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序本

舒序本,現存紅樓夢版本之一。因卷首有舒元煒序得名。又稱己酉本、脂舒本。題“紅樓夢”。己酉年,是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

基本信息

版本歸屬

舒序本,現存紅樓夢版本之一。因卷首有舒元煒序得名。又稱己酉本、脂舒本。題“紅樓夢”。己酉年,是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原本八十回,存第一至四十回。十回一冊,共四冊。每半葉八行,行二十四字。

版本比較

此本系乾隆原抄本,白文本,無批語。正文屬脂本系統,有拼湊現象,舒序曰筠圃主人“就現在之五十三篇,特加讎校。借鄰家之二十七卷,合付抄胥。”所存四十回為拼湊本,紙張字跡均有不同。
與各本相比,多處回目及正文有異文。如第一回太虛幻境牌坊對聯作“色色空空地,真真假假天”;到第五回仍作“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第九回結尾與各本不同,似為早期抄本原貌。第十三回異文特多,第十六回結尾、第十七回分回皆與各本不同,則應系經過後人整理。

基本概況

《舒序本》各章回的正文基本上與《庚辰本》雷同
通過核對《舒序本》的正文和分析它各回目所屬的版本,筆者得出,其底本也是《庚辰本》;在《庚辰本》上,按照《120回紅樓夢》的定稿版本修修改改而成《舒序本》。幾乎所有回目的主要正文都相同於《庚辰本》,有時僅單詞不同。例如:
1)第7回:
《庚辰本》:周瑞家的忙道:“……倘【若】雨水這日竟不下雨,【這卻】怎處呢?”
《舒序本》:周瑞家的忙道:“……倘【或】雨水這日竟不下雨,【可又】怎處呢?”
2)第13回:
《庚辰本》:寧國府街上,一條白【漫漫】,人來客往。
《舒序本》:寧國府【一這】街上,一條白【茫茫】,人來客往。
3)第22回:
《庚辰本》:“這一去,一【輩】子也別來,也別說話。”
《舒序本》:“這一去,一【倍】子也別來,也別說話。”
4)第34回:
《庚辰本》:“不知好歹的【東西】,都是你鬧的。”
《舒序本》:“不知好歹的【冤家】,都是你鬧的。”
5)第35回:
《庚辰本》:“難道他,怎么記【來著】。”黛玉便令紫鵑將架子摘下來。
《舒序本》:“難道他,怎么記【得了】。”黛玉便令紫鵑將架子摘下來。

基本內容

此本原為八十回抄本,總目中原有八十回回目,後被人撕去三頁,今存第一至第三十九回和第八十回回目。目錄前及每回正文前均題《紅樓夢》。後來散佚第四十一回以下部份。每五回一冊,共八冊。然從抄寫者轉手的情況看,其底本為每冊四回。每半頁八行,行二十四字,獨與鄭本相同。從舒序得知,此本之原藏主為姚玉楝號筠圃者。他曾與當廉使(當保,先後擔任河南按察使和直隸按察使——“廉使”為廉訪使的簡稱)並錄過八十卷,然遭故散失二十七卷;復借鄰家之本,合付抄胥,因成新本。他雖然沒有說抄配的到底是哪幾回,但是,與它本對校,舒本確是一個拼湊本。其來源尚不止於兩部份。它的前五回與庚辰本有相同底本。如第五回,各本:“自較別個不同。”庚、舒改“較”為“覺”。再如第二十七回,甲戌:“得了玉的宜似的。”府、戚:“得了玉的益似的。”列本:“得了玉的濟是的。”夢本:“得了玉的便宜是的。”庚、舒:“得了玉的依似的。”舒序本跟己卯本也有相同底本。如第三十七回,庚、楊:“我寧可不要。”己、舒:“我能可不要。”府本、戚本自第十二回以後與己卯本有共同底本,第二十二回末惜春詩謎以下不缺。舒本此回結尾文字與府本、戚本相同。舒本與楊本、列本、夢本有相同底本。舒序本和庚辰本多有與甲戌本相同之文,但並不早於甲戌本。其總目與各回之分目不盡相同,是此本的特別之處。又有長短不等的增文,最令人疑惑,蓋亦抄寫者所為。它又幾乎是一個白文本。自是晚期抄本無疑。舒元煒序的落款是:“乾隆五十四年歲次屠維作噩且月上浣虎林董園氏舒元煒序並書於金台客舍。”有“元煒”、“董園”印二方。為舒氏作序的原本。其新抄本之告成亦在此時,這是舒序中說得很清楚的。舒序中還提到,舒本八十回付抄的時候,讀者中已有一個一百二十回的全本在流傳。雖然,舒氏兄弟等人未能見到這個全本,但序中說到“合豐城之劍,完美無難”,成全本很有把握。“全本”的存在,當不是無根據的道聽途說,乾隆五十四年六月,即程甲本問世的兩年半以前,《紅樓夢》的後四十回書已經在讀者中流傳。從這一點看來,《紅樓夢》後四十回書的作者究竟是誰,舒本為我們作重新考慮提拱了一條線索。

收藏

舒序本原為吳曉鈴收藏,現歸首都圖書館。一九八八年中華書局列入“古本小說叢刊”第一輯影印出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