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星燦

施星燦

83歲的施星燦說,要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只有思想不落伍,才能行動跟得上。 可出人意料的是,施星燦當場拒絕了,他說,不能我們個人搞“節約”,卻損害國家的利益。 今天,每個了解施星燦老人的人,都會由衷地感嘆,施老信念堅定,是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施星燦,男,出生於江蘇。1949年,21歲的他參加人民解放軍,1年後奔赴朝鮮戰場,1966年他放棄北京的工作機會,轉業來到湖北省利川市,將青春和汗水奉獻給這片熱土的同時,用溫暖和愛輻射四方。

人物簡介

83年,是他在這個世界上已經生存的時間長度。
3040元,是他現在每月可以領取的退休金。10萬元,是他慷慨捐款和為單位節約的大致數量。
60年,是他的一件上衣“活”在這個世界上的長度;47年,則是他正在穿著的一條褲子的“年紀”。
生活中,他對自己的節儉稱得上嚴苛,顯得是那么的貧窮,而面對國家和人民的危難,他從不計較私利,經常慷慨解囊,卻又是那么的富足。貧與富,苦與樂,節儉與慷慨,在他的身上完美統一。他的骨子裡時刻充盈著的,是黨員的本色和軍人的傳統。
在荊楚大地,在鄂西邊陲的“涼城”利川,83歲“國稅老人”施星燦的事跡,一直在流傳。大家眾口一詞,他理想信念堅定,是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還有很多事父親不願意說,我相信,在那份單位的記錄之外,他一定還曾幫助過其他人。”

先進事跡

關鍵字:捐款

2011年11月28日,鄂西小城利川,冬雨綿綿,利川市國稅局83歲的離休老幹部施星燦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拿著當天的報紙,在仔細地讀著新聞。
他生於江蘇,1949年,21歲的他參加人民解放軍,1年後奔赴朝鮮戰場,1966年轉業來到湖北。
施星燦帶著北京籍的妻子剛到湖北時,主動要求去最艱苦的地方工作。今年81歲的退休幹部趙光勛記得,他先後在文斗、大塘等多個鄉鎮工作過。這個國語中夾雜著濃鬱江蘇口音的漢子,將腳印和汗水融進了利川的山山水水,並在此紮下根來。
2009年春節的一天,利川市柏楊鎮一國小校長提著一籃子雞蛋敲開了施家大門,女兒施麗蓉出來接待,校長說感謝施星燦老人為國小捐款捐書。施麗蓉這才知道,父親又在外面捐款了。
施麗蓉不知道,利川市國稅局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保留了一份老人有記錄的捐款賬單:
1992年,利川市稅務局號召職工為貧困兒童捐款,每人擬捐2元,當時已經離休的施星燦得知情況後,當即捐款300元。
1996年淮河發大水,他捐款;兩年後長江發洪災,他捐款2000元。在齊岳山下的王家寨村、清江村、沙子坎村都留下過他愛心的足跡。
2008年5月,施星燦老人懷揣6000元錢回江蘇省親,原本打算6月回利川。5月20日一大早,施麗蓉接到父親的電話,老人問,你什麼時候來接我回家?
女兒說,你不是要過幾天才回來嗎?
姑媽接過電話說,他沒錢了,他剛剛把5000塊錢捐給了汶川地震災區。回到利川後,他又以特殊黨費的形式,給汶川地震災區捐款5000元。去年4月玉樹地震,老人從電視上看到訊息,隨即捐款2000元。
今年6月20日下午,83歲的施星燦老人顫巍巍地走進利川市國稅局,拿出1萬元錢,要為黨的90歲生日繳納特殊黨費。工作人員問他和家人商量了沒有,老人說,繳納黨費是我個人的信仰問題。最後,他堅持繳納了這筆特殊黨費。
施星燦總是不願談自己捐款的事,但女兒施麗蓉說,她相信,在那份捐款記錄之外,父親一定還曾慷慨解囊幫助過許多的其他人。
離休24年來,他從未缺席過單位的黨組織生活會,更是時刻關注著利川稅收事業的發展,他離休而未休息。

關鍵字:牽掛

施老1987年離休,但他的思想沒有離休,作風沒有離休,他一直還牽掛著心中最神聖的黨組織,牽掛著他服務大半輩子的稅收事業。
他家門前,有許多的超市、藥房和水果店,他只要到店裡面去,都總是要問上幾句,生意怎么樣,一個月向國家交了多少稅,你們發財了可不要忘了國家呀。
利川市國稅局的同事證實,施老有時還克服體弱多病,積極參加局裡組織的稅法宣傳活動,做一些發放資料等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一帶的店員們大多都認識他,都親切地叫他“施爺爺”。一家超市的覃老闆說,施老就像一柄蠟燭,不燃燒到最後是不會熄滅的。
施老還很關心國稅隊伍建設,24年來,他從未缺席過一次黨的組織生活會。在會上,他不僅講理想信念,講隊伍建設,還講科學的工作方法。施星燦同志說,“一支用先進思想武裝起來的隊伍,是永遠不可戰勝的”。
2003年,利川市國稅局按照有關精神要清退40多名臨時工,這些人中有的已經在稅務部門工作了20多年。一時間,在系統內引起了一些非議,有的同志甚至言語非常激烈。施星燦同志聽到議論後,主動找到市局分管人事的領導,語重心長地說,這些同志在我們稅務系統工作了這么多年,為稅收事業做出了很多的貢獻,你們在辭退過程中,一定要耐心做好思想工作,要最大限度地按勞動法保障他們這批人的權益。
利川市國稅局黨組再次研讀了省州局的檔案精神,並諮詢了勞動部門,最後本著以人為本、穩定為重的指導思想,制定了充分考慮臨時工利益的清退方案,並組織專班逐一對辭退對象做細緻的說服解釋工作,結果40多名臨時工在規定時間內清退完畢,沒有一人上訪,得到了省、州國稅局的充分肯定。
正是在施星燦的影響下,利川財稅系統一批轉業退伍軍人自我加壓,成為全市財稅部門的生力軍。2003年,組織上把利川市國稅局一名副職交流到建始工作,作為土生土長的利川人,家人都工作生活在利川,在家又是長子,突然離開他們,讓這位幹部在感情上接受不了。有一次,他從建始回利川,路過施老家門口,遇到邊吃饅頭邊喝開水的施老,這名幹部上去和他打招呼,言語中流露出一些情緒。施老說,你的父母親我了解,我們這一代人不會不理解你們的,千萬不要把思想包袱帶到工作中去,一定要安心工作。後來這名幹部又調到開發區工作,一直沒有忘記施老的這些話,毅然在單位安下了家。
冉飛是利川市國稅局的一名普通幹部,他當過兵,也算幹部子弟,說話有點粗聲大氣,年輕時常常感情用事,還曾經幾次與納稅人發生過矛盾。施星燦對此有所耳聞,一次在家屬院門口,他拉著冉飛的手和顏悅色地拉起了家常,部隊生活的共同語言,使他產生了共鳴。
2004年冉飛服從組織安排,來到施星燦同志當年工作過的的文斗鄉,從事日常稅收管理服務工作,親身感受了施星燦45年前在文斗工作的酸甜苦辣,施老當年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瑣事,至今還在文斗的街頭巷尾傳為美談。耳濡目染,冉飛這匹“烈馬”也慢慢地變成了“良駒”,連續7年超額完成稅收任務,並被組織委派為文斗工作站的站長。
83歲的施星燦說,要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只有思想不落伍,才能行動跟得上。
朋友指著他那條舊褲子上的補丁說:“要是沒補,這么大的窟窿,屁股都露出來了。”

關鍵字:節儉

施星燦老人的家,位於利川市都亭國稅分局宿舍二樓,除了1部電視、1台冰櫃,幾乎沒有多餘的電器,在這套住了近30年的房子裡,只有最簡單的陳設,和視窗幾盆花草。
女兒施麗蓉透露,父親有兩件“寶貝”:一件是已經60歲“高齡”的卡其布上衣,是剛參軍的時候部隊發的衣服,另一件藍色布褲,是剛轉業那年買的,已經穿了47年。
採訪中,經記者再三要求,施星燦老人才拿出了那件上衣,經過數十年的漿洗,深黃色的衣服早已經泛白,衣領和袖口布滿細細密密的針腳,那是無數次補過的痕跡。
那條深藍色的布褲,屁股和兩邊膝蓋部位都已經補過很多次,由於前幾天剛穿過,褲子洗了還沒完全晾乾,老人拿著褲子,朋友指著臀部的補丁說:“要是沒補,這么大的窟窿,屁股都露出來了。”老人樂得呵呵直笑。
施星燦的衣服和襪子,都穿了很多年,穿出了窟窿也捨不得扔掉。在家裡為老人做飯的親戚楊碧桃說,看著那些實在不能再穿的襪子,施麗蓉悄悄地將最破舊的拿出去扔了,老人找不到,才作罷。
現在的施星燦,退休工資有3000多元,加上醫療費用可以全部報銷,他本來可以在這個小城裡生活得很好,但楊碧桃講述的老人吃飯的情景,完全像是一個餓極了的孩子。
楊碧桃說,每次去買菜,老人都叮囑她買些便宜的尾菜,少買肉食。
做飯之後,老人都要去廚房,看看有沒有菜葉被扔掉,如果有他也不責備人,只是悄悄地撿起來放在菜籃子裡。
吃飯時,不能漏掉一粒米。菜吃完了,碗裡還有油,他就加點飯把油都沾掉吃了,然後倒點開水在碗裡,涮一涮,喝完,碗裡就像剛洗過一樣,連一粒油珠都不剩下。
今年春節,施麗蓉給父親買了件400元的衣服,怕父親嫌貴,送給父親時謊稱只要幾十元。但施星燦說,自己還有衣服可以穿,不要再浪費錢。最終,這件衣服硬是在老人的監督下給退了回去。
讓人感動的是,施星燦老人說出了最樸實的話,他說:節儉並不是因為我缺錢花,而是因為我們根本不應該丟掉這樣一份美德。
單位給下鄉人員的補助,他多年不曾領取;老伴兒想順便報銷80多元藥費,他沒有答應;“來歷不明”的慰問金,他不領取。

關鍵字:拒絕

初到利川市文斗鄉工作時,因為施星燦是軍隊轉業幹部,在鄉長每月工資才20多元的時候,他的工資就有50多元,加上妻子有工作,兩口之家生活算得上還比較寬裕。
利川市國稅局的老人們記得,在當時物資極為緊缺的情況下,施星燦拒絕領取工作中的任何補貼,包括最初每天一角錢的下鄉補貼,這筆錢累積起來,一年就相當於普通幹部多領一個多月工資,另有每年的烤火費8元、兩雙解放鞋、雨傘和工作包等。
利川市國稅局原局長彭代富說,那時每個人每月定口糧27斤,按要求完成每月的下鄉任務,則可以補助到45斤。彭代富記得,那時飯菜油水不多,27斤口糧根本不夠一個年輕人吃,施星燦雖然每個月都超額完成下鄉任務,但他堅持每個月只領取27斤糧食。
施星燦當工會主席期間,每年底都要給職工發一些工會福利,雖然每次只有幾十上百元,但對於當時人平工資也就百十來塊的情況下,這也算一筆不少的收入了。但施星燦同志當了六年工會主席,硬是一次也沒領過這筆錢,每年的工會福利領取表上自始至終也沒有出現過自己的名字。
由於經常去抓藥,施星燦和利川市中醫院工作人員漸漸熟悉了,工作人員楊彬彬記得,2005年夏天,施星燦一次與老伴去該院抓藥,施星燦的藥費是125元,老伴的藥費才80多元。施星燦能享受全額報銷,老伴當時說,那就一起報了吧。
可出人意料的是,施星燦當場拒絕了,他說,不能我們個人搞“節約”,卻損害國家的利益。老伴兒氣得當場落了淚,和施星燦賭了好些天的氣。
今年建黨90周年慶典前夕,按照上級部門的檔案精神,7月1日前,利川市國稅局要給施星燦老人送去1800元補貼,這筆錢由利川市國稅局局長歐陽旗親手交到老人手上。
不料,施星燦並沒接下這筆錢,他來到國稅局財務室,非得找工作人員問清楚:這是一筆什麼錢?為什麼要給我發這筆錢?歐陽旗記得,工作人員最後找出了上級有關部門的檔案,找到了具體的依據,並給施星燦作了詳細解釋,老人才終於放心地簽字,領走了這筆錢。
在施星燦的字典里,並沒有一定要“取得”這樣的字眼。他說,有時候,要懂得拒絕,作為一個有著堅定信念、有益於人民的人,拒絕也是一種難得的品質。
老伴兒去世,他冒著寒風,悄悄站在樓下一個角落裡,哭成了一個淚人。

關鍵字:情義

2007年6月21日凌晨,相伴了施星燦老人半個世紀的愛妻去世。施麗蓉抱著母親的骨灰盒回到利川,悲傷的親人們聚在家裡。
施麗蓉說,那時父親臉上看不出明顯的傷痛,只是呆呆地坐著。女兒去安慰他,老人反而開導女兒說,救得了病,救不了命,人已經走了,我們還要生活。然後就起身走開了。
吃飯時,施麗蓉不見父親,便出門去找,結果發現老人冒著寒風,站在樓下一個角落裡,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
2003年10月,利川市國稅局職工譚人幗因交通事故,一條腿骨折。在當時請客“整酒”風盛行的利川,施星燦老人一向不送人情,這一次,離休多年的他在家聽說了,先後帶著老伴三次到醫院看望。有一次醫院停了電,坐不了電梯,他邊走邊停,在老伴的攙扶下,捂著胸口爬上了八樓的病房。
直到現在,譚人幗仍然對此記憶猶新。譚人幗說,施老革命並非冷冰凍的,就像他女兒所說,他的心富有柔情,是個重情重義的老人。
施星燦說,我們要經常問自己,你的共產主義信仰動搖了沒有?他說,60年來我的信念從未動搖過。

關鍵字:信念

施星燦老人家的電視櫃下,放著幾本“革命日記”,紙頁都已泛黃。其中一本日記中,記著從老人在軍隊里當教官時,教士兵練習射擊的講義,一直到文革期間的政治學習筆記。
另一本日記從1977年8月31日開始,第一篇日記是《大慶、大寨式的革命標準》。最新的一則日記則是2011年7月27日,記載著《經濟日報》關於江蘇今年上半年國民生產總值和一般財政收入的數據。
在都亭國稅分局當過門衛的廖政權說,老人每天要來門衛室兩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施星燦老人到了門口,輕聲問一句,小廖,今天的報紙到了沒有。廖政權就拿來報刊給他,老人就不再說話,只是靜靜地讀著。
讀書、學習是了解天下大事的方式,雖然知識不斷更新,但施星燦老人的信念卻越來越堅定。利川市國稅局長歐陽旗記得,一次局裡開支部會時,施星燦老人在會上發言說:“從入黨那天起,我就選擇了永遠跟黨走,這么多年我的理想信念從來沒有動搖過。”他還建議支部要經常組織黨員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反省自己的信念是否動搖。
歐陽旗說,面對施老革命,我們內心感到很慚愧。老局長彭代富說,共產主義的信仰在施星燦腦海中堅如磐石,他不僅表現在語言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上堅守了終身的信仰。
施星燦常說:“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那么多戰友倒在血泊中,我雖然也受了傷,卻活著;我心臟不行了,有組織和領導關心,幾次更換心臟起搏器,讓我一直好好地活了下來。是共產黨讓我和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我有什麼理由不擁護共產黨?”
施星燦回憶,1950年底,他隨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戰場,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一、第二、第三次戰役,12次立功受獎,其中榮立二等功一次。在1951年的一次戰鬥中,施星燦所在的師偵察連頂風冒雪三天三夜,不但完成了偵察任務,還消滅了大批敵人,但自己也付出了慘重代價,全連僅3人倖存。
在這次戰鬥中,施星燦嚴重凍傷,被戰友背下陣地,用雪搓了大半夜才甦醒,緊急搶救後送回後方治療。每當想起倒下的戰友,施星燦總是熱淚盈眶:“他們為了信念獻出了生命,我們能夠活著,還能向組織提什麼要求呢?”
回國治療康復後,施星燦一直在北京軍區服役,並在1953年11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在入黨志願書上寫道:“無論在任何複雜、危險的情況下,我都會站穩立場,決不動搖,決不退縮。”
在施星燦家的客廳里,牆上掛著3塊匾額,銅框,紅底,金字,分別寫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和“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另一面牆上,是一幅噴繪的以天安門為背景的毛主席巨幅畫像。
施星燦說,這是家裡最好的裝飾。
1981年《恩施報》頭版頭條以《黃挎包的故事》為題,報導了施星燦的事跡,並評論說,他是“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老人說,人活著,要有價值。

關鍵字:價值

老同事黃宴國說,早年的稅務工作人員每個人負責很大一片區域,但一年的稅收也就是幾千元,多的才上萬元。有時候,近50歲的施星燦走上近20公里山路,到自己所負責管理的最偏遠的鄉村,就是收上1元多錢的稅。施星燦不但能吃苦、工作態度好,而且很有耐心,工作講方法。
1973年,文斗區所轄黃土公社有一名曾經開小煤廠,後來回家開縫紉店的叫吳世明(化名)的經營戶,長期都不交稅,多次教育也沒有效果。施星燦知道後,一有空就去找吳世明,操著一口當地人不太懂的江蘇話,一次又一次給對方宣講國家的稅收政策。經過施星燦半個月的努力,從來軟硬不吃的吳世明對施星燦說,你不用再宣講政策了,我馬上交稅。後來,吳世明再也沒有欠過稅。
今年76歲的陳雄權曾任大塘區財稅所會計,他記得當時所里有2輛腳踏車,一般由下鄉路途較遠的同志使用,其他人都靠步行。施星燦負責的車羅、鐵爐、關東三個管理區是大塘區最偏遠的,但他從來不用腳踏車,說這3個地方海拔高、小路多,有腳踏車也用不上。
59歲的原利川市財政局副局長鄧會清,剛參加工作時曾和施星燦一起下鄉。鄧會清最難忘的一次經歷是,有一次他們步行近20公里去海拔1600多米的車羅公社石馬大隊開屠工會,夜晚住在大隊主任楊再坤家。楊家的房子小得可憐,幾頭豬晚上就圈在房屋裡,客人睡在鋪上,豬就在床鋪邊走來蹭去,不斷地哼哼。施星燦眉頭都不皺,一夜安睡。第二日一早,鄧會清醒來時,發現施星燦正在幫助主人家打掃院壩。屋主不好意思地跟鄧會清說,施星燦已經挑滿了一缸水。
老同事王遠波回憶,施星燦有一次幫農戶烤菸,當時倒風太大,火燒不燃,開始大家以為是煙囪堵了,年近五十的施星燦搭梯子爬上4米高的煙囪,用長棍子向下捅,掏空了,火還不燃,他又找來手動鼓風機使勁吹,硬是把火燒得旺旺的,將一房煙如期烤好。這時,施星燦已經熏得一身黑灰。
曾在大塘公社任黨委書記的利川市政協原副主席牟金玉說,施星燦的言行充分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
在利川工作的21年裡,施星燦曾8次受到上級表彰。
利川市委書記鄭開國在看望施星燦時說,施星燦同志是幹部的優秀代表,是黨員的優秀代表,他忠於黨、忠於人民,淡泊個人利益,一心想著別人,他的精神永遠值得大家學習。
近日,恩施州國稅局、利川市委相繼發出通知,要求全體黨員向施星燦同志學習,進一步深化“創優爭先”活動。著名作家丁玲說過,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也能適應。巴金也說,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
今天,每個了解施星燦老人的人,都會由衷地感嘆,施老信念堅定,是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