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國

舉國(舉國) ,全國。亦指全國之人。

《荀子·榮辱》:“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引《扶南記》:“林楊國去金陳國步道二千里,車馬行,無水道,舉國事佛。” 宋 葉適 《故吏部侍郎劉公墓志銘》:“開禧二年冬,虜舉國入寇,蜀、楚、淮、徐同日被兵。”《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蒙嘉入奏秦王曰:‘燕王怖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願舉國為內臣,比於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以奉守先人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之首,及獻燕督亢之地圖,燕王親自函封,拜送使者於庭。今上卿荊軻,見在館驛候旨,惟大王命之。’” 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特信進步有序,曼衍有源,慮舉國惟枝葉之求,而無一二士尋其本。”
全城。河間有游僧,賣藥於市,以一銅佛置案上,而盤貯藥丸,佛作引手取物狀。有買者先禱②於佛,而捧盤進之,病可治者,則丸躍入佛手。其難治者,則丸不躍。舉國信之。後有人於所寓寺內,見其閉戶研鐵屑,乃悟其盤中之丸,必半有鐵屑,半無鐵屑,其佛手必磁石為之,而裝金於外,驗之信然,其術乃敗。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