貴妃在冬天要吃新瓜,盛夏要吃鮮荔枝,嘗遍了天下的奇珍異果,但她還感到不滿足,經常百無聊賴地依著欄桿長嘆短吁,皺著眉心兒撒嬌使氣。唐玄宗為了讓楊貴妃高興,不知想了多少時興玩藝兒;可總不見效。他不死心,仍在費心思想要找出個出奇的大玩藝兒來,逗貴妃花容月貌常帶笑!
這天,唐玄宗陪著貴妃登上華清宮長生殿的高台,向著東方的驛路上眺望。只見一個穿著紅衣騎著紅馬的送荔枝差人由遠而近的飛奔而來,快到華清宮宮門時,坐下的馬突然受驚,高高地抬起前蹄人立起來,把送荔枝的差人摔了個仰八叉,金色的鮮荔枝飛得滿地都是,而差人躺在地上半天爬不起身來!楊貴妃看到這一景象,掩口而笑,嬌喘成一團。唐玄宗本想殺了那個“闖禍”的差人,及至見到貴妃因此而嬌笑不止,方饒了那差人一命。—他還因此受到啟發,想出了一個能逗貴妃長笑不止的新奇玩藝兒。
不久,安西都護府大帥向唐玄宗進獻了五百匹大宛“天馬”,以供軍用。唐玄宗想, 自己是“太平天子” “風流君王”不用什麼軍馬,於是便從這五百匹駿馬中挑出四百匹,供他玩那個能逗貴妃長笑不止的“新奇玩藝兒”。他降旨調集天下出名的馴馬師到京城長安,按照他所構想的要求和標準馴調那四百匹“天馬”。同時,降旨調集京兆一帶的能工巧匠,在華清宮裡按照他的要求和圖樣,修築了一座龐大而華麗的舞馬台。
一年後的這一天,四百匹舞馬馴調好了,舞馬台也已竣工,於是唐玄宗在這裡為楊貴妃舉行了空前盛大的舞馬表演。為了出奇制“勝”,玄宗把設定龐大的“教司”調訓舞馬,以及降旨修築舞馬台等“大事”,都硬肚子裡沒有告訴楊貴妃及其姊妹,因此,當楊貴妃隨著唐玄來到舞馬台上的御座時,感到非常新奇和高興。一個手持長鞭的馴馬師翻著空筋斗來到舞馬台正中,扯著調兒喊道: “張家寵,楊家嬌,率領左、右二曲部上台——!”
聽到這一聲喊,不明就裡的貴妃詢問玄宗道: “聖上,妾未聽說梨園中有張家寵、楊家嬌等歌伎呀!是聖上新近召進宮裡來的吧?!”
玄宗忍俊不禁地回答說: “美人一看便知。”
貴妃還待要問時,只見對面的畫壁突然閃開了兩扇大門,兩匹披著繡衣、掛著鈴鐸,戴有綴著金銀珠玉簪絡的駿馬,率領著兩隊同樣裝飾的龐大馬隊,踏著鼓點兒,走上場來,排列成整齊的隊形……看到這裡,貴妃已笑成了團---原來這些寵呀、嬌呀的,不是花枝招展的歌舞伎,而是一群馬兒,真有趣!
樂師們奏起了悠揚動聽的曲子,說也怪,四百匹高大精壯的“天馬”竟象舞《霓裳羽衣舞》的飛天“仙女”們似的,踏著節拍、昂首奮尾地翩翩舞蹈起來!這回貴妃驚喜得拍起巴掌來!玄宗見貴妃高興,邀功地說: “這樂曲名叫
傾杯樂》,還是朕親自譜寫的呢!”乖巧的貴妃聞言,趕緊捧杯祝賀。
有人在舞馬台上疊起三層板床,高已盈丈,那名叫楊家嬌和張家寵的舞馬,竟應聲躍上板床,鏇轉如飛地舞蹈,後來,又走上來一群五大三粗的大力士,抬起了鏇轉著舞馬的三層床板走到玄宗和貴妃的面前,讓舞馬一匹匹都銜起酒杯,向玄宗和貴妃舞拜敬酒……看到這裡,貴妃已笑得伏在玄宗身上起不來了!玄宗呢,象完成了什麼重大的軍國大事似的,開心極了。
於是,玄宗整日價沉迷在舞馬銜杯和貴妃艷笑的歡樂之中,更加不理朝政,以至安祿山兵至時,方罷舞倉惶出逃。丟棄了一切!
安祿山在華清宮裡未尋到楊貴妃,便放了一把火,既燒毀了宮殿樓台,也燒毀了玄宗苦心經營的舞馬台!
安祿山得到了四百匹馬,很是高興,便把它們養在軍中,後來幾易其手地賣到了軍閥田承嗣手中。有一天,軍中奏樂,這些舞馬聽到樂曲,不能控制自己,便習慣地隨著樂曲的節奏舞蹈起來。馬夫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為馬中了妖邪,就用鞭子和掃帚亂抽亂打,舞馬以為嫌它們跳得不夠勁兒,便抑揚頓挫,舞得愈加優美整齊。馬夫頭更加疑惑,便把這事稟報田承嗣,說是馬群中有妖怪作祟,馬都瘋了!田承嗣命令士兵用木棰狠狠地打,想把妖怪從馬身上打走,誰知打得越厲害,馬舞得越帶勁越整齊!結果把這些經過馴調的舞馬全部活活地打死了。
舞馬死了,舞馬台毀了,但是陝西省博物館陳列的一件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銀壺上,卻精細地鐫刻著舞馬銜杯的生動別致圖案,使我們得以領略唐代舞馬的風姿,得以重溫有關舞馬和舞馬台的有趣傳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