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施村

舊施村

該行政村隸屬紅河縣石頭寨鄉,地處鄉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8 公里,到鄉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53公里。東鄰本縣阿扎河鄉垤施村委會,南鄰本縣阿扎河鄉阿扎河村委會 ,西鄰本縣阿扎河鄉俄比東 ,北鄰本鄉的石頭寨村委會 。轄 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702戶,有鄉村人口3489人,其中農業人口3489人,勞動力206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661人。全村國土面積11平方公里,海拔1780 米,年平均氣溫 16 ℃,年降水量 1240.2 毫米,適合種植糧食作物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546 畝,人均耕地 0.46 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10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89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村莊村莊
該行政村隸屬紅河縣石頭寨鄉,地處鄉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鄉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53公里。東鄰本縣阿扎河鄉垤施村委會,南鄰本縣阿扎河鄉阿扎河村委會,西鄰本縣阿扎河鄉俄比東,北鄰本鄉的石頭寨村委會。轄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702戶,有鄉村人口3489人,其中農業人口3489人,勞動力206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661人。
全村國土面積11平方公里,海拔1780米,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240.2毫米,適合種植糧食作物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546畝,人均耕地0.46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89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46畝(其中:田895畝,地651畝),人均耕地0.46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荒山荒地5200畝,其他面積2997.3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通電、通路、通電話(當地無線電話)。全村只有440戶通自來水,有262戶飲用井水,有70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70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62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1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10戶。
該村有212戶磚房結構屋的農戶,0戶磚木結構屋的農戶,490戶土木結構房屋的農戶。有汽車5輛,農用車18輛,拖拉機1輛,機車18輛。建有沼氣的農戶78戶,裝有太陽能的農戶6戶。
進村道路進村道路
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農村經濟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1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36萬元,占總收入的43%;畜牧業收入92萬元,占總收入的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640頭,肉牛172頭,肉羊240頭,雞、鴨9400隻);漁業收入65萬元,占總收入的6.4%;林業收入73萬元,占總收入7.2%;第二、三產業收入267萬元,占總收入26%;工資性收入84萬元,占總收入的8.3%。農民人均純收入198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75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253人,到省外務工2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98村經濟總收入20%。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02鄉村人口3489,其中男性1852,女性1637其中農業人口3410勞動力1745,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51人,以哈尼族為主(是哈尼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哈尼族3144,彝族6人,瑤族339人;到2010底,全村參加農村農村合作醫療2400人,參合率69%;享受低保30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8公里。該村有人畜混居的農戶44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954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在校學生591人,距離鄉中學8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84人,其中小學生學生207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2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4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5000元,“一事一議”籌勞930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9個,共有黨員94人,少數民族黨員94人,其中男黨員87人、女黨員7人。
村委會由總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2個村民小組。

人文地理

民居以土石木結構為主,民族節日有哈尼族“二月年”、“六月年”、“十月年”,“二月年”也稱“姑娘節”是哈尼族的情人節;“盤王節”是瑤族同胞最盛大的節日,是祭獻瑤族盤瓠和喜慶豐收的節日。每年秋後十月十六日這天,家家戶戶包粽子,殺豬宰雞,男女老少換上節日的盛裝,把村寨房舍打掃得乾乾淨淨,載歌載舞,盡情歡慶“盤王節”。瑤族敬狗,以狗為圖騰崇拜。有個神話叫《盤王的故事》,“度戒”是瑤族的成年的儀式,是祖先傳下來對後代進行族史、族規、禮儀、道德教育的一種傳統教儀。在度戒中接受的規矩、戒律約束著一個人一生中言行舉止。所以,瑤族人認為不度戒就屬於盤王的子孫,度了戒才是真正的瑤家人,當地瑤族的婚姻風俗,一般很早就為子女訂婚,訂婚前要請師公將男女雙方各命屬相對照婚書,如能相配才能訂婚。

發展重點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主要體現在:一是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畝,嚴重製約了農業產業化發展;二是農業產業結構矛盾突出,規模效益不明顯,山區農業綜合開發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長期的規劃,缺乏投入資金我,農民增收仍十分困難;三是二三產業基礎薄弱,產值低,在全村CDP比值不到1/5;四是基礎設施滯後。特別是交通、水利、電力、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仍十分落後。五是勞動者素質和科技意低下,商品意識淡薄,直接阻礙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六是該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全村還有600多人未解決溫飽人口,有180戶人均收入不足640元,處於絕對貧困之中,扶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七是基礎調入建設滯後,主要突出的問題是交通、水利、電力、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特色產業,種植面積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2600多頭、牛950頭、山羊68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65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1250元,增到1700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