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寶塔

舍利寶塔

舍利寶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通州的燃燈塔、杭州的六和塔、鎮江約文l峰塔並稱“運河四大名塔”。此塔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 611年),塔高61米。九級八面。樓閣式,通體近垂直,仿木結構。剎頂呈將軍盔形,屬省內僅見,基座八面.每面長4.9米,底面積為186平方米,其空間面積可達7000方米。外檐磚木結構。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據《臨清州志》記載:“州人大司空柳佐起建舍利塔,九級,九年成。

基本信息

舍利寶塔舍利寶塔
臨清舍利寶塔聳立在山東聊城城北運河東岸,雄渾高峻,巍峨壯觀。舍利寶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通州的燃燈塔、杭州的六和塔、鎮江約文l峰塔並稱“運河四大名塔”。

簡介

舍利塔位於臨清市城北衛運河東岸,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迄今380餘年,為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據《臨清州志》記載:“州人大司空柳佐起建舍利塔,九級,九年成。登者不至絕頂可見泰山高聳玲瓏……”。該塔應“靈收八表”的意象,各層均為正八角形,每層八面辟門,四明四暗。塔原通高61米,塔剎毀於清代康熙年間地震,現高為53 .44米。塔內中心原豎有60米金絲楠木塔心柱,俗稱通天柱,毀於本世紀20年代雷火。現已復原八、九兩層,供人瞻仰,塔頂為將軍盔形,陡峻緩舒,雄渾壯觀,為省內僅見。塔內設有鏇轉青石階梯,可直登頂層眺望八面風光。寶塔各層內壁鑲有若干刻石,銘有建塔經過、捐資人姓名等,第三層內壁嵌有《修建觀世音菩薩塔疏》石刻,第六層鐫有“秀聚中天”、“東延岱嶽”和“西引太行”等題句,並嵌有《舍利塔第六層紀造》刻石,記載了當時安徽籍布商汪道濟捐資建造第六層寶塔的事跡。舍利塔為山東省重點文物單位,與北京通州燃燈塔、江蘇鎮江文峰塔、浙江杭州六和塔並稱“運河四塔”。《中國名勝大辭典》曾以“臨清磚塔”列條載錄,中央電視台話說運河攝製組曾進行了專門拍攝介紹。1991年,臨清市人民政府決定對寶塔進行維修。

此塔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塔高61米.九級八面。樓閣式,通體近垂直,仿木結構.剎頂呈將軍盔形,屬省內僅見,基座八面.每面長4.9米,底面積為186平方米,其空間面積可達7000方米.外檐磚木結構。檐為陶質仿木出挑鬥拱。轉角斗拱下垂陶質蓮花垂朴。斗拱下部攘嵌陶質“阿彌陀佛”四字:門楣上鐫刻“舍利寶塔”匹字:進入塔室,各層辟有轉角形石質梯道,可迂迴逐層攀登至頂層。各層為穹隆頂.頂上拖龍骨架,地面子托全絲楠木樓板、平面鋪青磚.每層辟八門,四明四暗。各層塔心室內皆有刻石,畫像鑲嵌壁上,寶塔中心部位原有金絲楠木通天柱,上乏塔剎下直落地宮,以承托每層平面負荷,之作法當屬宋代遺風。

臨清舍利寶塔並非為“舍利”而建.而是緣於風水。塔內的石刻題記《遷移觀世音菩薩塔疏》、《修建觀世音菩薩塔疏》等,對該塔的修建緣山和經過,留下了翔實的已述。

明萬曆年間,臨清文人縉紳聚議,認為臨清風水不利,並告當時欽差臨清的提刊按察使鍾萬祿,最後決定,將觀音大士像移至磚城北水關下,即土城坎(北)方.並建造一座寶塔,此處正是臨清汶、衛兩河匯流北去的“天關”,可“扼塞兩河水口,弘開萬天關”。事情定下來以後,便推舉在家賦閒的工部尚書柳佐主管其事,並正式定名為“舍利寶塔”,從萬曆四十年(1612年)開始策劃,至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第五層建成。第六層於次年山臨清布商王道濟獨資捐建,又歷時三年,九層寶塔終於全部建成。

臨清塔應“靈收八表”的意象。
塔各層平面皆為正八邊形,第一層至第五層和第七、八層塔心室為正方形。六層和九層則為八角形,五層塔心室皆辟有門洞券,通向塔外。塔的平面構成是結合豎向設計而統籌布置的。就全塔而言.登臨憑眺,則八面風光皆可擷取;而就各層言,則層層相錯,收入景物各有不同,形成了統一中的變化,豐富了“靈收八表”的戲劇性空間變幻效果。至於塔心室的內部空間。也無不層層變化,而且由於扒道的狹長幽暗,更在先抑後張中,顯現出光明和小中見大。第六層塔心室的建築物構造更是頗具匠心,也最精到。捷足先登的人們驚喜地發現“三百里外忽見遙山’。”朝賓岱宗暮太行”,實在是地處平原的臨清曠古未見的奇景。第六層塔心室東、西兩面券窗上方分別嵌石題刻西引太行、“東延岱嶽”,正北佛龕券洞上方則題刻作“秀聚中天”。此最能體現“靈收八表”之意。人們登臨至此,無不為之吸引而駐足玩味一番。

至第七層,塔心室又轉變為塔壁四合,上部由穹窿頂改為斗拱出跳承托的平頂,東、西、南、北列布磚雕字樣分別為“阿眾佛”、“彌陀佛”、“寶生佛”、“成就佛”,以應七級浮屠、四面生佛之意。以其卓爾不群的空間處理,顯示出佛的境界尊嚴,達到空間序列的最高潮。

至第八層,似又恢復到第一至第五層大同小異的形式,人們會由此而被喚起幾分回憶,形成了高潮過後的片刻寧靜。至八角形的第九層塔心室,空間形式又在似與不似的印象中,同第六層的處理聯繫起來;那逐漸聚攏的穹頂,隱沒了自地宮拔出而貫通全塔的塔心柱,標誌著全塔的內部空間序列至此圓滿結束;而聯想著塔心柱穿出塔頂冠表為塔剎的外部空間形象,又不禁令人感到,這靈收八表的佛的空間,仍似意猶未盡,在無盡的延續,直至中天。

人們在登臨此塔時,猶如在欣賞一曲恢宏的交響樂,戲劇性變化的空間帶給人美的享受。古代匠師在此塔的建築構成設計意向上,可謂腦存丘壑,實為大家手筆。

備註

同年,寶塔維修工程由國家文物局立項,由山東省文物局承修,歷時六載,終使舍利塔復現了昔日風彩。舍利塔位於臨清郊區西北部,距臨清賓館約4公里處,公路直通。

相關詞條

舍利子 雷峰塔 寶塔 臨清

聊城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位於與山東西部,京杭大運河畔,是魯西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市格局獨特,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交錯,市內文物古蹟眾多。
景點聊城鐵塔 | 光岳樓 | 海源閣 | 東昌湖 | 清真寺 | 曹植墓 | 山陝會館 | 孔繁森同志紀念館 | 景陽崗 | 聊城古城 | 景陽岡旅遊區 | 獅子樓 | 沙灘浴場 | 姜堤樂園 | 夢幻樂園 | 《水滸傳》文化旅遊區 | 馬頰河森林旅遊度假村 | 鳳凰苑農業科技園 | 范築先紀念館 | 傅斯年陳列館 | 舍利寶塔 | 張自忠將軍紀念館 | 季羨林先生資料館 | 鰲頭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