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口

舊口歷史悠久,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伍子胥去楚,楚昭王逃奔隨國都是從這裡的渡口過的江。清代設定舊口鎮,設水利同知及千總。清末設舊口驛。民國初年在此設縣佐。新中國成立後,這裡先後為鍾祥縣舊口區、鍾祥縣第七區、舊口公社管委會、舊口鎮人民政府機關駐地。

舊口,位於湖北荊門鍾祥舊口鎮境內,濱臨漢水,鍾祥市轄,在漢水東岸。古代著名渡口,與漢水西岸馬良渡口隔江相望,因臼水而得名,為臼水入漢水之口。臼水發源於鍾祥與京山交界處的聊屈山,西南流入漢水。《明一統志》:“臼河,在京山縣一百四十里。《左傳》:楚昭奔隨,將涉成臼。即此”。《湖廣通志》:“臼水,縣西南百四十里。源出聊屈山,合澨水注於。《左傳·魯定公四年》:‘師入郢,昭王奔,濟於成臼’,謂此水也”。臼口,又名成臼,今名“舊口”乃後人以音同訛寫。為春秋時期楚國權貴若敖氏部族成氏封地。漢代設竟陵縣,舊址猶存。代設臼口市。顧璘《飯舊口》詩云:“霜舟乍渡沙陽水,午飯仍趨舊口煙。楚國山川行欲遍,祗憑詩興送流年”。明代王越《竟陵故城》:“荒城遺蹟在,眺望欲沾巾。舊冢連新冢,今人雜古人。斷碑多作礎,枯木盡為薪。回首東風路,年年草自春”。

舊口歷史悠久,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伍子胥去楚,楚昭王逃奔隨國都是從這裡的渡口過的江。清代設定舊口鎮,設水利同知千總。清末設舊口驛。民國初年在此設縣佐。新中國成立後,這裡先後為鍾祥縣舊口區、鍾祥縣第七區、舊口公社管委會、舊口鎮人民政府機關駐地。

舊口沙梨花生享譽湖北省內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